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摘要:新課改提倡學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參與教學活動。班主任需要為小學生制訂學習計劃,調整小學生的心態,為小學生營造一個健康、活躍的學習和生活氛圍。在傳統的優秀管理方法上進行不斷的工作技巧的創新,這樣才能不辜負學生對自己的信任,才能完成家長的重托,使每一個學生在小學階段都得到更好的成長。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班主任;工作方法;創新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斷銳意進取、勇于創新,在工作方法上進行改進,對學生的需求進行研究,使班級管理能夠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教育者需要尊重學生在班集體中的地位,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使用不同的教學管理模式,保證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公平、公正的待遇,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班風和積極向上的班級中穩定發展。
一、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小學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概述
小學班主任工作除了需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授,還應該對不同狀況的學生進行分門別類的個性化引導,讓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都得到激發,特長得到展示,同時還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進行培養。作為整個班級工作的主導者,在帶領班級的建設過程中,還應該設立一定的規矩,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具體地就是進行一些規章制度、獎懲措施的設立,同時進行豐富的課余活動,將學習環境創造出非常和諧、溫馨的感覺,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創新方法
(一)使所有的管理方法和內容都建立在關愛的基礎上
在進行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過程中,小學班主任首先應該讓自身樹立正確的觀念,形成一個良好的工作態度,而這一切的建立都應該是以對學生的關愛為基礎。對學生進行關愛,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就是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尊重,以一種平等的態度對待所有的小學生,能夠非常耐心地講解學生遇到的問題,認真地傾聽學生的訴求,這是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品質,也是進行一切工作方法創新的基礎。
(二)建立有效的學生管理團隊,制定班干部的培養規則
班主任通過制定一個合理的規則,讓大家積極地參與到班干部的競選中,選出合格的學生進行班級某個方面的管理,這也就解決了班主任不再身邊時的一些問題,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相關能力,對于班干部的競選,應該有一定的原則性,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公平性,能夠做到讓學生們信服。這樣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責任,然后過一段時間在進行輪換,盡量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在成績上得到進步。
在班干部都確定好相應的人選之后,班主任并不是就此放松了,還應該對學生的管理情況進行一個定期的檢查工作,主要是檢查其工作是否合理,能否盡到相應的責任,對于所犯的錯誤進行指導并要求其改正,而對表現良好的予以表揚和獎勵。通過班干部的自主管理,將整個班級建設成一個更加團結、更加有組織性和紀律性的團隊。
(三)舉辦豐富的課余活動,鍛煉學生學習知識以外的能力
課余活動的重要性是十分明顯的,它能夠增強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感情,調整整個集體的氣氛和狀態,增強同學之間的友誼,最重要的還能培養學生很多學習知識以外的能力。班主任就可以只是給學生提供活動的平臺,讓學自主地進行自主地進行相關活動的設計,這樣不僅能夠使活動辦得更加貼近學生的心理,還能對學生的相關組織能力和策劃能力進行很好地培養,在此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對每一位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詳細的觀察,從而分析出他們的性格特點,從而更好地進行分門別類的教育。
(四)建立于小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橋梁
對于學生的教育絕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尤其是對學生品格和良好的傳統美德的教育更應該是家長的責任,這就需要多加強老師和學生家長的溝通,是家長和老師雙方都能夠及時地了解到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的狀況,對其缺點進行改正,對其有點進行表揚并發揚光大。通過班主任和家長的聯合教育,還能讓孩子的心理得到更健康地成長,有些孩子的家長可能比較忙,經常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愛,通過這種略帶強制性地將家長帶入到對學生的教育中,也能起到增進其親子之間感情的作用。只有通過這種非常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才能是孩子的身心和學習都得到更加長遠的發展。
三、新課改下的激勵教育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一)日常激勵教育方法
日常激勵教育方法是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和班級管理中使用一種激勵教育手段,班主任以及各學科的任課教師都應該關心和愛護學生,為學生提供一個溫馨友愛的學習環境。學生在身心發展階段具有階段性、差異性、互補性和不平衡性,教育者要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定期開展班會,與學生討論和交流近期班集體中發生的事情,鼓勵學生繼續努力,關心和信任學生,促使師生關系越來越和諧、融洽,有利于班級管理活動的順利實施。
(二)重視激勵教育與其他學科的結合
由于激勵教育能夠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影響學生的發展和教學的質量,所以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育者需要使用激勵教育的方法,在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間接性地向學生傳遞德育教育的理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三)榜樣激勵教育方法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特別是上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學生而說是一種跨越。幼兒園的放縱性管理方式使學生養成了松散、無紀律的習慣,學生進入小學教育階段需要接受教育者的系統管理,教育者需要對學生的禮儀、規矩和學習習慣進行培養,只憑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這就需要發揮其他任課教師的教育作用和學生之間的效仿功效。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小學生要能夠學會他人身上的良好行為品質,不斷地激勵自己,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不僅要做好相應的教育工作,還要對以前的班級管理方法進行創新,使用激勵教育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重視學生的心理輔導,使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激勵教育方式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有重要的意義,為班級管理教育工作創造堅實基礎和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張緒軍.小學班級管理創新芻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