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華
摘要:本文基于當前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實際,對留守兒童語文素養培養與提高的基本開展思路和相關舉措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留守兒童;語文素養
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是義務教育需要廣泛且重點關注的對象,也因此其思想觀念與學習能力的具體發展需要教師引起高度重視,從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創建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教師教學行為上的用心
留白是中國藝術創作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美學表現手法,即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處,留給欣賞者無限的遐想和神往,留白在文學中的表現也有“不著一字,形神具備”的特點。那么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又該如何科學合理且適當地使用留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滲透和培養其語文核心素養?其實并不難,比如課堂一開始教師一段簡潔明了的導語,喚醒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向往,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童年是一首歡樂的歌,是一幅色彩斑斕的畫,人們都說童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時光,你的童年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魯迅先生的童年是怎樣的吧……”帶著問題,學生們的好奇心與閱讀欲望得到了激發,而在進入到文本后,留白也可以用在對文本的解讀中,比如結課時留給學生一個小作業,讓學生帶著對魯迅先生人生經歷的好奇去到課下自主搜集相關資料,讀一讀《朝花夕拾》等文本,感受這位偉大作家的成長經歷。
課堂中,農村兒童由于家庭中父母的忙碌,導致了自己成長過程中必要角色的缺席,很多時候也不乏出現家長忽視掉孩子成長和進步的情況,而作為校園中的監護人,教師應該承擔起這份責任,多予以學生關愛和激勵。往往同樣的學習任務,由于各方面原因影響,留守兒童會相較于其他同學更困難,當別人回到家可以一家人吃上現成的飯菜,然后做功課的時候,他們還需要自己做飯,僅有的課下時間也變得緊張起來,這也意味著他們在學習中的點滴成長和進步更需要教師及時地關注和肯定。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一定全都是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也需要用心去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和這門課程對于自己的意義。當學生真正在語文學習中產生了屬于自己的情感體驗,他們也自然具備了獨自領悟文本中字里行間的各種信息,這時的語文學習對于他們也不再是應付,而是一種內在的精神需要。
二、堅持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
古人的讀書治學為后人留下了很多經驗,比如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意思就是無論是閱讀還是學習都要全神貫注,大腦運轉的同時還應該配合筆記來加深印象。以讀書筆記為例,教師在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時要適當地為其講解讀書筆記的幾種形式,便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來做出選擇。比如,摘錄式,通過積累文中優美詞句、段落的方式來制成一個摘抄本,在定期翻閱的過程中達到爛熟于心的效果,從而在寫作中化為己用。再如,讀書心得。讀書心得的意義在于證明自己用心去讀了一本書,也可以叫做讀后感,將自己閱讀過程中產生的體會、感想,或是讀完之后的收獲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也包括對文本的看法和評論,十分強調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
新課改背景下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學需要得益于教,教師也作為參與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學生獲得成長與提升。也因此,教師應當從自身出發,以潛移默化和言傳身教相結合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閱讀學習習慣,從而使其樹立起一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處在初中階段的留守兒童還是無法克制自己的天性,注意力不易集中,愛玩等都是他們的特點,教師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多予以督促和引導,去到學生當中和他們一起自習探索文本中的未知,同時傳遞給他們相應的方法和技巧,從而內化于心,外化與形,逐漸地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也會不自覺地加以應用,這就是語文素養形成和培養的最佳方式之一,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三、課下活動的豐富
當前是一個信息交匯十分迅速和繁雜的時代,留守兒童對于這些內容不能夠得到家長的及時監管,所以很容易“誤入歧途”,作為語文教師也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他們推薦一些書目,一方面可以內化課堂中所學知識與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夠使課余生活更加豐富。比如對于性格沉靜,且對于閱讀有耐心和經歷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從古典名著入手,無論是中國的四大名著等等還是外國的文學經典,都可以幫助他們去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書中陶冶情操。對于一些喜愛中國歷史以及古典文學的學生,教師則可以為學生推薦翻譯過的二十四史,幫助他們從中汲取中華民族悠久優秀的傳統文化營養,實現閱讀水平與思想內涵的雙提升。
綜上所述,語文素養通俗來講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必需的重要技能,而作為初中階段語文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以能力的形態除了要存在于課堂之中,也應當存在于廣泛的課外活動之中。隨著素質教育的廣泛落實,語文教師應當高度重視起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從實際學情出發,關注其學習質量,以課內外相融合的教育理念來實現對學生思想觀念與核心素養的優化與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斌.淺議農村初中語文課堂中核心素養的滲透困境和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20(55):23-24.
[2]馬忠虎.新課程理念下農村初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甘肅教育,2019(21):76.
[3]歐喬輝.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設計與反思——以朱自清的《春》為例[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15):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