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延磊
摘要:水利工程建設可以實現地區氣候的調節以及區域水資源分配,是我國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本文從精細化管理內涵及意義分析,闡述了水利工程精細化管理模式與實踐,希望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水利工程;精細化管理;模式與實踐
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建設持續穩健推進,國家和社會加大了對各項工程建設的重視。對水利工程而言,它是一項施工周期長、工程量相對較大的建設項目,在規范化管理基礎上實現精細化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以及后期運行的安全。明確任務、制定標準、規范流程、健全機制等,以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滿足水利工程現代化管理需求。
1.精細化管理
1.1精細化管理基本內涵
精細化管理是源于50年代發達國家對企業實施管理的一種理念和文化。隨著現代社會進程中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化,在常規管理基礎上實施精細化管理逐步成為具有顯著管理效果、對資源利用率具有提升作用的一種全新管理模式。精細化管理本質意義就在于將管理目標精確化,通過分解和細化戰略目標,促進企業生產建設各個環節都能貫徹和落實企業戰略規劃。換言之,精細化管理是企業執行能力高效提升的關鍵手段。
1.2精細化管理對水利工程管理的意義
水利工程具有非常廣泛的工程內容,涵蓋了防洪、水力發電、城鎮供排水等多項工程項目,對自然界中水資源實現了控制、調節和有效利用。隨著社會發展,水利工程規模日益擴大,這也給工程項目建設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在水利工程項目中實施精細化管理可以確保各項工程順利開展以及項目綜合效益的提升。精細化管理過程中需以工程規模和特性為依據,將整個施工過程進行精確、細致的劃分,明確各個環節施工標準及工作任務等。全新的管理模式背景下,企業管理人員還需不斷提升自身知識與專業素養,科學運用精細化管理手段嚴格把控工程進度、質量和成本。進而促進建設資源使用效率的穩步提升,也為企業提高競爭力提供保證。
2.水利工程精細化管理模式與實踐分析
2.1 明確主要任務
水利工程具有動態性與漸進性,整個施工過程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在精細化管理模式下,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對水利工程實踐進行綜合指導與管控,使工程全方位管理保持動態,并不斷進行積極創新與持續優化。水利工程旨在實現水資源供給與水生態改善,同時發揮好防洪減災的作用。水利工程保持安全高效運行的前提和關鍵在于明確水利工程管理主要任務,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工作作業指導書的編制,對各個施工環節的具體工作加以指導和規范。此外,現代化管理也對水利工程如何與水生態環境、水文化等元素有效融合提出要求。基于此,水利工程管理任務還需重視工程外觀形象以及水文化挖掘展示等。
2.2 制定管理標準
施工安全管理標準的制定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有著密切關系,而管理水平又對整個工程運行的綜合效益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標準時,還需在明確施工具體要求的基礎上確保施工管理與標準技術方案的一致性。水利工程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嚴格把控施工安全管理力度,對一些制約工程安全管控的不良因素及時察覺并加以整改,減少工程安全隱患、降低安全風險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2.3 規范固化流程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推行流程化管理,首先需加快推進水利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構建,與此同時進行監控系統的完善與升級。水利工程施工過程包含多個施工環節和施工工種,規范施工流程可以確保各個施工環節之間的連續性,有助于水利工程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的提升。將精細化管理在水利工程全過程中貫徹實施,為有效保證獲得良好的流程控制效果,還需改進和優化信息技術管控方式、細化各個施工環節的工作流程,并針對不同崗位編制作業指導書,以此作為施工人員開展施工工作的依據。
2.4健全風險機制
水利工程在施工實踐中難免會遭遇各種安全風險的侵襲,為最大限度規避風險還需重視工程安全控制管理機制的完善與安全管控內部流程的優化。制定與工程建設實際相適應的安全管理獎懲辦法,以此為依據對安全風險意識較高的部門或個人進行物質或精神獎勵,對由于管理不力導致不良后果的部門或人員進行批評教育與懲處。精準辨識水利工程各個施工環節,對于已經發生的安全風險深入分析其原因,進而快速、科學地制定可行性風險轉移與消除對策,增強工程安全精細化管理水平。
結語
總之,為確保水利工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應加強工程現代化管理、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與專業管理水平之間的密切配合,以精細化管理理念為指導構建先進的工程管理體系,抓住“細、精、準、嚴”這一管理關鍵,提升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高度。以創新作為水利工程精細化管理的驅動力量,結合精細化管理理論與工程管理要求,從不同角度出發在水利工程施工實踐中進行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參考文獻:
[1]邢旸.水利工程精細化管理模式及實踐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35):2763.
[2]趙妮.精細化模式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車時代,2021(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