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學生學習特點的變化以及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發展,金融學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普遍暴露出學生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參與度較低等問題,產生對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效果的負面影響。在此背景下,金融學專業課程以學生成果為導向,積極開展課程教學創新改革,將“翻轉”理念引入課程教學,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解決課堂教學“痛點”問題的教學模式,通過實踐發現翻轉課堂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進行了彌補。
關鍵詞:金融學專業 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F830;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2)01-216-03
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中多次強調新時代人才培養要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部2018年印發了《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指出要圍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深化教學改革,推動課堂教學革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積極引導學生自我管理、主動學習、激發求知欲望、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入信息時代以來,知識產生與傳播速度不斷加快,推動高等教育改革進程的加快。不論是高等教育理念、教學模式,還是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等諸多方面都發生著巨大的變革。而這場變革的重點是教學模式的創新,即由傳統的強調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定學的知識輸入模式,逐步讓位于信息化手段運用下的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為主的整合探究模式。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則為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實現提供了思路。
一、金融學專業課程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低
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各專業的授課對象正由95后向00后學生過渡,新時代的大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自主意識,更強調主觀感受和個體意志的體現;思維較為活躍,不喜歡教條死板的教學模式,更喜歡通過爭論和碰撞形成觀點;對網絡信息的搜索利用較為熟練,但分析和總結能力不強;受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價值觀趨于實用化。學生間個體差異較為明顯,有些學生目標明確,自主學習能力較強,但有些學生學習較為被動,獨立思考能力較弱,有些學生思維較為活躍,但思考深度有待加強。針對新時代學生的這些特點,傳統的教學模式似乎難以實現教學目標和要求,因此,客觀上產生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
從近幾年金融學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來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低。傳統的灌輸式講授和被動式學習的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學生很難持續專注于課堂教學的學習,不時出現思維逃逸、刷手機、打瞌睡、竊竊私語等狀況,教學內容平淡枯燥、與現實聯系不夠緊密,也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不夠準確,更難以實現學以致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學生課堂參與度較低,教學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不佳。
(二)傳統教學模式不利于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
應對新時代金融業的發展,需要培養專業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實踐操作能力及創新能力強的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現有的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設置大多都是理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輔以較少的實務操作和案例分析。過多地注重對課本理論知識的傳授,卻容易忽略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金融學專業仍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被動聽課;課程考核也多采用線下集中閉卷考試,且以最后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考試內容過多追求對學生理論水平的考核,而忽略了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考察。從實踐教學看,實踐教學模塊相對單一,僅限于使用一些軟件進行交易程序模擬,很多時候是形式大于實質,對學生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起到的作用并不明顯。這樣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利于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
(三)傳統教學模式無法實現因材施教
金融學專業的主流教育模式中,仍然以傳統課堂授課模式為主。絕大多數情況下,學生仍然是安靜地坐在座位上,聽教師對理論知識進行講授,被迫按照相同的節奏接受授課內容。這導致接受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覺得有些簡單無聊,提不起精神;而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失去學習熱情。在這樣的課堂上,再優秀的教師也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無法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能力進行因材施教。因此,在金融學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探索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解決課堂教學“痛點”問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真正使學生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
那么,究竟應該怎么創新?翻轉課堂將教學流程逆序創新,為深層次的學習帶來一種嶄新的思考方式和洞察視角。其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實踐,也為金融類專業的課堂教學改革深化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模式。
二、翻轉課堂在金融學專業課程中的應用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和特點
