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艷芳
摘要:在閱讀教學中使用多元化的評價,可以凸顯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在新的課程標準中也要求重視學生的閱讀,這樣回歸了閱讀的本質,本文探究的就是如何通過評價手段讓語文閱讀學習凸顯個性。
關鍵詞:閱讀評價;豐富活動;激發興趣;發展個性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學生的閱讀水平高低,影響著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一直以來,老師們都非常重視閱讀教學,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但是卻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評價的關注。閱讀評價在教學中有很大的作用,如何讓閱讀評價更豐富,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呢?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以促進學生人格發展為目標,凸顯學生的個性。
一、教師適時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上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上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有激勵性作用。但在課堂上,許多的老師存在著共同的問題,那就是評價語文過于單一,缺乏優美的語言,這些評價只是對學生閱讀的肯定,但是缺乏思維的深度、缺乏指導性,這樣學生并不清楚自己在哪方面都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那如何改變我們的評價,讓評價有益于學生的進步呢?我覺得評價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思維過程、學習過程,適當地肯定學生的閃光點。如在教學《十六年前的回憶》時,學生閱讀課文找出描寫李大釗的句子“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學生談到:從“不戴眼鏡”和“亂蓬蓬的長頭發”可以看出李大釗曾經遭受過苦刑。我立刻評價他是一個細心的孩子,在閱讀文章時能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寫來理解,讀文章就要這樣,注意人物的細節,體會文本。在評價中,我既肯定了學生,又讓學生知道如何去讀文本,有利于學生去閱讀其他課文。
二、自評互評結合,促進學生自主的發展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為主,忽視了的學生評價,這樣的閱讀學習,學生并沒有發揮到主體作用。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學習評價中,學生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閱讀的快樂,才能調動起學生主動去努力,而評價的形式也要豐富,堅持自評與他評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
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不但要有教師評價,還要讓學生參與評價的過程中,讓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增強學生閱讀的能力,提高閱讀的質量。那如何讓學生自評和互評呢?在閱讀課的教學中,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每個學生承擔一部分的閱讀任務,如根據閱讀段落提出問題,發表自己對段落的理解,說出該段的主要意思,小組成員再加以評價,共同探討,研究文章的主要內容、思想感情。又如在讀后感的教學中,分組學習,共讀一篇課文,個人針對課文聯系生活談體會,再推薦學生代表小組發言,小組間點評優點與不足。在課堂中采取這樣的以小組為單位自評、小組內評價,小組間互評,這樣的評價方面更切合學生的心理,為學生的個性發展設立平臺,以互評促進學生互動,以互動促進雙贏。
三、課堂課外結合,放飛學生個性的發展
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指出:九年的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根據文章,向學生推薦書目,把閱讀作為常規的作業,讓學生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
而小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是比較弱的,需要老師去調動,那如何讓學生堅持閱讀,在閱讀中找到快樂呢?老師除了對學生的摘抄本作必要的點評外,還可以對摘抄本進行評比,通過同學之間交換學習互評,作業展示臺展示學生打分,從而與學生都參與到評價活動中,在評價中汲取同學的優點,從而知道自己的不足。
閱讀的過程還講求思考,這是閱讀的升華。通過摘抄,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但如果沒有經過內部的消化,理解能力是不能提高的。在課外閱讀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寫閱讀批注,在批注中寫自己的理解、體會、反思、評價,培養了學生思考,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打下基礎。
厚積薄發,學生不斷地積累、不斷地評價,語文素養在慢慢地提高。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學生的積累是為了靈活運用,學生在寫作中可以把課外學習到的知識引入到作文中。如很多學生都看過四大名著,對《三國演義》更是了如指掌,學生寫文章時就會把相關的歇后語、成語運用到作文中,如有一個學生寫到“我的同桌是一個丟三落四人的,每一次借我的本子總是劉備借荊州——有去無還。”老師立刻點評,他會學以致用,會把課外的知識遷移和內化。
四、活動推進評價,推時學生閱讀的發展
閱讀評價要把閱讀作為學生生命活動的意思,把閱讀作為學生精神世界的構建,避免單一化,要多元化。閱讀評價除了關注學生課堂上的回答外,還可以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展示平臺,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
(一)搭建比賽舞臺,豐富閱讀評價
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定期舉辦比賽,如紅色故事比賽、讀書心得我說你來贊、童詩故事會、好書推薦會等等,把講臺當成舞臺,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每一個孩子出色的鏡頭。高年級的學生在舉辦展示活動時,可以推薦優秀的學生做評委,評選出優秀的個人,從而給學生精神方面的獎勵。這樣的活動,讓學生站上舞臺,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
(二)書面展示活動,樹立學習榜樣
小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喜歡畫畫,喜歡書寫,老師可以根據本班的情況開展班級特色的讀書活動,班級里可以創建成果展示墻,為班級作裝飾,如低年級的學生通過繪畫畫出自己讀到的故事,中年級的學生制作書簽,高年級的學生展示閱讀記錄卡、讀書心得、手抄報等等。通過學生閱讀成果作品的展示,使學生都有機會獲得成功,對自己充滿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強閱讀的興趣,從而真正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在閱讀中恰到好處地運用評價,把閱讀評價貫穿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態與態度,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情緒體檢,可以更好地建立學生的自信,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快樂,提高閱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