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宇玲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中的靈魂人物,其一舉一動都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影響。科學的管理工作,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成績,還能夠塑造學生良好的個人能力,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現階段,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工作中缺乏管理的方式與目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因此,本文將闡述班主任如何做班級管理工作的措施,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能力。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小學;工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5-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習能力,提高能力的重要階段,班主任采取何種管理方式對小學生而言極為重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離不開學生的支持,離不開合理方法的選用。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需要發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并實施自主管理,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同時積極與學生家長聯系,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成長環境,為學生各學科學習效率的提高提供有效保障。
一、培養“得力助手”,發揮班干部帶頭作用
班干部是班級的骨干,維系著班級穩定的發展,關系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由于,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管理手段過于單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班主任可以培養班級干部,利用班級干部的能力提升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
例如:班主任可以對班級中的班長設定學習目標及管理目標,以此增強班級班長的管理能力。即,班主任可以對班長設定學習優良、管理優秀的目標,能夠讓班長明確成長的方向,提升班長的個人能力,讓班級有序發展。在班長管理班級中,班主任需要及時與其溝通,明確管理的措施,能夠保障班級中學生成績的穩定提升。班主任可以對班級中的學習委員設定學習優秀,責任心優秀的發展目標,能夠提升學習委員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習委員責任心,為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班主任可以定期對班干部選舉,提升固有班干部的危機感,提高班級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能夠促進班級內整體學生學習成績的增強。班主任在德育教學中創新培養班干部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可以塑造小學生學習的良好氛圍。
二、實施自主管理,培養學生管理能力
學生管理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自覺性,形成良好課堂學習氛圍。實施自主管理是正確的管理班級方式,但是需要在學生具備良好自律性的情況下實施,才能夠發揮其優勢。基于班主任管理中的不足,影響了學生能力的培養,限制了學生發展。為此,班主任可以根據課程的特點實施自主管理的方式,提高管理的標準,以逐漸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形成高效的課堂學習氛圍。
例如:在自習課中,班主任首先可以組織班干部輔助進行管理,在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制力后,讓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在班會課程中,班主任可以讓學生主持,自己在旁引導學生進行班會,以此有助于形成學生“當家”的理念,能夠讓學生約束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自控力。學生在長時間自主管理的情況下,還能夠促進智力的發育,形成良好的行為準則,有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班主任在教學中實施自主管理的方式,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等。
三、促進家校聯系,有效形成教育合力
家長委員會是讓家長組建成為一個了解、監督、引導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隊伍,可以加強家長與家長之間、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關系,為家校共育建立互動的橋梁,有助于讓班主任與家長為學生健康地成長創造更為科學的方案。部分山區學生的家長在外務工,不能及時地了解學生成長的情況,也不利于家校共育工作的有序進行。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網絡家長委員會,突破距離的限制,讓家長認識到學生成長中的缺點,以此對學生進行監督與引導,同時建立穩固的家校互動橋梁,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例如:班主任在課下時間,可以利用互聯網設備組建家長委員會,讓家長認知學生成長的近況,使遠在他鄉的家長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學生的發展。在家長委員會中,家長們可以就學生學習的缺陷進行探討與商議,創造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計劃,以此增強學生學習的能力;可以就學校教學的內容進行商討,分析學校教學中的缺點,為學校科學性的教學提出合理性的建議;可以與班主任緊密溝通,了解學校的政策,從而為學生的成長構建良好的規劃。通過家長委員會,不僅能夠緊密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關系,建立家校共育的信任橋梁,還能夠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聯系,使班級一體化,繼而有助于使班主任有效地教學,提升班主任教學的能力,豐富班主任教學的手段。
總而言之,班主任相較于文化班主任,不僅肩負著培養學生文化學識的職責,還肩負著構建學生精神品質的職責,引導學生健康的發展,保障學生學習的成績。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需要抓住學生的特點,合理教導學生,使學生茁壯地成長。相信,在未來教育領域的發展中,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方式會愈加多樣化,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會愈加多元化。
參考文獻
[1]李慧芳.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教育界,2021(15):4-5.
[2]李文君.淺析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管理工作[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