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琳
摘要: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部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比較差,熱情不高,這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學習結果。隨著各種教學形式的不斷涌現,游戲教學法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游戲教學法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新的途徑,也是一個有趣的形式,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也受到小學生的喜歡。本文主要從設置游戲情境、借助游戲環節、進行游戲競賽等三方面進行以下分析探究。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小學語文;課堂趣味性;教學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語文學習涉及到生字詞的認知、句型的理解運用、文章大意的掌握概括,知識面比較多,范圍比較廣,需要學生進行全面的學習。但是,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仍然比較陳舊,或是很單一,這容易讓學生分散注意力,達不到良好的語文學習效果,也為教師的有效教學設置了障礙石。近年來,隨著多種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應用,游戲教學法為小學語文課堂帶來了非凡的改變。縱觀整體小學年齡段,小學生們普遍喜歡玩游戲,既有趣,又有活力,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因而,教師可以將小學語文知識與游戲相結合,以此有效帶動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
一、設置游戲情境,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生的學習心態和行為都比較端正,比較積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實際內容,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和設備,設置相關游戲情境,并且融入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元素,以此緩解學生的語文學習壓力。豐富的游戲情境讓課堂氛圍更加寬松、有活力,從而能有效激發學生想要參與課堂活動的想法,讓學生更有學習動力。
舉例來說,在教學《景陽岡》此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大意。然后,教師讓學生還原故事內容。教師結合多媒體,并提供有關道具,創設相關情境,鼓勵學生上臺為大家進行故事情節演繹,不倫角色大小,鼓勵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角色游戲給了學生展現自我的良好機會,當學生在角色中的時候,能更好的感受到文中人物的特點,對情節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此,通過相關情境,語文課堂學習氛圍變得非常濃厚,能使每位學生都受到良好氛圍的影響,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二、借助游戲環節,增添漢字教學趣味
漢字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認識、理解漢字,才能進行閱讀理解和寫作活動,才能從整體提高語文實力。漢字是一個比較枯燥的過程,而且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提高學生的漢字學習積極性和效果,教師可以結合漢字學習內容,設計多種多樣的識字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更主動的去學習并記憶。游戲環節的加入,讓漢字教學活動不再刻板,而變得十分有趣,學生在漢字學習中也會感覺到樂趣,從而能大大提升識字效率。
舉例來說,在教學新課生字詞之前,教師就可以先提醒學生,要認真學習本課的新字新詞,一會有游戲活動。如此,學生在漢字學習中的心態會尤為積極。學習后,教師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組長抽出一張寫有新字詞的卡片,然后,該小組所有成員一起大聲念出來,并組一個詞語。以此形式完成新字詞的識記過程。通過游戲的整體過程,每位學生都能更加注重字詞的識記,并能對字詞形成深刻的記憶,而且游戲形式十分有趣,這為漢字教學增添了很大的趣味性。
三、進行游戲競賽,增強學生學習體驗
學生的學習體驗是教師應當重視的一部分,學習體驗良好,學生的學習動力會更強。小學生的勝負欲和表現欲較強,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此項心理特點,結合課文教學內容,開展游戲競賽小活動,讓學生在游戲競賽中比一比,看誰做得好,看誰更優秀。此形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促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中,得到整體能力的提升,從而獲得語文學習成就感,增強語文學習的良好體驗。
舉例來說,教學《夜書所見》這首古詩。教師先帶領學生學習本課的生字詞,然后為學生進行示范朗讀,之后,讓學生自主練習朗讀。練習后,教師將班級學生分成三個團隊,讓每一個團隊分別朗讀此首古詩,讓這三個團隊比一比、賽一賽,看看哪個團隊朗讀的正確、流利、有感情。游戲競賽的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每位學生都想在此環節中得到最好的發揮,從而能自然而然的以符合教師的要求朗讀古詩。最后,教師進行整體游戲競賽評價。此形式讓學生感受到了有樂趣的古詩朗讀方式,從而能對古詩學習更感興趣。
總體而言,通過對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不僅能讓語文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而且能提高教師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在新時期的小學教學中,游戲教學法深受師生的青睞,語文教師應當結合具體情況,合理應用游戲教學法,并且不斷豐富游戲教學法的形式,將語文知識與游戲內容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游戲中完成對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使教師實現寓教于樂的理想教學狀態。
參考文獻
[1]封景.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情感讀本,2019(36):31.
[2]徐明英.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情感讀本,2019(35):45.
[3]劉派.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C]// 全國智慧型教師培養體系建構模式學術會議二等獎論文集.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