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要:課后學習是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針對性,可以充分彰顯學生的具性,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在初中生完成了生物課堂學習任務之后,及時通過課后學習進行鞏固和拓展,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后輔導;自主學習
課后學習既是對課堂學習必要的補充,又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老師需要加強對初中生生物課后學習的指導,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及時鞏固課堂學習的效果,完善生物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老師抓住學生課后學習環(huán)節(jié),結合初中生生物學習的現狀和當下的認知水平,適時的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優(yōu)化課后的延時服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大有裨益。
一、指導課后復習舊知
對于課堂學習的生物知識進行及時復習,是課后學習的根本任務之一,可以夯實學生的生物基礎,有效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老師在學生進行課后延時學習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復習情況,根據學生課堂學習的情況,有針對性的給予學生指導,幫助學生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攻克生物學習中的難點,促使學生牢固掌握生物基礎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生物學習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例如,在《動物的行為》一課的教學結束之后,筆者給學生布置了實踐觀察任務。很多學生家里都有小動物,即使家中沒有,小區(qū)中也經常可以看到小動物的身影,筆者要求他們認真觀察自己身邊小動物的行為,看是否與課堂上學到的一致,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一定要記錄下來。這樣的實踐任務較為簡單,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學生的參與度極高。所以,教師需要用心設計生物實踐任務,促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有效提升他們的生物認知。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們牢固掌握句型,并且實現了學以致用。老師按照初中生生物課堂的學習效果,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采取相應的指導方法,對于學生的生物課后延時學習進行指導,讓學生可以高效的復習,深入全面理解生物知識,掌握有用的生物學習方法,打好基礎,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
二、指導課后拓展新知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各類課程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生物成績優(yōu)劣的影響尤其重大。課外延時學習是鍛煉學生能力、促使學生養(yǎng)成習慣的有利時機。老師在學生完成了生物課堂學習任務之后,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現狀,對學生的延時學習進行引導,促使學生有效的學習生物新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生物的意識,鍛煉學生利用多種平臺和手段,自主學習生物的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優(yōu)秀學習習慣,終身受益。
還以《動物的行為》一課的課后實踐任務為例,在這次的課后實踐中,部分學生通過微信向筆者反映了問題。如,有學生覺得自己家小貓的行為很匪夷所思,有很多教材中沒有提到的行為。對于此,筆者引導學生對小貓的行為進行了具體的描述,并進行了針對性的指導。在學生的觀察實踐結束之后,筆者將他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匯總,并將之發(fā)送到了班級微信群中,供大家一起討論、分析與學習。
三、指導課后梳理知識
越來越多的老師已經認識到,教會學生有用的學習方法比傳授知識更加重要,所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老師們都會積極探索訓練學生學習方法的途徑和方式。生物在當前國際交流日益密切的時代形勢下,重要性尤其突顯。而生物學科具有鮮明的課程特點,需要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堅持不懈的學習。老師在學生進行課后延時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訓練,引導學生梳理知識,使學生可以通過歸類、分析等方法,牢固掌握知識,提升思維能力。
例如,在《生物的基本特征》一課的教學中,筆者認真研究了教材,這一節(jié)課位于教材的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一節(jié),意在讓學生認識生物。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需要學會科學觀察的一般方法,然后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來了解生物的一般特征。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觀察生命活動的現象來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難點是一些生物特殊生命現象的分析和歸類。在明確了這些內容之后,筆者會對這節(jié)課的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梳理,并制作教學課件,致力于在完成基礎教學的前提下,突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四、指導課后解決疑難
學會學習是新時代對學校教育人才培養(yǎng)實踐的明確要求,引領著當前各類課程的教育教學活動。而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需要持續(xù)的訓練和有效的鍛煉。課后延時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時段,也是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最佳機遇。在學生課后利用各種學習手段和資源,自主探討生物學習中的疑難時,老師可以適當的加以引領,一方面輔助學生順利的攻克英語學習的難點,另一方面也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能夠最大化的發(fā)揮自主性,促進學習能力的良好發(fā)展。
例如,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在進行了基礎知識的教學之后總會讓學生進行一定的練習,意在幫助他們深刻理解生物知識,但部分學生對練習都不甚積極。因此,筆者在教學準備中,沒有給學生準備較多的習題,而是給他們準備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有一些生物現象,如貓頭鷹攝取食物、蒲公英傳播種子、豬養(yǎng)育后代等,學生需要將這些生命現象對號入座。這些內容如果以文字的形式給出,很難引起學生的關注,而以視頻的形式給出,不但能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還能促使他們主動思考。
五、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生生物課后的延伸學習,老師及時的施以科學、有效的指導,可以帶給學生更多優(yōu)質的學習收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舊知、拓展新知、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方法,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品質,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快速形成,為自己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必要的基礎。老師作為學生課后學習的指導者,需要著眼于學生未來發(fā)展,在科學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指導學生的課后延時學習,在保質保量的完成課堂目標之后,進一步拓展學生視野,為學生提供自我發(fā)展的良機。
參考文獻:
[1]譚楊瑜.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初中生物閱讀教學對策研究[J].教育界,2020(51):29-30.
[2]盧月玲.打造初中生物“靈動課堂”發(fā)展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J].校園生物,2020(5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