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鈴
摘要:在小學中年級以后,學生開始接觸寫作。對學生進行寫作技巧指導,打開學生寫作思維,對引導學生走好寫作這步棋、避免因寫作而頭疼至關重要。在寫作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巧構思、善整合、重方法、勤溝通,從多角度入手,逐層打開學生寫作思維,幫助學生輕松下筆。本文著重就如何在小學中高年級開展寫作教學,培養學生寫作思維,夯實學生寫作基礎做詳細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寫作思維;策略
寫作難已經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不爭的事實。小學生聽到寫作文就頭疼。如何給予學生有效的寫作指導也成了令廣大語文教師頭疼的事情。許多小學生在寫作時出現結構混亂、語言平淡、無物可寫、無話可說等問題。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經驗少,語言積累貧乏,沒有良好的寫作思維成了阻礙他們寫好作文的關鍵因素。要想讓小學生真正對寫作產生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想辦法,從多角度入手打開學生的寫作思維,幫助學生理順寫作思路,讓他們能夠成功將聽到的、看到的、心里想的內容寫進作文中,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一、堅持讀寫結合,貫穿思路講解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痹趯W生學習寫作之初,學習好的范文是比較可行的方法之一。通過學習優秀范文的寫作結構,模仿其中描寫優美的詞語、運用貼切的句子,能夠對學生的寫作起到一定的幫助。在這當中,學習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在閱讀中傳授寫作技巧,能夠顯著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因此,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采用讀寫結合的方法,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寫作結構、寫作方法的講解,以課文為例幫助學生梳理一類作文的寫作思路,幫助學生學會一類作文如何安排行文結構,掌握寫作技巧。
例如,在學習《觀潮》時,我就在閱讀教學中穿插寫作思路的講解,幫助學生認識到寫一件事情應該按照怎么的順序來寫。課上,我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畫出關于時間的描寫詞匯,通過分析這些詞語我們可以看出課文是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來寫的。之后,我再讓學生概括每個段落的大意,讓學生總結出漲潮前、漲潮時、漲潮后的景物特征,進一步梳理記事文的寫作順序和結構安排,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二、善用思維導圖,搭建寫作構架
思維導圖是幫助學生梳理思維框架,構建立體思維的重要工具。小學生在寫作時經常丟三落四,想起一句寫一句,前后意思不挨邊,造成作文結構混亂,這些都是因為學生沒有好的寫作思維導致的。在進行寫作指導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分析寫作題目,圍繞主題搜集寫作素材。當學生面對眾多寫作素材難以選擇或不知如何安排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畫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邊畫圖邊梳理思維,搭建起完整的寫作構架。
例如,在學習寫人物類作文時,我就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搭建寫作結構。就拿“我的好朋友”這篇主題作文來說吧。第一步,我先讓學生思考自己的好朋友是誰,以“好朋友”或“他的名字”為中心開展思維構架。第二步,我引導學生從外貌、性格特點、道德品質幾方面來思考,找出能夠概括各方面特點的詞匯,搭建思維導圖的二級和三級結構。這樣,通過思維導圖來梳理學生的寫作思維,明確了寫作步驟,搭建了清晰的寫作結構,就避免了學生想起什么寫什么,思維混亂的毛病,提高了學生的作文水平。
三、加強對話交流,突破思維障礙
新的思維火花通常是在人們的對話交流中閃現的。每個人的思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固定性,面對同一主題的作文,學生通常會在思維慣性的引導下往同一方向思考,難以寫出新意。然而,將多名學生組合在一起,讓他們圍繞統一題目進行討論,這時,他們的思維就會在對話和交流的過程中互相交織和碰撞,從而更容易產生新的思維火花。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積極發表對作文的想法和看法,說一說寫作思路,以此來打開思維的局限,突破固有思維的障礙,寫出具有新意的作文。
例如,在寫秋天的主題作文時,許多學生一想到秋天就是金黃的落葉或是成熟的稻谷,思維單一且固定。這時,我就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嘗試通過語言的碰撞來突破思維的界限。在交流中,學生可以暢談自己印象中的秋天,也可以尋找描寫秋天的文字和古詩,從中找出更多新穎的點和細節,漸漸描摹出豐富多彩的秋天圖景。在此過程中實現學生寫作思維的拓展和發散。
四、優化寫作評改,完善寫作思路
我們經常說“好作文產自于反復修改”。在寫作教學中,作文評改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寫完了一篇作文,學生都渴望能夠得到教師的指正和表揚,這會讓他們產生強烈的心理愉悅感,讓他們變得更有動力。不僅如此,通過教師的評改還會指出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然而,大班額制度下的小學課堂,教師要批改所有學生的作文,時間長,任務重,每個學生身上所花費的精力有限,評改的效果就不好。對此,語文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建立小組評改或生生合作評改的機制,優化寫作評改方式。合作評改的過程給了學生互相學習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學到他人的長處,把自己想不到的內容填進去,填補自己的思維空缺,完善自己的寫作思維,對學生思維的培養大有幫助。
例如,在寫作課堂上,我經常讓學生之間互相評改作文。除了找出錯字、標點、分段等低級錯誤外,我讓學生把重點放在寫作結構、語句順序等問題上來。同時,學生要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他人作文中有哪些好的句子,有哪些新穎的寫作角度是自己沒有想到的,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最后,學生還可以互相推舉優秀的作文在課堂上讀,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吸收,學生的寫作思路會越來越寬。
總而言之,要想改變小學生寫作難的癥結,離不開小學語文教師的有效指導和啟迪。其中,寫作思維的培養是重中之重。在寫作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多角度、多渠道地滲透思維的訓練,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維,讓他們更輕松地寫作,更有序的寫作,寫出好作文。
參考文獻:
[1]李德干.淺析小學高年級學生習作能力培養[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7(4).
[2]王偉.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