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娜 范晶晶 魏蕊 葛丹丹 石思勤
摘要:隨著近年來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教育領域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傳統教學造成了沖擊,并且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在如今這個教育的大環境下,為了有效促進農村學生的教育發展,農村中小學教師要將信息化技術充分的利用起來。所以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一項必然措施。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2.0;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策略
近些年來的教育改革,也在逐漸推動著農村學校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不過在發展的過程中,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若想要農村教育事業切實得到提升和進步,首要任務就是要重視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教學素質和水平,這也是發展農村教育的關鍵所在。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下,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決定教師能夠否勝任教學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至關重要。
一、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現狀
首先,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方面的理論知識普遍不足。近些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村中小學教師在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和培養工作,主要有國培計劃、農村中小學教師工作坊研修項目等等。隨著社會的發展,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已經掌握了基本的信息化教學方面的意識和理念,但由于沒有經過專業知識的系統化訓練,導致他們的信息化教學理論知識普遍不足,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其次,信息化教學的評價和規劃體系不健全。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農村學校很少制定信息化教學制度,即便是有也大都趨于形式。由于信息化教學的評價和規劃體系不健全,使得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缺乏信息化教學的實踐動力。
最后,農村中小學教師開發和利用信息及資源的能力欠缺。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只能通過網絡來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想要借助與教學課程配套的信息資源,基本上都需要進行付費才能使用。況且單純的從網絡上進行教學資源的免費獲取,大多需要經過二次加工處理才能正常使用,由于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加工和處理技術存在能力上的不足,對實施信息化教學實踐仍舊會產生影響。
二、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對策
(一)直擊要點、分層提撥、多維聯動的提升對策
在分析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的基礎上,針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提出“直擊要點、分層提撥,多維聯動”的提升對策,通過積極開展提升對策研究,并根據農村中小學教師反饋和實際情況及時調正對策,最終形成提升效果良好,易于復制推廣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對策,從而更好地順應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發展需求。
1.直擊要點
“直擊要點”指的是培訓內容直擊要點,通過各種有效調查方式,整理出農村中小學教師最急切需要的信息技術知識,并且以培訓的方式呈現給他們,讓其學完即用。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利用以下三種方式展開調查:第一,文獻研究法。通過搜索相關文獻,系統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歸納分析,并以國家規劃、教育部文件及相關能力標準與課程標準為依據,研究農村中小學教師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方面的相關文獻。第二: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主題及目的設計相關問卷,并將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分析以找出解決問題的手段。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分析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及需求,從而有針對地提出提升對策。第三:行動研究法。將研究所得的方法對策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從而發現優點與不足,并實時調整、不斷完善提升對策。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提升理論。
2.分層提撥
“分層提撥”是指培訓方式分層提撥,根據農村中小學教師不同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開設基礎培訓、提升培訓、拓展培訓課程,進行分層教學。例如針對一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較差,對信息化教學有困難的農村中小學教師或者年齡偏大的教師,展開基礎性培訓。讓他們從學習最基本的信息技術開始,打好基礎,逐步提升。對一些有一定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農村中小學教師展開提升培訓,在他們現有能力的基礎之上進行針對性的能力提升。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較好的農村中小學年輕教師展開拓展培訓課程,融入最新的信息化教學理念和教學工具的使用培訓,引導他們接受最先進的信息教學技術,不斷充實教師的信息化專業能力。
3.多維聯動
“多維聯動”指提升方式多維聯動,即打破以往的以培訓為主的培訓方式,采取多種提升方式,如骨干教師引領方式、競賽(課題)導向方式、小班培訓方式、在線培訓方式、優質課示范方式、建立校內(鄉內)名師工作坊、撰寫在線使用手冊等方式。
(二)打破常規,培訓內容創新設置
除了要對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之外,還要對培訓內容進行創新設置。打破傳統培訓方式中的單一化軟件培訓方式,以問題為向導,采用多種信息手段解決各種教學問題,打破教師的刻板印象,以此來培養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綜合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三)多元評價,改變傳統評價方式
一般情況下,對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效果的評價一般采用總結性的評價方式,這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個別問題,還會因時間過長失去評價的意義。所以,想要改善傳統總結性評價方式的弊端,就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在培訓的初始階段展開診斷性評價;在培訓的過程中進行過程性評價;在培訓結束后再進行總結性評價。使每一個部分的評價變得更為有效,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以此來保證培訓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背景下,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一項重要工作,這不僅是落實國家發展政策的必經之路,也是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于云.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與提升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6).
[2]房健,張永利.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途徑與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