為提高金融學本科教育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必須著力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本專業課程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學生學習的特點,在金融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中,采用了以線上線下為表現形式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在信息化環境中,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是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比較,“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翻轉課堂”翻轉了教學流程。傳統教學的教學流程通常是,學生課前預習——教師課堂授課進行知識傳授——學生課后完成作業實現知識內化。而翻轉課堂則顛覆了“教師講授+學生作業”的這一教學過程,把教師知識傳授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在上課前利用線上學習資源完成對課程內容的學習;在線下課堂主要通過組織案例的深入討論、小組的協作探究、情景模擬、作業答疑等形式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強化對知識的深度理解,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翻轉課堂”翻轉了師生角色。翻轉課堂模式下,原本作為知識講授者的教師從講臺上的傳道者轉變為學習活動的輔助者;而原來講臺下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則轉變為教學活動的核心,由教學中的配角變為了主角,學生和教師的定位發生了改變。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擁有更多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學習進程,教師則主要在教學計劃和安排上進行總體把控,通過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的過程。
3.“翻轉課堂”豐富了教學資源。“翻轉課堂”主要是利用線上平臺,學生通過觀看教師準備的教學視頻、學習資料,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前或課后討論及作業等來進行自主學習。因此,“翻轉”模式提出對教學資源的更高要求。
首先,需要課程教學團隊通過課前的研討對課程知識點進行梳理,確定哪些知識點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平臺進行學習,哪些知識點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進行講授。其次,根據每位教師的專長,針對特定主題或知識點進行教學視頻的錄制,教學視頻通常長度維持在15分鐘左右,學生通過媒體播放器進行課程知識點的學習和鞏固,這是翻轉課堂教學資源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除此之外,還需要對線上閱讀的文獻資源、書目進行詳列,且上傳至在線教學網絡平臺;根據劃分的主題和知識點,確定和上傳每個知識點需要討論的問題,并根據知識點的劃分,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等。
4.翻轉課堂優化了學習環境。翻轉課堂通過各種在線教學網絡平臺整合線下課堂與線上教學空間,可以實現個性化協作式學習環境。線上個性化的學習環境下,學生擁有強大的自主學習控制權,能夠通過教學指導和技術工具進行自我組織的探究性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要來合理安排學習過程和學習時間,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在線下課堂的學習環境中,教師可以通過分組討論、小組案例分析等方式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協作學習,幫助學生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
(二)翻轉課堂在金融學課程中的實際運用
1.課前教學活動安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課前教學活動主要是在線上教學網絡平臺實現的。此類教學活動是從學生角度出發進行安排,金融學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是起引導作用,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因此,在課前教師最主要的工作是思考課程的總體安排,例如:線上線下教學內容的設定;教學視頻和教學材料的準備;需要學生完成的探索性問題及任務;課堂教學的具體組織方式;確定線上線下詳細的考核方式等。
(1)教學目標和內容的確定。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先由教師明確每一次課程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明確告知學生需要在線上自主學習的知識點,并廣泛收集社會及金融領域的相關案例,通過課前的準備,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進行知識點的劃分。通過研討、觀看在線平臺的微視頻,結合教研室對知識點的梳理,確定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學習平臺觀看哪些知識點,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哪些知識點和哪些知識點由教師組織同學在課堂上討論。
(3)向學生發布討論的議題。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課程內容主線和核心的理解,在課前發布需要討論的一些議題,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中,討論的問題需要結合學生的專業背景來進行設置,以此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討論與思考。
2.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1)教師答疑解惑。在課堂教學中,就學生們在線上學習中遇見的問題和產生的疑惑進行解答,并針對線上的討論情況進行總結。
(2)測試學習效果。教師通過線上學習平臺的隨機提問程序,隨機抽選同學回答關于知識點視頻的相關問題,來測驗同學們對線上學習后對基本知識和理論的掌握情況,在此過程中,進行一些問題的討論與交流,深化了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
(3)組織案例討論。為了引導學生對所學原理的運用,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從最簡單的案例入手,依次導入經過教師的精心篩選和編制的專業性、復雜性逐級提升的案例組,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并在每一級案例分析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思考,最終上升至結合現實的復雜案例分析,組織學生通過案情研判、交流討論掌握相關知識點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提升學生的成就感與獲得感。在完成一系列的案例分析后,由教師進行知識點的總結與案例分析的學習評價,肯定有效的分析結論及新穎的見解觀點,并指出討論中學生忽略、遺漏和存在爭議的問題。在課程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師生互動,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手段的運用,吸引學生的持續關注,促使學生回歸課堂,提升課堂教學的參與度。
3.課后進行教學評價與反饋。
(1)引申討論和調研。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布置線上線下的延伸討論及調研任務,深入挖掘實際案例所蘊含的深層次問題,培養學生深入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引導學生就案例中暴露出的一些社會現象展開思考,得到正確理解。
(2)補充學習資料。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盡量補充在課堂討論和案例分析中涉及到得一些資料,以此全面呈現與主題相關的爭議觀點,并引入教材中的權威觀點,幫助學生澄清觀念,最終自覺地形成正確的觀點。
(3)學習效果評價。翻轉課堂中的評價體制是多方面的,具體包括針對課后練習的成績、學生線上學習發現問題的情況、課堂上獨立解決問題的表現、在小組協作探究式活動中的表現、學習成果展示等。教師根據這些反饋的評價結果制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和確定下節課的探究問題。
三、翻轉課堂在金融學專業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反思
金融學課程的傳統教學方式,遇到了網絡新時代背景下的95后大學生的極大挑戰。面對這個挑戰,轉換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實現自主、主動探索學習的熱情,是金融學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大方向。在教學改革中,金融學專業課程運用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經過在金融學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翻轉課堂的運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內容的適用性問題
