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貴高
(播州區(qū)第九小學,貴州 遵義)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小學語文教育理念和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由于生活節(jié)奏逐漸加快,加之課外興趣班等占據小學生大量的時間,導致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方式呈現(xiàn)碎片化。另一方面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fā)展,學生日常學習可以選擇的媒介多樣,特別是電子書籍的發(fā)展逐漸替代了傳統(tǒng)紙質書籍,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逐漸從文字向圖像的方面轉變,甚至可以說,小學語文教學正逐漸進入“讀圖時代”。而在“讀圖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和全新的形勢。在“讀圖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不斷凸顯,如何尋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路徑和方式,是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在“讀圖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發(fā)揮課本插圖、多媒體圖片等媒介的作用,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的理解力和專注度還很低,在課堂上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此外,在文字、詞匯等相對抽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吸收和記憶,導致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學習興趣嚴重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對課文插圖等教學媒介的靈活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小學生對語文課程產生較高的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信心。
從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認知特點來看,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僅依靠講解和分析,學生的印象往往不深。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如果教師能夠借助語言之外的方式和媒介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往往能夠讓學生更加高效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從這個角度來看,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對課文插圖等教學媒介的靈活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學生深入地理解課程內容,對提升語文教學質量非常有幫助。
從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來看,有效地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課文是一項重要的內容。但是,如果僅僅是教師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和領讀,學生無法進行良好的語言表達訓練,這就導致很多學生雖然語文成績好,但是在語言表達上仍然不盡如人意。從這個角度來看,小學語文教學通過對課文插圖等教學媒介的靈活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為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創(chuàng)設場景,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有的放矢,這樣來看,讀圖對強化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相當有益的。
從語文教學的目標來看,寫作始終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占據了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由于小學生詞匯、文字、語句等基礎知識的掌握還不夠扎實,只讓學生進行作文練習收到的效果甚微,甚至很多學生為了寫好作文,盲目地照搬照抄作文集和教材內容等。從這個角度來看,小學語文教學通過對課文插圖等教學媒介的靈活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對插圖的直觀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轉化為文字,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讀圖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傳統(tǒng)教學思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下,教學過程往往呈現(xiàn)線性排列,單元教學內容先后順序往往不可隨意調整,否則教學過程會受到影響。而在“讀圖時代”背景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對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進行打亂、整合和重組,教學過程更加靈活,這讓很多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
語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主要以語文教學的基礎知識為支撐,從生字、詞匯、語句逐漸延伸到段落理解和全文賞析。在此過程中,教師完全作為教學過程的把控者和主導者,學生要緊跟教師的注意力才能夠有效地達到學習目標。而在“讀圖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合理利用插圖等媒介和元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習模式產生較大的變化,這就需要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能夠從思想和行動上接受并積極實施。
從“讀圖時代”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可以看出,不僅教師要面臨巨大挑戰(zhàn),廣大小學生也要面臨很多困難。由于小學生在性格、認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同學生對插圖的理解和感悟存在較大差異。對于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講,他們能較為輕松地表述出插圖中的具體內容,也能夠較好地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但是對于一些理解能力或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講,讀圖過程中往往會暴露抓不住要點、無所適從等問題。面對這類學生,教師用大量時間進行解釋,又會影響教學進程。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這對教師來講需要合理地利用每部分教學資源。從小學生對語文課本插圖的認知來看,學生往往很難在短時間內精準地認知插圖表達的意義,并組織好語言表達自己對課文插圖的理解和認知,這就需要學生利用大量的課余時間做好課文插圖的預習。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往往無法進行很好的預習,進而影響課堂教學的順暢開展。
從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一方面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對語文插圖的作用缺乏足夠的重視,有的教師認為插圖只是語文教學過程中輔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一種手段,有的教師則認為插圖是點綴課文的基本手段,教師沒有將插圖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更沒有圍繞插圖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另一方面很多教師對語文插圖的內在含義、指向性目標等缺乏足夠的認知,也沒有從學生認知能力、專注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層面開發(fā)和挖掘課本插圖的重要意義和功能,導致課本插圖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開發(fā)。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對課文插圖的利用不足,在實施生字、詞匯、語法等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對插圖的利用率非常低。教師沒有將這些基礎知識的教學與插圖有機結合,也沒有將插圖作為基礎知識教學的一個突破口和切入點,導致插圖只是一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工具,而通過課本插圖的教學價值沒有得到充分實現(xiàn)。根據調查顯示,大部分教師并沒有將課本插圖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項有機內容,教學任務完成后,剩下的時間多就圍繞插圖展開相關的教學,如果時間不足,就會取消對插圖的講解。
盡管課本插圖的內容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使用恰當的手段將課本插圖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導致課本插圖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有限。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會將課文中的插圖放在PPT 上展示,但卻很少引導學生從個體的角度觀察和理解插圖,更沒有結合圖片提出層次性的問題,導致教學中很難發(fā)揮插圖對學生學習思維和興趣的啟發(fā)作用,課本插圖的作用大打折扣。
教師對插圖的使用應該做到靈活多變,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學生對插圖的理解程度。然而,從教學現(xiàn)狀看,很多教師過于注重對課堂教學的開展,忽視對課外資源的挖掘。很少有教師拿出大量的精力來收集或整理課本插圖以外的插圖資源,甚至一些教師過度引用網絡資源,這些做法雖然也會讓插圖教學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與插圖教學的初衷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
“讀圖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思維必須進行革新。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高度重視課本插圖的重要意義,特別是一些偏遠山區(qū)、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小學教師更是如此。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將課文插圖與小學生思維特點、認知規(guī)律等有機結合,發(fā)揮課本插圖的獨特作用,對小學語文教學起到很好的補充和引導作用。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對課本插圖呈現(xiàn)方式與內在規(guī)律進行持續(xù)的探索,理清插圖與所在課文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讓課本插圖發(fā)揮無法替代的作用。
要想讓課本插圖發(fā)揮充分的作用,教師就必須將課本插圖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全過程和各環(huán)節(jié)。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將字、詞、句、語法、修辭等語文教學的基礎知識與插圖有機結合,通過插圖強化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讓學生能夠高效地吸收課堂教學內容,并將課本插圖作為激發(fā)和推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另一方面要注重發(fā)揮課本插圖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如在生字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插圖講解我國象形文字的起源和規(guī)律,這樣就可以加深學生對某些知識的認識和記憶。
盡管課本中的插圖是固定的,但是教師使用插圖的方式可以是靈活多變的。教師可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讓課本插圖的表現(xiàn)方式變得更加豐富。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將課本插圖放大,從而將學生散發(fā)的個體視角在大屏幕上展示,讓學生的思維和想法能夠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現(xiàn)有的插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讓課本插圖教學的呈現(xiàn)方式更加多樣化。
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對現(xiàn)有課本的插圖進行整合,將插圖資源與教學目標有機對應,找出課本插圖存在的缺口和不足,并且有針對性地通過其他方式及時彌補。如教師可以在現(xiàn)有插圖的基礎上選取相關的插圖展開拓展教學,讓插圖的呈現(xiàn)方式變得更富有趣味性。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數據庫等資源展開教學,以課本插圖作為母本,選取相應的網絡插圖資源,對課本插圖進行豐富和詮釋,讓插圖資源更加豐富,從而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
“讀圖時代”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充分認識課本插圖的重要意義和巨大作用,有效地將課本插圖轉換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必要元素,充分與小學語文的任務和目標相結合,根據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將課本插圖進行必要的補充和豐富,讓課本插圖真正發(fā)揮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