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芳
摘要: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教育改革在不斷地推進,其形式及內容在不斷發生著變化,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在教育模式上有了很大的發展。目前,我國對中小學的教育愈加重視,中小學的素質教育是當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怎樣針對素質教育展開培訓,在培訓中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培訓;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中的問題
(一)重視培訓理論而輕視實踐部分
當前關于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的培訓大多是以學習理論知識為主,由學校聘請或是校內教師參加各種培訓活動為主,不管是那種方式,所關注的重點在于理論部分,而缺少相應的實訓環節。關于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方面確實少不了理論性的指導,但后期卻都是實踐環節,如果只是將教育的重點以理論的方式展開,部分教師自主消化和理解這些內容時,很容易出現實踐方面的困惑,導致培訓效果不佳,課程改革進度緩慢。
(二)重視開展培訓忽視評價部分
當前大多教師培訓是由政府主導的,培訓指令層層下達,各個區域的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一直處于被動化的地位,部分教師參加培訓只是應付工作,并沒有應用到實際教學當中,對于培訓效果如何,是否對教學有幫助以及存在哪些問題等,都未得到反應。這種培訓方式類似于形象工程,缺乏評價環節,也就是受訓者的評價,進一步優化和改進也就缺少了科學的依據,不僅導致培訓效果大打折扣,也對國家宏觀調控造成影響。
(三)傳統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農村地區培訓方式較為單一,接收信息的方法也相對落后,而且部分教師傳統化思想根深蒂固,教學理念還停留在傳統化“唯成績論”上,針對語文的教學只是簡單認為讓學生讀書、認字,提升學習成績就可以,針對教育培訓中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的要求重視程度并不高,也未認識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的整體素質與能力無法提升。
二、對于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所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明確需求,因材施教
各個農村地區教育部門和學校在開展培訓之前,首先要明確培訓的目標和計劃,將“因材施教”這一理念應用到語文教師培訓當中,深化教育改革,從培訓工作的源頭抓起。首先,教育部分應注重教師培訓實踐性弱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幫扶政策,教師在接受理論方面的培訓后,鼓勵教師前往一線教學場所或是試點學校進行參觀和考察,包括相應政策實施情況、在實施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問題等,展開實地分析和講解,使教育培訓針對性更高。同時,在培訓結束之后,教育部門可以開展“培訓討論活動”,接受培訓的教師結合這段時間培訓的內容、參觀實踐等分享自己的感觸,并提出實際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教師們共同討論、分享,制定有效的解決方式,從而提升農村地區教師培訓效果,也促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加大轉變教學思維的培訓
人的思想支配著人的活動,鄉村語文教師之所以不能更好的教授學生,是因為自身陳舊思想的禁錮。因此,在對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培訓時,要注意轉變教師自身的教育思維,讓語文教師擺脫傳統的教育觀念,真正理解并領悟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各項內容,并落實在自身的教育教學中。讓語文教師能夠做到思想的解放,對待教育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教學的思維及方式。比如,農村語文教師通過視頻、網站等學習先進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在學習新課前,先進行課前的預習,然后在上課時以小講師的身份為大家講授本節課的課文。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抱有期待的語文課堂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也發展學生思考及語言組織能力,培養其主觀能動性,同時也提升農村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及教學水平,積累教學經驗,提升設計課堂的能力,打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三)建立長效反饋機制
針對農村語文教師培訓問題,教育部分應建立教師自我評估制度,并開展教師培訓機構資質認證工作,借助第三方評估、教師自評的方式,來展開教育培訓反饋模式。其中,教師自評主要是一個學校內的教師,參加培訓之后,結合學校實際教學情況,分析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教學改革計劃,確定具體實施內容,并在實施的過程中互相交流心得,總結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方式解決。同時,教師自身也需要結合班級學生學情來調整教學模式,進行反思和總結。通過教師自評的方式,將培訓中強調的教育改革落實到實際教學中,深化教師對培訓內容的理解和實踐。其次,第三方評估是借助相應的教育機構來處理各個學校教師所反饋的問題,將培訓中存在的不足顯露出來,反饋到相應教育部門,完善培訓內容,使培訓質量得以逐漸提升。
(四)增加對教師的后續培訓
教師若是想要全面發展農村的教育,就要加大對教師后續的培訓,讓農村教師自身的思維能夠保持與時俱進,時刻為學生帶來最好的教學模式。只有不間斷的培訓與創新,才能保證農村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不至于鄉村與城市的差距過大,讓農村語文學科的教學能夠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為了調動教師培訓及學習的積極性,打造優質語文課堂。學校可以定期舉辦教師微課賽及說課活動,全方位調動語文教師的備課積極性,提升語文教師的綜合素養,讓教師在比賽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在彼此觀摩中不斷地提升彼此的技能,讓語文教師始終保持初衷,為學生帶來最好的教學模式,體驗語文教學中的激情與快樂,培養自身教學的熱情。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的培訓對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性作用,做好語文教師培訓的工作,有利于農村中小學生更好的發展。無論是農村當地的相關部門還是學校或教師本身,都應該努力落實新課改的理念,做好農村語文中小學教師的培訓,讓農村教師的教學效率及質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小文.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黑河學院學報,2020,11(12):72-74.
[2]孔賽男,周先進.中小學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問題與對策研究[J].教育觀察,2019,8(42):21-24.
[3]顏金魁.中小學教師培訓問題與對策探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20):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