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敏 馬維成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智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小學教育體系之中,不單單應該對學生展開智力水平的培育,也應該有意識地提升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完備學生心理素質。班主任教師應該最大程度擔負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責任,在做好學生以及班級管理工作的進程中,合理把控心理健康教育目標與內容,同時將其合理引進實際教學與班級管理中,為學生身體與心理健康成長與綜合進步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心理健康
在教學改革的實際實踐之中,教師不但應該重視學生智力水平的成長進步,還應該將目光放在完備學生心理素質這一方面,其目標在于培育全方位成長進步的優秀人才,為學生未來的成長與學習奠定牢固基礎。接下來,本文將就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展開論述,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人員提供些許建議與思路,幫助建設和諧友善的班集體,共同助力小學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做好鋪墊。
一、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程度
小學階段的學生最為顯著的特性就是活潑好動、愛玩心強,但是隨著學生課業壓力的提升,其心理負擔也逐漸變得越發沉重,嚴重情況下甚至超出了學生心理健康標準,如若沒有辦法合理將這一狀況提升關注與重視程度,并積極提出高效教學引領指導舉措,將會嚴重限制阻礙學生身體與心理健康。小學時期的學生各項心智能力以及思想意識不夠成熟完善,其急迫需要一個可以進行依靠與傾訴的對象,而這一對象最為優異的選擇就是小學班主任教師,這時因為班主任教師在實際教學進程中以及學生管理工作中會大范圍接觸到學生群體,對于學生的認識與掌握較為深刻,因此可以擔負起對學生展開心理教育的關鍵職能,合理科學疏解引導學生的壓力與不良情緒,成為學生身體心理健康成長之路上的引領者。班主任教師作為班級的指導人,必須應該切實推進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與重視,認識到自身的教學引領意義在塑造培育學生完備思想品格方面的正確積極作用,從而可以合理引領自身的教學行為,積極投入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與實際實踐之中,保障教學成效。
二、發揮心理健康課程作用
在小學時期的心理健康教學體系之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與作用,可以說是學校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媒介。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為了推進小學高年級學生身體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教師應該切實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同時將心理健康課程作為舒緩排解學生心理問題的管道。班主任教師應該明晰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性與作用,同時將其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首要內容,在心理健康課程開展進程中組織完備多元的心理健康實際實踐活動,在活動進程中把控學生的心理特點,探索學生在心理方面存有的不良問題,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加深對于自身的認識與了解,自發改正不正確的思想與錯誤心理認知。例如,班主任教師可以在心理健康課堂中進行心理咨詢活動,經由班主任教師擔任學生的心理咨詢醫生,在與學生展開面對面溝通交互時應用親和慈愛的語言以及包容的態度來激勵學生大膽表述自身的心理困惑,有指向性地回答學生的心理疑難,并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安慰與鼓勵。除此以外,班主任教師還可以在課堂結束后與個別心理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進行心與心交流,實現每一名學生都可以獲取心理上的安慰與支撐,降低心理負擔。
三、創設心理健康教育優質環境
要想實現學生心理健康發育進步,打消不良因素對學生心理造成的限制與阻礙,班主任教師就應該關注重視為學生創設優良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構建一個和諧積極、團結互助的班集體,實現每一名學生都可以體悟到班級的溫暖以及周邊學生的善意。一來,班主任教師應該為學生打造一個溫暖的學習環境,整改革新班級整體氛圍,為班級活動的進行增添活力,也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加入到班級活動之中產生一種自我認同之感,自主攻克不良心理問題與影響。為了活躍班級氛圍,班主任教師應該組織開展多元化豐富完善的文體活動,例如才藝展示等,在舒緩學生日漸繁重的課業壓力同時,給學生創設一個可以展示自身的空間。二來,班主任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優良的學習環境氛圍,強化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同時合理利用廣播、黑板報等形式,讓學生體悟到來自各處的溫暖與鼓勵,逐漸打消學習負擔,實現學生抱著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投入進學習之中。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課標下班主任需要重點關注的一項教育工作,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在小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期間,可以從準確定位心理健康問題,給予有效心理干預出發,注重對癥下藥,合理應用集體活動以及巧用繪本趣引,強化心理健康教育,保證不斷提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
參考文獻:
[1]仲崇錄.中職班級管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思考研究.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4.
[2]劉偉珍.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