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瑞嬌
摘 ?要:學生的成長過程尤為重要,需要人們的不斷關注和教導。在小學階段,班主任是在小學生成長發(fā)展路上的發(fā)揮主要作用的角色,因此從多個方面和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如今教育體系的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們加強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成長。本文以班主任如何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機融合為研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還處于年齡尚未成熟,心理各方面正在緩慢成長的階段,如果不經過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在發(fā)展的路線上出現(xiàn)偏差,因此對于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基于目前的教育改革現(xiàn)狀,將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融合,是符合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目標的,也是順應學生正確發(fā)展方向的。班主任要積極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一、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由于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自身性格的影響,面對外界環(huán)境的改變產生情緒波動時,學生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行為,情況嚴重的很有可能會無法靠自己來調節(jié)自身的情緒,對遇到的挫折產生心理陰影,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前,首先要了解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積極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以正確的德育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來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要加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形成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觀念。其次也要加強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幫助學生鍛煉自身能力,克服困難,學生只有不斷地加強自身的能力,才可以在面對生活困境時不會輕言放棄,而是選擇勇于挑戰(zhàn)。學生能夠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就不會被生活中的一些挫折輕易地打倒。最后要對學生做好行為規(guī)范,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在積極引領學生的同時,也要對學生不健康不正確的行為進行糾正,并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改進建議。例如,班級內有的學生由于考試成績不理想而產生沮喪失落的情緒,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學生由于不知道如何排解壓力,失去對自己的自信,對學習也無法產生興趣,班主任要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談話,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并給予學生進行單獨的知識內容輔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和效率,對學習再次燃起希望,也讓學生掌握了再次面對這種問題該如何解決的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悉心照顧和人文關懷,班主任不再是用統(tǒng)一的方式去管理班級全體學生,這也會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獨特性,有利于學生個性化成長和發(fā)展。
二、養(yǎng)成學生與人溝通的習慣
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大部分時間是在集體中度過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念,也要注重鍛煉學生與人交流的意識,加強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這也有利于集體的凝聚,班主任對班級集體的管理難度也會降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是需要與班級內其他學生或者其他人接觸交流的。學生能夠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擁有自己的伙伴,得到他人的認可,才會有健康的心理去發(fā)展成長,進行其他的活動。因此班主任要在進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時,引導學生去養(yǎng)成與人溝通的習慣,要學會尊重他人,勇于展示自己。正是因為小學生的思想各個方面都還沒有成熟,很容易在與他人接觸的過程中產生畏懼心理,不敢與他人溝通或者不會與人交際等問題。班主任要依據(jù)問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指出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忽略的部分,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真誠可靠的優(yōu)良品質,以自己的閃光點去吸引他人。例如班級中的杜偉杰同學,由于性格較為內向,同時由于沒有正確的進行引導,導致這位學生產生了懼怕與他人溝通的心理,不愿向他人展示自己,而缺少與他共同學習和進步的同伴,也會使這位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班主任在對杜偉杰同學的情況進行了解后,對該學生進行了科學地引導,向其說明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的重要意義,同時也鼓勵其他學生主動接近杜偉杰同學,幫助這位學生走出困境。經過班主任和全班學生的努力,杜偉杰同學也逐漸的敞開心扉,開始融入到班級集體中,與其他學生一起愉快地學習進步,也結交了自己的同伴。類似的,教師也可以與學生進行模擬溝通,以此來提升學生與人交談的能力,讓學生不再懼怕人際交往,幫助學生解決性格差異帶來的問題,不斷塑造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2]。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學生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具有重要價值的,將二者進行結合,不但可以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理論,還可以在良好的氛圍中不斷成長,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正確積極的價值觀念。班主任要以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為目標,加強對于學生的引領和看管,深入了解學生情況、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班主任的正確帶領和引導下,學生才可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未來發(fā)展的道路才會一片光明。
參考文獻:
[1]金輝.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試題與研究,2020(33):135-136.
[2]馬林子.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20(8):89.
(作者單位:肇慶市封開縣長崗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 ?肇慶 ? 52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