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田建容
摘要:教學創新是當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當務之急,只有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摸索總結,運用創新思維改進教學模式,才能夠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才能夠促進學生綜合體育素養的有效提升。本文針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創新思維進行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具體措施進行相應的分析,以供廣大的小學體育教育者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創新思維;方法
1運用創新思維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的必要性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學改革的新風向,教育者在傳授學科類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強調對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充分掌握知識的基礎上,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以此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2小學體育教學創新思維的方法
2.1培養學習興趣
體育教學是小學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教育者應當將創新思維應用到體育課堂當中,堅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教學目標。而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體育沒有被納入到考試當中,所以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在體育學習方面都較為忽視。教師對于體育教學的開展并不重視,導致體育課的內容較為單調枯燥,而大部分的學生也不積極參與課堂,更愿意利用體育課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在傳統的體育課堂當中,體育老師總是習慣于忽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常常會用較為嚴格的紀律來約束學生,保障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這樣的教學模式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還會讓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抵觸抗拒的情緒。因此,要徹底地改變體育教學的不良現狀,首先體育教師就一定要根據小學生的基本特點來創新教學的方式,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生都更喜歡輕松的學習方式,所以體育老師可以適當地放松對學生的管制,盡力為學生打造一個更加有趣輕松的體育課堂。比如,體育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體育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活動,讓他們得以更多的發揮想象力,在體育課堂上融入更多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活動。這樣一來,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便會更加自覺地參與到體育訓練當中,以保障體育教學活動的良好開展。
2.2運用生動的教學語言
體育課程和其他課程的教學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其他課程的教學活動幾乎都是在室內完成的,老師對于學生的管控程度更高,學生的注意力也會更容易集中一些。而體育教學大多是在室外進行的,體育老師很難時刻把握所有學生的學習動態,所以教學難度也會更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體育老師可以從改變自己的教學語言開始,把命令式的教學語言變為更加溫和有趣的語言,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代替對學生的制約灌輸,促使學生能夠自覺保持學習專注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長跑訓練的過程中,體育老師就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口號,如“長跑十分鐘,賽過孫悟空”,這樣的口號能夠很好地調節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在積極情緒的引導下,更加專注地完成長跑訓練,以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3進行游戲化教學
小學體育老師要在課前做好備課的工作,學會靈活創新教學方法,讓教學課堂變得更加豐富有趣,這樣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引導學生完成籃球技能訓練的時候,體育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先站成一個圓圈,之后老師再引導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的傳球。老師可以背著學生,然后喊出一個數字,當數字喊出時,球在哪個學生手里,這個學生就要接受小小的懲罰,為大家表演一個和籃球有關的節目。這樣一來,體育學習就會變得更加有趣了,學生不僅可以積極參與其中,對于籃球的學習也會更加專心。游戲結束之后,老師再趁熱打鐵向學生教學相應的籃球運球技巧,促進學生籃球運動技能的進一步提升,以此達到事半功倍的體育教學效果。
2.4運用自制教具開展教學
小學體育老師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運用自制教育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有效增強。比如,在學習投擲運動的體育課上,體育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完成運動道具的制作。例如,在學習如何使用雙截棍的課程上,體育老師就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好木棍和繩子,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利用這些材料完成對雙截棍的制作,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感受快樂,促進其創新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在使用自己制作的體育學習道具時,學生的學習專注力也大大增強,而他們的學習效果也會得到明顯的提高。為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體育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制教具比賽,讓學生嘗試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去創造更加實用的體育器材,以大大有效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作用。不僅如此,老師還可以嘗試將學生的優秀作品應用到之后的課堂當中,實現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進一步強化。
2.5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體育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創造額的空間,讓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很好地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這樣才能夠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培養。所以,體育老師可以嘗試讓學生進行自編自導,以此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和組織能力。比如,在教學韻律操的過程中,體育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完成對基礎動作的學習,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韻律操進行創新改編,把學生的智慧和教學相結合,這樣既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
除此之外體育老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質疑,培養學生反響思考和解決為題的能力,促使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能夠得到有效增強。在完成示范動作的教學之后,老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來刺激學生思考,“剛才的動作中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不可以再改進一些?”在老師的提醒下,學生會更加積極地進行思考,結合自己的認知提出相應的建議。如此一來,學生對于規范動作的了解便會得到進一步加深,并且不斷增強的學習參與感也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自信,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會由此得到更好的培養。
3結語
簡而言之,體育老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生動的教學語言開展教學、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為學生打造一個更加歡樂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以此調動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老師還應當充分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自制教具、運用提問的方式展開教學、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周宇佳.小學體育教學中創新思維運用分析[J].體育教學,2021,4(6):25-25.
[2]王治強.小學體育教學中創新思維運用分析[J].經驗交流:上,2016,6(9):222-222.
[3]郭磊.小學體育教學中創新思維靈活運用探析 日照市東港區石臼小學[J]. 課外語文:下, 2020,8(2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