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筱影
摘要:在開展小學教育工作時,班主任對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習效率等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肩負著學生全面成長的重要使命和責任。對于班主任來講,班級管理工作具備了一定挑戰性。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應具備嚴肅性,同時也應具備藝術性特征,將二者進行有效結合,通過語言管理,有助于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語言藝術;管理技巧;小學班主任
素質教育背景下,為了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班主任在進行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時,需要充分意識到應用語言藝術的重要性。小學班級管理時,班主任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身心發展等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并通過語言藝術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班主任采用語言藝術的方式,有助于順利開展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本文將詳細分析語言藝術應用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相關策略,以期提高小學班主任管理的效率。
一、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的重要性
第一,小學班主任在面對小學生發生問題時的態度和語氣也是學生是否選擇通過班主任來解決自己矛盾的一個因素,如果小學生班主任在學生發現問題的時候,沒有了解整個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就一味地責怪學生,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還不利于矛盾的化解。如果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小學班主任用一種親熱的態度和語氣,來詢問學生發生問題的原因和經過時,并合理的解決了問題時,學生在心底對于班主任的設立的形象就會更親切、更和藹,在平時與班主任的關系會更親密一些。
第二,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情緒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主要是處于引導作用,這就意味著教師不光要把教材上的知識教給學生學習還要確保自己在上課時不要夾雜其他的情感因素來影響學生學習的態度和情緒。學生最大的天性就是玩,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有趣語言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巧用語言藝術,提高小學班主任管理的效率
(一)運用真誠幽默語言,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長久以來,教師一直扮演著嚴師的角色,影響了和諧師生關系的發展,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要發展基于互動和師生交流的教學模式,尊重理解和關心學生必須運用幽默和真誠的語言藝術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真誠的語言會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只有實現心與心之間的良性互動才能引導小學生朝著積極有效的學習狀態轉變,幽默的語言可以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小學生會更加容易的理解知識和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推動師生之間的溝通必須利用幽默和真誠的語言風格以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
例如,作為班主任要關心班集體中的每一個學生,針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困難運用得體的語言藝術進行引導。像當教師發現班集體中的某個學生心情不好和學習狀態差時,要進行調研和分析,以運用良好的語言藝術進行指導。比如在關于班主任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設置簡單的問題,點該學生的名進行回答,運用輕松愉悅的幽默語言樹立該學生的自信心,以強化課堂參與積極性,課后還要找學生進行“心連心”的心理輔導,從學生角度設身處地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消滅煩惱需要教師真誠和幽默語言藝術的運用。
(二)運用引導積極語言,構建學生學習自信
小學生處于好奇心較強和好動的年齡階段,鼓勵學生積極的學習生活態度需要運用鼓勵性為主的語言以構架積極心理學,從而可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聯系班級學生存在的問題創設教學管理情境,需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思考和積極轉變必須基于學生的需求進行教學引導情境的創設,結合學生容易接受的模式設計一些談話方式、引導模式和游戲活動,強化了小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小學班主任教育語言情感色彩的強化需要班主任從自身立場和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引導,有效增強小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例如,教育是講究藝術的過程,寬松比批評具有更有效的教學價值,可以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像班集體后進生是不可避免的群體,針對學習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轉化要重視語言藝術的有效運用,避免大聲責罵和過度批評,挫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比如當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和做小動作時,班主任要運用肢體語言藝術,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微笑的表情或者是無聲的言行都可以帶給學生震撼和情感的觸動,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學生會更加專注,在課堂教學中提升了管理效率。
(三)運用趣味故事語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和性格特質進行教學管理,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可以強化小學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故事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依據語言深度和小學生容易理解的簡單樸素語言轉化為趣味性和引導者兼具的故事有利于提升管理效果,故事性的語言中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道理,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分析教學,形象化的語言和管理活動使小學生參與積極性增強。合理的語言符合小學生內心的期待值,有利于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管理活動中,考慮學生的成長進程和學習特點,運用學生容易接受的語言形式進行管理和教學活動對于提升班級管理十分重要,營造了具有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風。
例如,班集體的衛生需要全體小學生的維護,針對學生亂扔垃圾這一現象可以利用故事化的語言進行指導。像教師可以把學生看到垃圾不撿的現象編成小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比如“一個小紙團的旅行記”:我是一個小紙團,被主人無情的扔到了地上,經過同學們的多次踩踢以后,我被一個充滿愛心的女同學放到的垃圾桶,希望同學們可以發現我、關愛我,早點送我回家。故事性的語言下指導下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被最大程序化,教師更要提出要求小學生維護教室衛生的任務,提升管理水平。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語言作為一門語言藝術應當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結合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實際情況,班主任在管理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利用簡單有效和學生容易理解接受的語言形式進行引導,教師也要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打造一個具有良好班級風貌的優秀班集體。
參考文獻:
[1]景亮.論小學班主任管理技巧中的語言藝術[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 (22).
[2]陳麗君.小學班主任管理中語言藝術與溝通方法研究[J].中外交流,2020,(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