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
【摘? 要】在新課程這一背景之下,為了使學生可以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教師現階段教學的核心目標應該是著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高中生物教學任務目標是發展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相關教師應深入挖掘生物教學和生物核心素養的內在聯系,不斷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來增強每一位學生的生物思維能力,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實際應用水平。基于此,本文將主要分析在核心素養這一背景之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教學方法
一、學生學生高中生物課堂存在的問題
據相關人員調查顯示得知,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其一,學生嚴重缺少對生物學習的意識;其二,高中生物課程并沒有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進行,在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的時候也只是單純地向學生展現教材上的內容,死板的呈現方式無法激起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興趣,更是沒有辦法滿足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求。
二、創建合理的生物教學情境
教師要明確,教育的最終任務不是要教會學生獲得多少知識技能,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對他們進行一個正確的指引,進而使他們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創建合理有效的生物教學情境就是最好的方法。在開展實際的生物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需按照相關的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基礎創建教學情境,指引其用最短的時間進入到學習狀態。通過營造一個舒適、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得課堂成為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一起成長的陣地。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細胞的生存環境》這一章節時,教材中關于人體內血液環境組成的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在進行理解的時候比較困難,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學生之前已了解到的知識來和新知識搭建橋梁。教師可讓學生仔細觀察教材中的圖片并大致閱讀其中的內容,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還要積極地引導學生掌握圖中的各種結構及成分,理清它們之間的聯系。緊接著教師可借助電子白板等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出兩幅圖片:其一是人體血液中的血細胞,其中涵蓋紅細胞和白細胞等;其二為單細胞生物草履蟲。然后教師再為大家設定一個問題情境:血細胞存在于血液中,草履蟲生存在水中,那么這兩個生活環境有哪些一樣的地方?學生在經過積極的探討之后得出了二者都是液體環境。這樣通過問題的引入就能夠讓學生充分掌握生物教學的內容。
通過提出問題來形成新生物學習情境的方法可以較快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這個過程在挑戰學生的過往認知,因此也易于提高學生對新學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在這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科學探索意識和創新能力都可以獲得有效提高,從而可以培育出核心素養良好的創新人才。
三、進行的實驗要和生活產生聯系
有些生物的知識內容和我們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相關教師應全面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應用實驗的教學方法去激起他們在學習上的積極主動性,以此在最大程度上增強課堂教學效率。通過對知識的學習直觀體會,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不但要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并且還應讓學生擁有獨立實踐操作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做好輔導工作,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引導,實操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操作思維意識,更能通過直觀現象使每一位學生對新學到的知識都有一個更好的認知和理解,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加強他們的核心意識。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生長素的生理作用》這一章節時,教師可先組織學生去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是多少?此實驗的核心思路是應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插條下段,在培育一段時間后進行觀察并記錄生根情況。學生按照所提供的材料用具及設計思路進行小組實驗探究,在整個過程中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
四、靈活的計劃實驗內容,調起學生的探索意識
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實驗課程是其主要核心,并且也是學生真正掌握生物知識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若是想利用實驗來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索欲望,那么就要重視實驗室的條件和進行實驗的目的,這樣才可以設計好實驗課程,為其提供更多的機會,提升實驗教學效率。在進行實驗課程活動時,因為生物實驗本身就具有多樣性的特征,以此教師應按照不同的實驗內容合理利用實驗器材,進而設計出更適宜學生認知的實驗方案,并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使其可以從實操中不斷增強自身的水平,進一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應用,從而切實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一章節時,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模擬實驗,教師需在課前利用電子白板為學生播放相對應的生物細菌實驗,使其能夠對實驗過程有一個大致的掌握,緊接著教師在對他們提出問題:艾弗里的實驗的精妙之處是哪里?能夠直接用眼睛看到細菌嗎?然后再讓學生在實驗室中培養大腸桿菌來取代肺炎雙球菌,使其明確菌落的形成。雖然沒有辦法重復上述實驗,但是通過培養菌落也可以使學生清楚體外轉化的觀測指標,同時也為之后的學習做好鋪墊。在學生了解到菌落的特征之后也更容易理解上述實驗的精妙之處。這種實際操作的方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增強學生在生物學習上的積極主動性,并在合作學習中逐漸提升自身的生物探索能力。
