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要】隨著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和“人性教育”理念的不斷落實,越來越多的職業教育工作者開始重視對弱勢群體學生的教學培養和職業引導工作,各項教學理念和方法也如雨后春筍般地應運而生。基于上述認識,筆者從“職業轉銜”環節切入,就職業教育智力障礙學生就業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提出一些個人看法,以資諸位參閱。
【關鍵詞】職業教育;智力障礙學生;職業轉銜;問題;策略
無論是活動的環境、內容、強度還是主要目標,學校和社會之間都有著很大的不同。在經歷這種轉變時,很多學生都會感受到一種不適應,智力障礙學生則表現尤甚。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不少職業教育教師對于學生——特別是智力障礙學生的轉銜工作沒有投入足夠的重視。這就使得這些學生在進入社會后會產生較大的心理落差感,進而影響他們職業能力的表現乃至基本的正常生活。由此可見,職業教育教師務必要將針對智力障礙學生的轉銜支持工作當成當務之急,在切實分析當前問題的基礎上思考、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工作策略,從而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一、當前職業教育中智力障礙學生職業轉銜工作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心理疏導工作普遍欠缺
智力障礙學生雖然在信息辨識和處理的能力上表現得比較薄弱,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正常人般的心理情緒。隨著畢業日期的日益臨近,智力障礙學生同樣會感到巨大的焦慮和彷徨。除此之外,學生大多在學習和自我調節方面沒有很大的優勢,更容易在主觀上形成各種片面、偏激乃至錯誤的認識,而這種結果在智力障礙學生身上所帶來的影響無疑將更為突出。很多教師沒有對這種心理狀態所能導致的后果和影響形成正確認識,更未在實際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排解、舒緩心中的不安,甚至還會因畢業的臨近而片面提高學習和實習方面的各項要求。這在無形中將進一步導致智力障礙學生不良情緒的滋生和蔓延。
(二)社會信息滲透缺乏時代性和具體性
職業教育是同時擔負著文化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兩種責任的特殊教育。教師要在日常工作中進行社會信息的關聯滲透。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很多職業教育教師在社會信息的搜集和掌握方面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和“細致入微”,未能及時帶領學生以更為具體的方式把握住市場和行業運轉、發展的脈搏。對于智力障礙學生來說,他們了解社會的渠道本就較少,教師對于他們來說便是主要乃至唯一去了解未來社會生活的“窗口”。社會信息滲透的模糊化和陳舊化,將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智力障礙學生無法做好充足的應對校社變化的準備,進而在走出校園后感受到較大的心理落差,或者在尚未畢業時就對社會生活產生一種未知的恐懼,這對于職業轉銜工作的開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三)工作內容和形式缺乏針對性
智力障礙學生是真正意義上的特殊群體,由于智力條件相對較差,他們理解信息的速度較慢,更需要教師在技能教學和職業引導中給予充分的特殊關照。但很多教師在面對智力障礙學生時卻普遍缺少因材施教的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套用常規教學思路開展智力障礙學生的日常工作,單位信息密度大、工作方式復雜、缺乏形象而通俗的前端引導環節,致使不少智力障礙學生無法對自身的職業發展條件和科學的就業選擇形成更為具體的理解,從而讓教師的職業轉銜工作質量和效果大打折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讓智力障礙學生感受到一種“被教師冷落”的錯覺,更不利于他們未來對職場生活的快速融入。
二、優化職業教育中智力障礙學生校社轉銜工作的具體策略
(一)加強心理疏導工作力度
職業教育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的心理工作業務能力,認真研讀一些針對智力障礙群體的心理教育著作,充分了解特殊學生普遍的心理構造和情緒特點。在具體的工作當中,職業教育教師應對智力障礙學生投以更多的關注,及時發現他們所表現出的焦慮、煩躁、彷徨等心理情緒,通過談話和活動組織的方式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獲得外界協助和放松身心,并在這一基礎上保持心理疏導工作的長效化。除此之外,職業教育教師還要側重于培養智力障礙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強意識,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優勢和長處,讓他們更有勇氣面對社會的挑戰。
例如,教師可以定期找來班里的智力障礙學生,聊一聊彼此都感興趣的電影、小說或休閑活動,共同分享一下生活中的趣事;組織學生和自己一起參加一些體育活動,讓運動所帶來的暢快感沖散學生的不安情緒;在學生感到低落時,教師要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的突出表現予以表揚,給予他們充足的肯定,等等。
(二)完善對智力障礙學生的日常關懷
職業教育教師要將對學生心態的調整工作擴展到日常生活中,通過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來獲得智力障礙學生的信賴,以便后續各項職業轉銜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進行這一項工作時,職業教育教師要保持方式方法的自然性,以輕松、平等的態度和關系與學生交流,對職業轉銜方面的話題也要做到自然代入、靈活過渡;同時,職業教育教師還要通過多種手段了解智力障礙學生所遇到的困難,在給予其必要協助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尋得解決的辦法,使他們有接受更大挑戰的決心和信心。
比如,教師可以留心一下班中智力障礙學生的生日,并在生日當天組織其他學生一起為其慶生,同時表達自己和全班學生對其的美好祝愿;其它時間,教師也要多到智力障礙學生的宿舍中走動走動,一邊詢問他們的生活,一邊將課堂知識和未來的美好前景進行自然地滲透。
(三)以針對性的方式開展社會和行業情況介紹
職業教育教師在向智力障礙學生做社會和行業情況介紹時,語言要盡可能通俗、淺顯,同時,還要配以圖片、視頻資料的生動展示,并可組織一些場景代入類的游戲活動來增強學生的體驗感。當然,在這項工作開展之前,教師首先要做好充足的市場調查,定期收看新聞,閱讀對應行業的調查文件,確保學生能夠得到最新鮮、最可靠、最詳實的社會和行業信息。
例如,針對加工類專業的智力障礙學生,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一場“組裝小能手”的游戲:將一些洋娃娃、鋼筆或指甲刀等結構簡單的物品拆解成零件,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作為不同的“組裝線”,看看哪一組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最多的零件組裝任務。活動結束后,教師可將當前對應行業的工作要求做一番深入淺出的講解,指出學生的表現完全符合這些要求,并表現出對學生未來發展前景的肯定。
三、結語
教育不單單是一種指引,更是一種關懷、一種責任,是對學生智慧、文明和心靈層面的深入洗禮和細致呵護。職業教育教師要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對智力障礙學生給予更多的幫助和引導,通過心理疏導、生活關懷和社會及行業情況介紹等三方面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強化智力障礙學生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奉獻社會的能力,讓他們得以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上走得更順、更遠,也為智力障礙學生今后的人生成長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呂欣然,曹小麗.人文教育視閾下試探職業教育教師如何有效開展智力障礙學生的校社轉銜工作[J].中國教育與教學,2019(8):22-23.
[2]孫慶華,焦沐鄉.職業教育中針對特殊學生的校社轉銜工作有效開展策略之我見[J].中國職業教育,2017,14(4):231.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