許志剛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各大文化學習科目都有了新的要求及標準,其中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新的要求標準,是讓學生在掌握高中物理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并養(yǎng)成自主探索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其他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所以本文將圍繞實踐意識的培養(yǎng)展開討論,著重探究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實踐意識的重要意義以及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實踐意識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實踐意識;培養(yǎng)
一、高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
(一)學生探究意識不足
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教師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學生產(chǎn)生機械化學習的現(xiàn)象,這并不是學生物理思維尚未完善,而是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不足,在課堂上雖然能按照教師所講解的知識掌握基礎內(nèi)容,但是在課堂過后卻很少對教師所設計的任務進行探究。這就對學生的知識記憶形成造成了阻礙,不利于學生建構學習體系。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也經(jīng)常進行形式化實驗,這是因為學生認為學習物理知識和物理實驗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績,最后獲得教師和其他同學的認可,導致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無法增強自身的物理探究意識,這并不利于學生進行長遠的物理學習。除此之外,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缺乏物理探究意識,總是將自己的思維局限到教材內(nèi)容和課堂學習中,在課堂外很少對物理知識進行自主探究。
(二)缺乏自主動手能力
在高中時期,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不僅要面臨高考的壓力,而且學習科目的增多會給學生的學習精神帶來負擔,于是學生經(jīng)常認為自己學習的目的就是夠獲得良好的高考成績,絲毫沒有在物理學習中認識到物理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機械化學習形式,或者不去聽取教師的學習建議,自己盲目地學習,導致自身的動手能力和意識不足。缺乏正確的動手意識,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感受到物理學習的獨特魅力,這樣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也無法通過有效的途徑去獲取學生的認知程度,采取針對性的策略,也無法鞏固學生的知識記憶,使其形成學習體系。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實踐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探索欲望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初步了解物理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接下來的物理學習過程中能通過物理看世界,也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感知物理元素,進而促進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樣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學生在接下學習物理時也能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學習效率。這是因為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被激發(fā)過后,學生也會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完善物理動手實踐,這就能強化學生的物理綜合思維。對對學生機械化學習的現(xiàn)狀,教師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這樣能促進其動手實踐和探究能力的提升,也能拓展學生的物理學習形式,使其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難題的習慣,這既能鞏固學生的知識記憶,又能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能力。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動手實踐能力,能調(diào)動學生探索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并增強學生的物理學習意識,以此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二)幫助學生建構物理的探究體系
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時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探究能力,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構屬于自己的學習體系。這是因為隨著學生動手探究能力的提升、實驗能力的增強,學生能客觀分析物理實驗的猜想與假設、動手探究及總結歸納部分,能使學生高效學習和掌握物理知識。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總是將一些數(shù)據(jù)記錄到自己的記錄本中,但在記錄過后卻很少翻看,這很難對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升起到幫助。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探究能力,能使學生在整理知識時能建立在自己動手探究的基礎上,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更為深刻的學習印象,發(fā)展學習思維。這就能在培養(yǎng)學生物理綜合水平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三、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實踐意識”培養(yǎng)的具體策略
(一)設計以學生為本的高中物理實踐課堂
在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中,由于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時期,所以其心理比較封閉,不愿意去和教師交流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這就讓教師認為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所以經(jīng)常采用灌輸式教育來為學生開展物理教學,這就使物理教學缺乏了針對性。同時,學生雖然不愿意與教師交流,但是其思維活躍,對教師這種灌輸式教育在心理上會產(chǎn)生一定的抵觸情緒。
教師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實踐意識,就要以學生為本,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學生設計有效的教學任務,保證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實踐意識。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留意遇到的問題,主動分析原因,思考解決的方法,做好記錄,用作后面的交流與討論。如思考先釋放小車還是先接通電源,紙帶打點不清晰的原因是什么。對于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原因,嘗試解決。這一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更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物理實踐中,融入生活
