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梅
摘要: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中職學校的教育水平、教育方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其教育水平逐步提高,教育方式則逐漸呈現多元化發展。中職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它對于大多數的中職學生來說是一門極具抽象和復雜性的課程,那么如何提升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這成為了當前中職院校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那么基于互聯網+背景的中職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通過分析數學課程內涵,科學合理地運用互聯網+技術,全面改革和創新中職數學教學形式,優化中職數學教學方法,為發展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互聯網+;中職;數學
互聯網+指的是互聯網思維更深層次的實踐成果,是技術層面合理地運用信息化專業技術。中職數學學科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數學教學與之進行有機結合,全面創新中職數學發展形態,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充分利用互聯網+輔助數學教學,以此實現中職數學學科整體教學效率提高目的。本文基于互聯網+,針對中職院校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策略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供參考。
一、運用互聯網+,突破教學重難點
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應該分析互聯網+的獨特優勢,挖掘其利用價值,合理地將其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有效豐富學生課堂體驗,拓展學生學習視野,讓學生在豐富多元的數學課堂上,不斷地提升學習積極性。比如數學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將原本枯燥、無趣的數學知識以生動、形象的形式進行呈現,讓數學課堂化靜為動,以動態形式促進學生的直觀理解,有效深化學生的數學認知,全面突破中職數學課堂的教學重難點,從而全面提高中職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有效性。以《平面向量》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幾何畫板教學技術,以動態形式向學生展示向量的平移和加減,引導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動態教學課件,更加準確、更加快速地理解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原理與方法。另外數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向量連接相加,它的方向由向量最初的起點指向向量最后的終點。通過這一動態教學形式,有效突破傳統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束縛,讓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可以日益高漲,從而最大化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數學學科綜合素養的有效發展和進步。[1]
二、運用互聯網+,實施翻轉課堂教學
新時代教育發展背景下,中職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運用互聯網+,有效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將課堂的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數學教師則需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有效性。翻轉課堂的實施,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合理利用時間,完成課前自主預習,激發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鍛煉自身的實踐力,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發展自己的數學核心素養。以中職數學課程中《集合》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本節課程中數學教師借助互聯網+技術,應用新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提升數學學科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學科素養。首先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前,要求學生自主預習課本,通過導學案規劃數學知識點,明確學習重點知識內容,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對課堂所學知識有一個初步了解,從而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促使學生的數學實踐性得以鍛煉,最終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形成,首先中職學校數學學科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2]
三、運用互聯網+,開展實踐性教學
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組織開展實踐性教學活動,充分凸顯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中職學校的數學教材中包含了豐富的實踐性教學內容,數學教師可以立足于學生的個體發展需求,結合教材內容,制定實踐性主體目標,引導學生利用相應的教學軟件開展實踐性操作活動,有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數學素養。以《數列求和》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計算銀行存款利率的實踐性探究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計算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另外數學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復利公式計算器等信息技術手段,嘗試自主繪制銀行存款分配情況圖,通過制作曲線圖、柱狀體等統計圖,直觀地呈現不同銀行存款利率以及不同存款年限所得收益,全面促進學生的數學實踐意識,實現中職學校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3]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代教育發展下的中職數學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資源,有效豐富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拓展學生的知識眼界,讓學生可以在新穎、先進的數學課堂上,不斷地鍛煉和提升自身的數學思維,增強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讓學生可以全面發展自己的數學學科素養,實現中職院校數學學科綜合教學實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鷺飛.“互聯網+”時代下翻轉課堂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9(06):177.
[2]白雪梅.信息化教學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13):253.
[3]張偉輝.關于培養生數學核心素養在課堂中的實踐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9):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