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鋒
摘要:國家教育部公布的“雙減”教育改革政策,不僅強化了素質教育,還有效地促進學生向多元化的方向進行發展。因此,在當前的教學大背景下,班主任需要緊跟時代教育的變革,緊抓學生關鍵的身心發育階段,通過多元化的班級管理方式,從而有效地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全面多元的發展。
關鍵詞:“雙減”政策;班主任;管理教學
“雙減”政策的落地,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科基礎、綜合素養,還需要引導學生拓展學科基礎知識之外的領域探索與學習。這也對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將我在“雙減”政策下工作中遇到的實效性難題以及如何進行高效管理。與同行一起分享。
一、“雙減”政策下初中班主任工作實效性的難點
初中班主任,主要負責班級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習情況、班級管理等綜合方面的工作。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還是學科任課教師,教育中的上下協調者。當前伴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各界針對政策也有不同的評價與認知。據“雙減”政策的要求,學校目前積極提倡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作為一名班主任,“雙減”政策并沒有減輕身上的教學責任。形成了減負不減責的教學形式?,F在教學情形,教師應當首先明確自己自身教學責任,班主任不僅應當負責學生的基礎學習工作,應當做學生個人生活成長的導師,育人的教學責任,融入到基礎的教學管理工作當中?!半p減”政策的實施,學生的在校時間比以往進行了延長,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陪伴學生,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工作壓力,教師需要更多的關注學生在課業之外的學習心理。同時學生與家長陪伴的時間也變得縮短。從而對于教師的工作時間、付出在精力以及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策略
(一)提升管理能力,樹立良好形象
由于“雙減”政策的落地,學生在校時間延長,學生的管理工作也需要進行優化與改進。班主任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通過積極地學習、更新教學理念以及改進工作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管理水平。針對班級內部出現的管理問題及時的進行探討,研究并深入的剖析問題的根源,從而尋找出高效的解決應對策略。同時,班主任作為教學班級管理的帶頭人,需要樹立自身良好的教學管理形象。以身作則的教學方法在學生中形成,良好的教學威信,從而有效教學管理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例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中,首先應當注重自身的儀容儀表,做到干凈得體。同時自身的行為舉止要落落大方,向學生展示出良好的個人形象。同時,教師自身也要明確終身學習的教學素養,以身作則的形式,不斷強化教學理論知識,提升自身的教學管理水平,才能在日后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可以做到更加的游刃有余。
(二)創新班級管理制度,在育人上做“加法”
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處理大量繁雜的管理問題。班主任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創新教育理念,設立明確可行的班級管理制度,有效提升班級管理的效率與質量。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身心正處于發育階段。因此,教師需要積極的關注學生的學習心態、學習習慣以及思想道德修養等,針對于出現問題的學生,要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具體工作當中,通過選舉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管理工作。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班集體意識,進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同時,教師應當那管理教在工作中有效地滲透對學生的育人思想,思想道德品質的提升,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建立家校聯合,抓住教育的“同盟軍”
由于學生的管理工作相對繁雜,需要班主任掌握學生的具體學情。因此班主任需要積極與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從而組成良好的“教學同盟軍”。利用當前豐富的信息化溝通技術,實施與家長之間的互通互聯,班主任可以全面、詳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班主任開展更加高效且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管理措施。同時也讓家長充分了解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形成良好的教育管理互動。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及時化、常態化的管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雙減”政策實施的大背景下,教師應當積極的適應,努力改進教學理念,增強教育管理水平。針對“雙減”政策下涌現出的新的教育管理工作難點,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質量,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國慶.中學班主任工作實效性的理論研究[J].新課程(教師版),2019,000(004):242.
[2]郭鳳賢.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操作策略分析[J].2020.
[3]黃海梅.淺析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困境及對班級管理的策略和建議[J].山海經:教育前沿,20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