1.不同類型的課程適用性不同。翻轉教學的模式比較適合知識點明確的課程,授課教師只需將某個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制作成十幾分鐘的教學視頻,就可以提供給學生在線上進行自主學習。但是有些課程的部分內容知識點不夠明確,不適合以知識點為基礎進行教學視頻的錄制,因此在實施翻轉課堂時就應充分考慮到這些課程的特點,需要教師在課前創建具有吸引力的教學視頻或案例視頻,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地觀看這些視頻并進行思考。
2.同一課程不同內容的適用性不同。同一課程不同章節的知識點是不同的,有些知識點適合翻轉,但有些知識點不適合翻轉。因此,進行翻轉式教學時應從課程的知識點出發,首先判斷哪些知識點更適合“翻轉”,哪些知識點不適宜,怎樣的學生適合“翻轉”,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方法,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專業及教學能力的問題
翻轉教學模式的應用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對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教師首先需要對所授課程的內容極其熟悉,對每個章節的知識點了如指掌,才能準確確定哪些知識點適合翻轉,哪些不適合;其次,在自行創建教學視頻時需要考慮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視頻的學習,這就需要對教學視頻的重難點內容、視覺效果、主題要點、互動性等元素的進行設計;另外,需要教師對本課程的前沿動態、社會實踐有所關注,提供給學生時效性較強的線上線下學習資料,幫助學生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2.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翻轉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互換了角色。教師由原來講臺上的“圣人”和“演員”變成了“伙伴”和“導演”,教學視頻的選擇或制作、課堂活動的組織、學習環境的構建都由教師決定。因此,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地位不是降低了,而是更加重要了。美國林地公園高中的教師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說:“翻轉課堂通過教師和學生角色的顛倒使得教師的責任更大了,這種課堂中需要的是有責任、有愛心、懂設計的專業教育者。”課堂的翻轉把教師從知識的講授過程中解放了出來,他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來安排課堂,教師需要在學生最需要自己的時候提供幫助,成為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內化知識的最佳助手。如何能高效地組織教學活動,適應教師角色的轉變,對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學生學習習慣的問題
現在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觀念仍然停留于中學階段的被動式學習,習慣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學生開動腦筋,獨立思考,而且還要占用較多的課外時間去搜集資料或搞社會調查,這讓習慣了舒舒服服只聽不動的學生非常不適應,不配合的問題比較突出。有些學生不按照教師安排進行課前的學習和準備,盲目參與課堂討論,則必然會影響翻轉課堂的實施效果。另外,翻轉課堂的討論也并非適應于所有學生,如果學生要參與課堂討論就需要提前準備,并具有一些批判的思維能力,但顯然有些學生達不到這樣的要求,使得專業問題的討論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對提高學生的認知程度沒有作用。
(四)學生學習考核評價機制
在金融學課程的翻轉教學實踐中,采用了過程考核和終結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既注重過程考核,也重視終結考核;既注重線上考核,也關注線下考核。過程考核主要采取線上的方式進行,主要針對學生在翻轉課堂模式下線上自主學習表現、線下課堂教學參與度等方面加以考察。主要應用于課后的過程性考核既可以激勵學生不斷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也是對學生平常學習情況的最好展示。終結性考核則主要采用線下集中統一考試的方式,是對一個學期學生綜合學習結果的考核。通過最后的綜合性考察,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對知識點掌握程度的好壞,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高低有一個準確的判斷,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
四、結束語
順應網絡新時代的要求,金融學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變是必然。以線上線下為表現形式的翻轉課堂,是金融學專業課程教學中的一種嘗試。當然,翻轉課堂是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各種教學模式都有其優缺點和適用范圍,如何在多種教學模式的選擇中權衡利弊,真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一個需要不斷思索、不斷探尋的過程,也是金融學專業課程未來教學活動研究的重點。
[課題:山西財經大學教育改革項目《保險專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設計》2019年;山西省教育廳研究生教育改革項目《基于學生成果導向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與模型構建》2020年。]
注釋:
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育部,2018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02
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01
5Aaron Sams. & Brian Bennett. The truth about flipped learning[EB/OL]. 2012-5-31.
參考文獻:
[1] 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01)
[2] The truth about flipped learning[EB/OL]. Aaron Sams. & Brian Bennett. 2012-5-31.
[3]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02)
[4] 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07)
[5] 黎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04)
[6] 曾敏,唐聞捷,王賢川.基于“互聯網+”構建新型互動混合教學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7(05)
[7] 趙興龍.翻轉教學的先進性與局限性[J].中國教育學刊,2013(04)
[8] 王雙群,曾麗華.思想政治理論課“MOOC+SPOC+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2019(06)
[9] 劉震,陳東.指向深度學習的混合式慕課教學模式探究——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慕課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9(05)
[10] 朱文輝,李世霆.從“程序重置”到“深度學習”——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深化路徑[J].教育學報,2019(02)
[11] 段偉偉.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0)
(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6)
[作者簡介:張晶(1974—),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理論與實務。]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