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振英
摘要: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有必要探討新的教學方式。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在初中語文中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意義,隨后從增加提問環節的時間和加強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兩方面,闡述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給初中語文教師一些參考。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初中語文;構建策略
引言: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從現代教育理念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旨在通過提出有效的問題、進行科學的練習等方式,實現提高學生參與性,促進其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能力獲得良好的提升的教學方式。作為語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語文教師要看到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優勢,看到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各種有效舉措,積極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以便能夠給予初中學生良好的熏陶,提升他們語言運用的能力,為日后學習更加高深的知識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
1.在初中語文中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意義
語文教學活動,不是“教師講學生聽”,而是兩者就語文知識展開的良好互動活動。傳統的教育模式之所以招來學生的抵觸,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至于語文課堂枯燥無比。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的領路人,語文教師需要深刻意識到傳統教育的模式的不足,在教師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以便能夠滿足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為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1]。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構建,有助于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在互動式語文課堂上,教師不再注重單純的講課,而是通過各種有效途徑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與交流。在這種情況下,語文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而是教師與師生進行相互協作的展示平臺。而在上課之前,學生為了實現與教師互動的學習目標,需要自己去準備一些與課文有關的知識,比如文章寫作的背景、作者創作的經歷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學能力得到了培養與強化,對于他們提升語文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其次,與教師在課堂上的互動,既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又能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獨立思考習慣,對于他們學習語文學科乃至其他學科都是大有裨益的。
2.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
2.1增加提問環節的時間
提問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科學的提問能夠引發學生以問題為中心展開深入思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創設科學的問題對于語文教學活動而言是不可缺少的環節。然而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很少設置提問環節,即便是設置也多以應付為主,所創設的問題沒有科學性與針對性。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獨自思考能力沒有得到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也相對缺乏,因此教學效果始終不佳。作為學生語文學習的指導者,語文教師需要深刻意識到提問的重要性,意識到強化學生獨自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語文大綱的教學目標,創設科學的問題并適當延長提問的時間,以便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帶動學生的積極思考,促使他們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2]。
比如在學習《愚公移山》時,教師可以請學生事先做好預習,并嘗試用翻譯這篇古文,從而體會到愚公形象的現實意義。等正式開始授課時,語文教師可以請學生就某段古文說出自己的翻譯,并請其他學生做監督,看看他翻譯的內容是否正確?對于錯誤的地方,可以請其他學生指出來。如果所有學生都不知道如何翻譯某個詞語,那么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創設問題促進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比如“分析愚公在移山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困難?對于這樣的困難,又該如何解決?”“分析愚公與智叟之間的對話,看看兩人在面對困難時的態度是怎樣的?”“你還知道哪些人物也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互動式教學模式針對的絕非是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是所有的學生,因此教師在創設問題時,要考慮所有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此才能促使互動教學模式的作用得以充分的發揮,對學生形成積極的影響。
2.2加強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
合作意識是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基礎。如果在語文課堂上學生的合作意識缺乏,不能與周圍的學生形成良好的溝通與合作,那么其教學效果必定不佳的。因此在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以便他們能夠放下對其他學生的成見,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語文學習中[3]。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效率等是不同的。換言之,學生之間存在相對較大的差異性。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時,語文教師要尊重這些差異性,并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的分組,以便學生之間能夠形成優勢上的互補。在進行分組時,教師可以適當參考學生的意見。同時要做好心理指導。部分學生由于閱歷不夠豐富不能體會到分組的意義,所以對于教師最后的分組情況會報以厭惡態度,對此教師要進行適當的解釋,以便能夠深切感受到教師對于自己的拳拳之心,從而積極配合教師開展互動式教學活動。
比如在學習《藤野先生》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并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找出不懂的點,然后與小組成員展開認真的研究。對于小組討論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學生可以上報給教師,然后教師針對不同小組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全面的答疑。
3.結語
綜上所述,將互動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為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與學習效果創造良好的條件。作為語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語文教師要深刻意識到自身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積極探索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為日后開展互動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姜然.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試題與研究,2020,(36):97.
[2]茍淑娟.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初探[J]. 學周刊,2020,(26):129-130.
[3]藍新法.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八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構建[J]. 考試周刊,2018,(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