通過開展相對應的實驗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更深層次地掌握到生物知識,更是能夠極大地增強生物教學的有效性。而對于部分學校實驗設備不充分的情況,教師可以積極探索實驗并以此為基礎,從探索中使他們獲得經驗,進一步提升其對生物知識的感悟,或者全面利用多媒體實驗形式,對學生實行信息化實驗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來看效果也很明顯。
五、采取小組探究學習方法,增強學習效率
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主動性,以此使他們的學習效率可以得到相應的提升。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以組為單位使其在交流和評價中獲得知識。通過合作學習的方法,能夠極大地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體系的構建。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植物生長素的發現》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植株的向光性并讓他們之間進行探討:在外面能看到這種生長的情況嗎?指引其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并表述圖中植株生長的方向有什么特征,分析其中的原因,對植物有沒有好處等。進而使所有人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增強其生物學習的效率。
又例如,在《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等有關生態環境的部分中,教師可更多應用小組討論和探究的教學方式,把課堂主要活動空間和討論主動權給到學生,引導學生從平日里看過的新聞報道、文章書籍、身邊環境變化等途徑所掌握的知識中對環境問題進行探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解決臭環境污染嚴重等環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人口增長從哪幾個方面加重了生態環境的負擔。高中生所積累的生活常識和社會知識已經足夠支持他們進行此類問題的自主討論和探究,讓學生自行提出問題、建議或解決方案,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核心素養,還可以培養學生對社會和生態圈的責任心,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
六、借助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隨著我們國家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技術在其中發揮著巨大的優勢。把信息技術應用在生物課堂的教學活動中能夠為生物課堂增添新的活力,進而有效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將信息技術應用在生物教學中會使生物教學內容更加具有生動性,以此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掌握相關內容,同時還會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從而充分調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腳步,不斷改善并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利用電子白板的優勢,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進而有效提高每一位學生對于知識的感官理解,并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到新學的知識。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生態系統的結構》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把相關的知識內容做成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并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演示生態系統的結構圖,再讓他們按照教材上的概念進行填寫。如此一來就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理清學習思路,深化所學到的內容。
又例如,在《人體內環境穩態》一節中,教師可以用電子大屏為學生展示人體內系統、組織和器官中細胞的物質交換過程、細胞生長死亡過程等,以更直觀的方式來向學生展示發生在人體內微觀世界中的生命物質活動,為學生建立最基本的生命觀。在完成人體內環境展示后,教師還可以借此來引導學生就人體新陳代謝活動進行討論并將生物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
七、思維導圖培養學生邏輯思維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學生需要接觸和學習數量龐大的理論知識并牢記很多生物學現象和規律。這些知識點普遍存在零散、細碎、關聯性不算強的特征,不少學生反映生物難學也與這種知識點存在方式有關,他們認為生物需要背誦和記憶的東西太多,不像一門理工科課程。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串聯有內在邏輯和聯系的知識點,以多種形式來展現生物知識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幫助學生構建思維體系。
例如,在《植物光合作用》一節中,教師可以在課前要求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并根據自己的學習結果制作初步的思維導圖。在課堂上,教師可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要求學生根據預習成果進行回答,如“光合作用反應原理是什么?”“簡單描述光合作用的反應過程。”“聊一聊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長中表現出的功能價值。”等,這樣的提問方式一方面可以考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知識輸出能力,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完成后,教師應給學生留出一些時間來完善預習初步的思維導圖,將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按照光合作用的發生順序或光合作用的反應位置進行整理,將抽象的文字表達加入圖形和結構,提升學生對光合作用部分生物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
八、結束語
教師應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相應的實驗活動,并以積極的教學態度來指引學生完成對新知識的吸收,從多個方面培養學生對于此課程的綜合素養,以此提升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季浩.探討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11):10.
[2]韓桂云,董晨晨.基于核心素養背景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03):187-188.
[3]戴麗超.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4):47.
[4]季浩.探討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11):10.
[5]郭紅英,邢愛國.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家長,2020,(0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