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德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體育事業也迎來一個新的高度。教育部對學校特別是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視度越來越高,體育作為小學整個學習生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重視。為了提高小學體育課的教學質量,需要融合多種教學理念推動小學生在整個小學生涯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們的體育素養,健全小學生們的體魄,推動學生們的整體素質不斷培養。體育教學追求的是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夠擁有強健的體魄,這樣才能夠在學習時無后顧之憂,更加專注地學習,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未來擁有向往。
關鍵詞:小學體育;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方法和策略
引言: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多發生于青少年,因此在小學生的體育鍛煉中是經常發生的,對它的治療和預防都需格外的注意。常見的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有挫傷、肌肉拉傷、關節的韌帶拉傷等等,這些損傷會對小學生們的關節、韌帶和肌腱等產生一定的傷害,影響行動,同時還會給傷痛者帶來疼痛,影響小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狀態。就目前的醫療技術而言,對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受傷的學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
一、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概念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通常是由外力作用造成的,患者會出現明顯的腫脹和疼痛的癥狀,軟組織損傷比較嚴重的話,患者還會出現皮下淤血的癥狀,甚至是皮下血腫活動受限,如果是韌帶或者是關節囊損傷,患者的肢體活動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如果關節受到了傷害,那么肢體的伸張會受到影響,如還傷及到血管或神經,患者還會出現皮膚蒼白潰爛甚至壞死的癥狀。小學生運動時發生的各種的損傷,大多跟運動項目有關。打籃球時經常會損傷的部位是腳踝和膝關節,因為經常起跳投籃或搶籃,所以膝蓋或者是腳踝受到傷害的幾率比較高;打羽毛球的時候沒有正確的握拍姿勢,經常傷到的部位是手腕且容易產生韌帶拉傷的后果。在體育課進行運動之前小學生們必須要跟隨老師完成運動熱身,將全身的肌肉都調動起來,活動關節,降低肌肉的粘性,防止在運動時做不出防御反應,導致出現傷害。在日常的體育運動當中經常出現的運動損傷就是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這種損傷出現大多是由于沒有及時的治療或是沒有進行熱身運動就直接去參加體育活動,隨著日積月累容易導致病情加重成為慢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二、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
1.1對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治療方法
治療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分為,中止運動、冷療、加壓包扎、抬高患處四個步驟,在不同的時期需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來對其進行治療。
終止運動:受傷后應盡快停止運動,以最舒適的姿勢進行休息,這樣能夠防止對受傷處進行二次傷害,同時也能夠減輕傷口帶來的疼痛,起到緩解的效果。
冷療:學生們發生傷害的24小時之內進行治療,在這一期間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紅腫、灼熱等,這個時候的緊急措施就是需要對他們的傷口進行冷敷,這樣能夠起到緩解鎮痛的作用,同時也能夠讓患者的毛細血管得到收縮,防止淤血擴散的情況,并且還抑制了局部的充血,降低了學生損傷部位的溫度,緩解了疼痛。這時的治療方法需要每2個小時更換一次冷敷的冰袋,每次需要持續10分鐘。
加壓包扎:利用繃帶等對扭傷處進行加壓包扎,以減少患處的出血和腫脹。固定時不可包扎得太緊,以免阻斷血流。學生損傷24小時以后由冷敷改為熱敷,家長可以讓學生在家里面的時候進行熱敷,促進患者的軟組織損傷部位的溫度升高使皮下組織得到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恢復的速度。是熱敷的時候需要結合醫生給的藥物,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使之能夠更快的恢復,同時學生在熱敷之后可以結合按摩這樣能夠對傷口進行活血化瘀,刺激受傷部位的再生,提高治療的效果。如果損傷過于嚴重需要進行定期地做康復治療,促進血液循環,使傷痛能夠減輕,促進學生受傷部位更快的恢復。
抬高患處:在損傷發生后的24—48小時內,盡量使受傷部位高于心臟,以減少和消除腫脹。同時做好對受傷部位的保養,可以進行藥物的輔助,在搭配著訓練和按摩,使受傷部位能夠更好地恢復。
1.2對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預防措施。
當身體的某個部位受到創傷的時候,尤其是涉及到筋骨時,沒有充足的時間是無法痊愈的。其次,當身體的某一關鍵部位受到傷害時,周圍的肌肉、筋膜和韌帶都將會受到影響,會出現劇烈的疼痛,這個疼痛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所以,小學生們在運動之前必須要做熱身運動,即便做了熱身運動也需要遵守運動規則,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避免出現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現象的出現。
第一,小學生們應加強自身關節部位的訓練。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出現次數中,關節部位的損傷是最多的,也是最常出現的一種情況,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們的關節部位進行強有力的訓練,提高身體關節部位的力量。因此在上體育課時,進行熱身運動時加強學生們的關節部位的練習,尤其是裸關節的訓練。
第二,提高學生們的體育道德。嚴重的軟組織損傷,大多發生在身體接觸的情況下,由于動作過猛或者力量過大而造成,需要在學生們進行集體運動的時候加強規則意識,提高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體育道德素質,減少在運動場上對其他學生進行推搡,避免因為犯規的動作而帶來的不必要的軟組織損傷。
第三,學生自身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在做運動的時候,最常出現問題的身體部位是四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和學生們自身的身體素質有關。所以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需要加強自身身體素質的鍛煉,合理地控制運動量,其次還需要在質量較為好的場地進行運動,否則就會加大損傷的可能性。因此,學生們需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在一些可能的情況下將損傷降到最低,這樣即便是受傷了也不會太嚴重。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們的緊急避險的做法和自我保護的方法,使學生們在危險來臨之時將損傷降到最低。
第四,在運動之前做好充足的運動準備。對于現如今的人們來說,對于運動前的熱身準備并不太重視,這也就大大增加了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出現的可能性。運動之前的熱身準備能夠使身體的溫度升高,提高了肌肉收縮的速度,使身體更加柔軟,這樣能夠有效地規避運動風險。
第五,教師合理地安排學生們的運動量。運動量決定了身體的素質,運動量不足則不能夠提高身體素質,提高學生們的身心健康,但是運動量過大就容易導致肌肉負荷過大,反應速度減輕,注意力不能夠集中,這種情況就極其容易造成軟組織損傷,因此教師應該合理地安排學生們的運動量,將學生們的運動量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不僅能夠強身健體,而且還不會損傷身體的關節和肌肉。
結束語:綜上所述,體育教師應該為學生們提供充足的規避風險的知識,讓學生們掌握理論知識,加強對自身的保護,同時還應當鍛煉學生們的身體素質,進行適當的運動,對于不合理的做法相關教學老師對其進行指導,防止在運動時因動作不合理出現意外。在自習時間相關教學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視頻,學生們從視頻當中認識到錯誤動作所帶來的弊端和后果,以及在運動場上犯規行為的后果,是學生們明白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對身體的危害,增強了學生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同時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們舉例,增強他們的防護意識。
參考文獻:
[1]張營.探究體育運動中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適時治療及預防[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5):18-19.
[2]劉興剛,馮鑫.運動中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治療與預防[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5):20+22.
[3]徐金成,矯瑋,高頎,苗欣.急性閉合性軟組織運動損傷早期處理方法的發展——從PRICE到POLICE[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3,32(04):36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