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
【摘? 要】本文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對信息技術發展視角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應注意的問題加以闡述,提出運用信息技術創新化學課堂教學方法、構建直觀性化學課堂等改革策略,希望能為進一步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水平提供有效建議。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信息技術
化學是一門較為抽象且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較高,在傳統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下,初中化學教學方式不僅滯后,教學內容也十分枯燥,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改革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必要途徑。基于信息技術的發展視角,如何有效實施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是目前各化學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
受傳統教學模式根深蒂固的影響,即使在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動下,部分初中化學教學仍采用“廣播式”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方式固化,不具備吸引力,導致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逐漸喪失興趣,降低了初中化學教學效果。加上學生日常學習過于被動,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的化學知識體系構建不健全,加之教師側重于用成績衡量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未能給予學生一個適合學習的教學環境,疏于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使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一直難以提升。
二、信息技術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積極影響
信息技術與當代教育相互融合,既能體現我國教育的與時俱進,也能助力我國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利用信息技術創建趣味化學課堂,降低化學知識的學習難度,將晦澀難懂的化學知識以直觀的教學方式展現給學生,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實現高效初中化學課堂的構建,促進初中化學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三、信息技術發展視角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應注意的問題
(一)注重新舊知識關聯性
課堂導入的有效性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激發求學生知欲望的關鍵,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注意力集中,進而達到將化學知識與技能高效教授給學生的教學效果。在初中化學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導入課程內容時,應了解與認識運用信息技術目的是什么,將新舊知識關聯在一起是關鍵,這樣有助于將學生的思維更好地集中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教學的作用,為化學知識的課前導入提供支撐,以此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課堂教學效果。
(二)注重輕松、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營造
輕松且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也能確保化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信息技術發展視角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將教學改革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優化教學方式,能夠改變以往過于枯燥且乏味的課堂教學環境,教師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且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也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教師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需求,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三)注重師與生、生與生間互動性建立
鑒于對初中學生興趣愛好廣泛且思維較為活躍等特征的綜合考慮,化學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以確保化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信息技術發展視角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應充分注重這一點,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增強教學過程中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互動性,了解與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提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助力學生突破化學知識學習的困境,同時實現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達到全面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水平的效果。
四、初中化學在信息技術發展視角下的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新化學課堂教學方法
實驗性與探究性是化學學科的明顯特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不僅要從本學科的宏觀層面上讓學生正確認識化學課程,也要兼顧微觀層面,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性與系統性。受傳統教學模式長期影響,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注重對教材上的化學知識的教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運用信息技術及相應的輔助教學工具,讓學生重新認知化學學科,使其更好地接收與理解抽象性的化學知識,并將之有效轉化,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例如,學習“物質的溶解”這一章節的化學知識時,鑒于初中學生剛剛接觸化學學科,在學習與理解化學知識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可根據現階段的教學情況及學生的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課前準備好的物質溶解過程視頻,并為其講解,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溶液的一些性質及溶液乳化現象等,將抽象的化學知識進行簡化,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其次,展示“物質溶解時溫度變化”的實驗動畫,讓學生觀察各個固體溶解過程中所構成固體物質的分子或離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如何脫離固體,其中一部分與水分子形成水合離子,而擴散到液體中,水合離子的顏色也是溶液大部分顏色的顯現,因物質溶解過程中需要吸收與放出量,具體是吸熱還是放熱,則要根據雙方的能力來決定。相較于傳統課堂中單調的知識講解,動態性的化學教學可讓整個化學教學過程更加生動與形象,有助于學生快速理解與掌握化學知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在優化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能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二)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直觀的化學課堂
鑒于化學學科教學的特殊性,基于信息技術發展視角,實施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本質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為學生學習高階化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應促進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深度融合,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突顯化學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對現有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改進與優化教學計劃,構建直觀的化學課堂,將靜態的教材內容通過信息技術轉化為動態圖片或視頻,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學習“性質活潑的氧氣”這一章節的化學知識時,因教材上的靜態知識內容無法讓學生通過觀察來了解較難的知識點,教師可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對教材上的知識內容進行收集與整合,制作成多樣性的教學視頻。首先,教師可在課前收集與本節課程內容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來認識與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與實際用途,為了將本節課程的重難點知識突顯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著重講解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如何獲得,讓學生對氧氣的性質與用途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師可結合“少量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在課堂上播放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過程中了解氧氣的化學性質,驗證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許多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教師正確運用信息技術,能助力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構建直觀的化學課堂,在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的同時,也能有效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運用信息技術,增強化學教學過程互動性
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與普及,為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合理運行信息技術,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方面的運用優勢,能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的各項需求。為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學習規律,不斷調整化學教學教學策略,通過增強化學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愿參與教學活動,最大化地突顯化學教學的趣味性。
例如,學習“溶液的酸堿性”這一章節的化學知識時,探究實驗可保持學生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利用相關的輔助教學工具合理安排本章節的教學內容,將其設計為三個教學環節,便于讓學生對本章節知識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下節課內容的學習做好鋪墊。其次,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展“溶液的酸堿性”教學實驗,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實驗來了解溶液的酸堿性、酸堿指示劑的顏色變化及二者之間的關系。最后,建立化學互動學習平臺,教師可利用班級微信群、QQ群等分享本節課程的內容與實驗過程,鼓勵學生在群里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及心得體會,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并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通過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互動性學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化學教學成效。
(四)運用信息技術,發揮翻轉課堂實際效用
翻轉課堂是現階段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的課堂講解、課后知識鞏固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更注重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并在課堂討論中解決問題,運用信息技術可最大限度地發揮翻轉課堂的實際效用,能使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師應鼓勵學生獨立歸納與總結化學知識,構建自己的化學知識框架,這樣既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助力。在實際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微課,每節課程結束后將下節課的教學微課發送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微課進行課前預習,初步了解新課的教學內容,便于學生在正式學習的過程中快速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
例如,學習“組成物質的化學元素”這一章節的化學知識時,教師可將“認識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作為微課制作的主題,并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初步形成物質分類的思想意識。同時,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班級內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課堂討論分析,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借助小組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收集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資料,通過適當的課前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增進學生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鼓勵學生自行歸納本章節課程的知識點,加深學生對本章節知識概念的理解,進而使其掌握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不變的思想,增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基于信息技術發展視角實施課堂教學改革,有利于解決原有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的問題,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教學方面的優勢,豐富化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利用相關教學工具進行簡化,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此舉也有助于教師優化教學計劃,全面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天華.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研究[J].化工管理,2021(09):16-17.
[2]王偉.巧用現代信息技術 優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J].名師在線,2020(03):83-84.
[3]姬慧慧.初中化學課堂導入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J].天津教育,2019(1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