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摘要: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教育行業的培養,群眾學員的教育也被提升到一個以前未曾到達的高度,教育質量也受到了群眾學員的廣泛關注,以往老舊的學習方式已經不再適應如今的學子,尤其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代社會,美育備受關注,藝術教育至關重要。聲樂教育就是其中之一。選擇學習聲樂的群眾學員日漸增多,聲樂的教學質量都有待突破與提升。
關鍵詞:聲樂;群眾學員;教學方法;多元化
聲樂是我國聲樂教育體系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我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發展的結晶,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資源、文化形態與人文資源,對于培育群眾學員文化素養,豐富群眾學員藝術內涵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結合目前的聲樂教學情況來看,單一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群眾學員的學習興趣,單調的聲樂教學素材無法體現出我國聲樂的藝術魅力與傳承價值。
一、聲樂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的必要性及價值
1.聲樂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的必要性
結合目前聲樂教學實際情況分析,發現其存在如下問題:1.教學方法單一。在目前的聲樂教學中,教師開展課程教學改革,更多的是對聲樂教學中“發聲技巧”“聲樂訓練”等教學活動形式的轉變,比如:從個人練習轉變為互動練習,這種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聲樂教學效率,但是其本質仍然沒有脫離“訓練”這一形式。教師大量使用訓練的形式展開教學,會加大群眾學員的學習壓力,讓群眾學員感到聲樂學習枯燥、乏味,不利于激發群眾學員的學習積極性,一些群眾學員甚至出現厭倦心理,影響教學效果。2.聲樂教學素材較少。結合聲樂教學內容可以發現,教師在上教學,主要使用的材料是學校統一規定的教材,且教材內容局限性較強,聲樂曲目較為傳統、曲目類型類似,教師可選擇的余地較小,群眾學員對大量的類似曲目產生審美疲勞,進一步影響了群眾學員在中的學習狀態。一些教師甚至在教學中反復使用同一首曲目,難以讓群眾學員感受到聲樂作品中的藝術特色、豐富藝術內涵,不利于群眾學員民族聲樂藝術素養的形成與發展。3.特性逐漸弱化。在現代社會聲樂教學中,教師為了追求教學效率與進度,一味的要求群眾學員練習技巧,開展大量的語言、發聲訓練等,不斷壓縮曲目演唱教學時間。這種反復的訓練僅僅具有“聲樂”的特色,而不具備的特色,導致聲樂教學存在明顯的“去化”情況,群眾學員不能夠在聲樂學習中領會聲樂藝術內涵與價值,無法通過聲樂發揚藝術與傳統民間藝術。根據上述描述的聲樂教學現狀,可以發現,單一的教學方法、單調的教學素材,嚴重影響了群眾學員專業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不利于提升聲樂教學質量,因此,要引入多元化教學方法,改善以上問題,為聲樂課程的優化與發展提供支持。
2.聲樂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的價值
根據“必要性”的分析可以發現,引入多元化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改善目前教學方法單一、群眾學員對聲樂內容學習興趣不足的情況,有助于推動聲樂課程改革,構建現代化聲樂教育教學體。另外,關于聲樂中引入多元化教學法的價值,還可以體現為:(1)引入多元化教學模式,將現代教育工具作為教學工具,能夠有效改變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實現聲樂課程的現代化發展;(2)組織群眾學員開展線上線下融合學習活動,能有效改變群眾學員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方式,為群眾學員搭建更靈活、自主的學習空間,凸顯群眾學員學習自主性,有助于培育群眾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群眾學員自主探索聲樂領域的意識。(3)在聲樂教學中運用多元化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本門課程的教學水平,同時對于聲樂專業其他課程具有指導意義,從而帶動整個藝術教育領域的發展。由此可見,在聲樂教學中運用多元化教學法,具有不可替代的豐富價值。
二、聲樂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
1.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細節
在聲樂中運用多元化教學法,首先需要教師改變自己的聲樂教學觀念,不僅要重視群眾學員對聲樂技巧的掌握,更要關注群眾學員聲樂素養與藝術內涵的形成與發展,關注群眾學員對聲樂作品的理解與感悟。在目前的聲樂教學中,教師之所以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仍然無法脫離“單調的聲樂技巧訓練”的教學現狀,就是由于教師過于關注群眾學員聲樂技巧的掌握情況,沒有認識到良好的藝術修養、敏銳的聲樂作品感知對于群眾學員的重要性。基于此,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觀念,將“技巧訓練”放置在一個重要且基礎的位置,將大量的聲樂技巧訓練作為群眾學員的“日?;竟Α?,實現聲樂技巧訓練的碎片化、常規化,避免反復使用大段時間讓群眾學員反復訓練。在群眾學員掌握基礎聲樂技巧之后,教師可以為群眾學員制定“每日學習規劃”,將群眾學員30%的時間用來練習技巧,鞏固學習成果;40%的時間用來賞析不同的聲樂作品,了解其創作背景、情感思想、不同技巧所表達的情感、不同樂段的情感變化處理等;30%的時間用來將作品賞析中了解到的“技巧處理實現情感表達”的方法進行聯系。這樣既能夠豐富教學細節,讓群眾學員的學習過程多元化;又能夠將技巧訓練與聲樂素養培養相融合,讓群眾學員在賞析聲樂作品的過程中了解不同聲樂技巧的使用,在不同聲樂技巧運用與嘗試的過程中感受其中表達的思想情感,形成良好的聲樂學習體驗,讓學生更加主動熱情、積極自信的學習聲樂。
2.整合教學評價方法,成立聲樂專門評估小組
以往的教學評價方法對群眾學員的總體評價有出入,以成果論高低。要改變這種風氣,高校要組織成立聲樂專業評估小組,重新制定評估準則,將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以及終結性評價全部納入評價機制內,另外對新生要求專業匯報,基礎性的評定學子的舞臺表現力、演唱能力、嗓音條件以及樂感等,入門基礎評估以后,進行拔高式選拔優秀群眾學員,再針對相對能力稍差的群眾學員進行互補性訓練,使師生選拔體系更加完善,提高了學院的整體專業水平。并且,實施評定措施,能夠使不正學習風氣得到極大改善,充分調動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培養更多優秀的聲樂天才。此外,制定恰當的奮斗目標,使傳統教育模式推陳出新,提高了教講效率和教講質量。
結束語:
無論是出于目前聲樂教學活動單一、教學資源較少的現狀,還是處于多元化聲樂教學本身的價值,開展課程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多元化教學方法,均是聲樂教學體系現代發展的主要趨勢與必經之路。多元化教學法能夠促使聲樂教學更加靈活多樣,能夠有效突破傳統聲樂教學局限,拓展群眾學員的學習時空,滿足群眾學員的多元化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王琪.高校聲樂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研究[J].黃河之聲,2020(19):104-105.
[2]胡雪.高校聲樂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分析[J].山西青年,2020(18):95-96.
[3]刁刻.高校聲樂多元化教學方法研究——評《聲樂表演技巧與教學探索》[J].中國高校科技,2020(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