目前,一些學生在進行物理學習時總是存在機械化學習的現(xiàn)象,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物理時一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對問題的探究。隨著教師的詢問,學生反映出自己學習物理知識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績,如果物理教學遇到了困難,學生會通過其他的學科或者其他的物理環(huán)節(jié)補回成績上的不足。
教師要糾正學生的想法,在提高學生物理實踐意識的同時,也應當結合生活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實驗和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以此幫助學生端正自身參與物理課堂的心態(tài),也讓學生愿意去自主解析物理世界的奧秘。例如,在進行“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這一物理實驗的時候,教師觀察到一些學生在本節(jié)課實驗中的探究積極性不強,教師將可以生活中的一些與平拋運動有關的小游戲引入課堂。教師可在課前準備一把玩具手槍,固定在可調(diào)節(jié)高度的鐵架臺上,在遠處豎直放置一個自制的靶子,可以帶著學生在射擊游戲中體會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在學生嘗試射擊數(shù)次后,提出問題:槍描準靶子正中心時,子彈能打中靶子正中心嗎?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如果子彈打到靶子正中心的下方,如何操作可以射中靶子正中心?通過問題引導結合學生的切身體會,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逐步理解平拋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解平拋運動中的各物理量的決定關系,如射程、下落時間、末速度。這一過程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強化學生對平拋規(guī)律的理解。
(三)采用微課開展高中物理實踐課堂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推動與改革,以及信息化教學在各階段的學科學習中的不斷深入,微課教學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也逐漸成為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之一。這是因為微課學習能夠豐富學生的頭腦思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聽得到聲音、看得到畫面。這樣能讓學生體驗全新的課堂體驗,也能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物理實踐時,可以迎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合理采用微課為學生構建高中物理實踐課堂。例如,在進行“電池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測量”這一教學實驗時,教師可以在實驗課堂開始之前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一些相關的科普實驗視頻,取其精髓部分,為學生設計成有效的教學資源。在實驗課堂開展到一半的時候,大多數(shù)學生可能會覺得本節(jié)課的實驗內(nèi)容難度較大,積極性和探索意識會逐漸下降。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放松學習精神,觀看教師所準備的微課,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生會通過對一些細節(jié)領悟本節(jié)課實驗的訣竅。許多學生經(jīng)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之后,不再認為高中物理實現(xiàn)課堂沉悶無趣,而是認為高中物理實踐課堂充滿著未知和探究性的樂趣,這也能成為學生在物理實踐道路上前進的動力之一。
(四)實踐小組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在為學生開展高中物理實踐課堂前,教師需要設計好合理的問題引導,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精神。例如,在進行“以自由落體為例的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實驗之前,教師可通過預設問題以及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的形式,促進學生思考與猜想,進而推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由個體智慧與群體智慧相結合,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物理探究素養(yǎng)。比如,在實驗前,為了強化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可以設計以下問題:1.應該選擇什么材料的物體研究本實驗?2.物體從A下落到B,減少的重力勢能、增加的動能如何測量,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3.物體從A下落到B的過程中,如果機械能守恒,應該滿足什么表達式?用上述物理量表示。4.本實驗需要測量物體質(zhì)量嗎?合理問題可以促進學生思考,使師生之間進行交流合作。
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堂上對機械能展開探索,并在實驗過程中嚴格遵守實驗流程,完成了這一實驗。之后,教師可以整合學生的實驗總結,并根據(jù)這些總結得出學生的學習優(yōu)勢,客觀分析之后將學生分成討論小組,以三個小組為單位,結合成一個討論大組,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旁聽,在學生發(fā)言完畢后,教師先可以鼓勵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實踐言論,之后再順著學生提出的實踐現(xiàn)象進行下一步的分析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與其他實踐小組的討論,學生也能夠充分吸收其他實踐小組的物理思維優(yōu)勢,完善自己的物理思維,這就能提高班級整體的物理綜合水平。同時,通過教師給予學生的評論,學生也能夠客觀地看到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后教師可再為學生提出相關的學習建議,讓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搜索與機械能守恒定律相關的其他知識,以此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并為學生進行下一步的物理實踐做好鋪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物理實踐意識時,應當合理運用以上教學策略,有效發(fā)展學生的動手探究意識和動手探究能力,使兩者相輔相成,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水平。除了以上討論的幾種教學策略,其他教學策略還包括在高中物理課堂上與學生積極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的同時,使學生愿意對教師敞開心扉,交流學習上遇到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完成物理探究任務,提出趣味性問題,使學生愿意和同學與教師交流,也愿意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等其他途徑完成對物理知識的學習,這就能讓學生在接下來的物理學習中增強自身的物理思維。
【參考文獻】
[1]卜曉琴.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實踐意識”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06).
[2]高瑞勝.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情感讀本,2019(33).
[3]王樹銓.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高考,2018(06).
[4]楊雪梅.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yǎng)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