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菲菲
摘要:舞蹈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中必不可少的課程,它在滿足學生學前教育工作的實際需求、提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質量、提升學生的藝術文化素養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舞蹈藝術具有教化功能,對于學生自覺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當前,社會對于幼兒教育人才的標準正在不斷提高,幼兒教育人才需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于幼兒教育人才的需求。舞蹈實踐能力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將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它囊括了舞蹈表演能力、舞蹈教學能力和舞蹈創編能力。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只有靈活掌握這三種能力,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舞蹈實踐能力。
關鍵詞:教育專業? 舞蹈實踐能力? 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J7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2)03-0127-03
幼兒教育需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來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幼兒教育的開展需要有效地開發幼兒的智力,幫助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幼兒教育中的教學內容應當更加豐富。舞蹈課在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操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方面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幼兒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舞蹈實踐能力才能滿足這一需求。在高校,培養學生的舞蹈專業能力已成為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但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實踐能力培養不同于其他專業舞蹈生的舞蹈能力培養,它是針對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舞蹈教學能力和舞蹈創編能力開展的,要求學生能夠具備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中針對幼兒舞蹈中“演”“教”“編”的基本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幼兒教育工作。
一、舞蹈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一)滿足學前教育工作的實際需求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承擔著為幼兒教育輸送優秀人才的職責,對學生的培養始終圍繞著能夠滿足幼兒教育工作實際需求的目標展開。幼兒教師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學前教育的學生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在之后的教學中保證教學質量。幼兒舞蹈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舞蹈實踐能力的高低影響著教學質量的高低,舞蹈實踐能力包含舞蹈表演能力、舞蹈教學能力、舞蹈創編能力,只有具備這幾種能力,才能夠全方位地滿足幼兒舞蹈課程的需求。因此,對學生舞蹈實踐能力進行培養,能夠滿足學前教育工作中的實際需求。
(二)提升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為了培養學生的舞蹈實踐能力,高校必須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對現有的課程內容進行完善,豐富教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課堂教學活動應當更加靈活,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開展的質量才能因此得到相應的提升。
(三)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藝術鑒賞力
舞蹈的形式十分多樣,各種形式的舞蹈所傳達出來的內涵也各有不同,如民族舞與芭蕾舞中傳達出的文化內涵便有很大的不同。學生通過舞蹈課程中的學習,能夠培養自己對不同舞蹈形式的藝術鑒賞力,在欣賞的過程中拓展自己的藝術視野,培養健康的藝術品位。另外,舞蹈課的開展過程中還會有許多其他的藝術形式參與進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豐富自身對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感性認識,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
(四)發揮舞蹈藝術的教化功能
舞蹈藝術中包含著較強的教化功能,能夠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起到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舞蹈藝術中也包含著豐富的人文元素,如楊麗萍的《孔雀》《云南印象》《雀之靈》,其中既包含著十分鮮明的民族元素,又彰顯了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領略其中的感情,從而引發對自我和大自然的思考。舞蹈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是硬性灌輸的。通過舞蹈課程的開展,學生在欣賞和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受到舞蹈中情感文化的熏陶,將自己從舞蹈中獲得的精神力量內化為價值取向,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二、舞蹈實踐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舞蹈表演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學前教育學生之前都不是專業的舞蹈生,其舞蹈表演意識比較薄弱,對舞蹈表演的認識不深,對舞蹈的領悟能力不強。有許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只是機械地進行示范,并沒有注重對學生舞蹈意識的培養,學生學習舞蹈只是進行模仿,難以真正進入舞蹈表演的狀態,而且大多數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都沒有一個扎實的舞蹈基礎。雖然學前教育專業對學生的舞蹈功底沒有太高的要求,但還是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基本功,這樣才能在走上幼師道路后給予幼兒良好的舞蹈示范。許多高校在開展舞蹈課程時并不注重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老師固定地教一些動作,學生就機械化地模仿老師的動作,學生的肢體表達能力很難有明顯提升,也難以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二)舞蹈教學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在對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中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如教師教學目標不合理、對學生教學技能的培養不足、實踐教學經驗缺乏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制約著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提升。許多高校在設置舞蹈課程時大多側重理論知識的教學,對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有所忽略。大部分高校也沒有建立一個較為完整、科學的評價體系,雖然許多學生在校期間會參與到一些教學實踐中,但他們的實踐成績并不列入學生的總體評價,因為學校只看重學生考試成績。這樣的評價體系無法激發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也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
(三)舞蹈創編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高校在設置舞蹈課程時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而且也不重視對學生舞蹈創新能力的評估。大部分學生都只是練習老師教授的內容,沒有主動地對自己所學的課程內容進行創新。學生在課后不重視對舞蹈素材的積累,教師對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沒有一個正確認知,這些問題都制約著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提升。
三、舞蹈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舞蹈表演能力的培養路徑
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是高校培養其舞蹈實踐能力的第一步。想要培養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入手。
第一,培養學生舞蹈表演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升學生的舞蹈表演意識。引導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既可以通過語音引導,也可以通過動作引導,其目的都是為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舞蹈表演的作用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學生在對舞蹈表演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后,就能夠將這種認知內化成自己的舞蹈動作,從而在表演中進行展示。
第二,培養學生的童真意識。幼兒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形式,它的形式大多以表現幼兒生活狀態、模仿小動物和傳遞真善美為主,動作大多比較夸張,需要夸張的肢體語言來呈現,所以學生在舞蹈表演時要盡量夸大自己的肢體動作,這樣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學生若是想要達到一個較高的表演水準,就需要以童真的眼光來看待這些舞蹈動作。有很多學生在一開始接觸幼兒舞蹈時總是放不開,歸根究底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失去了童真意識,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喚醒學生心中的童真意識,將這種感情投射在舞蹈中,增強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第三,培養學生即興舞蹈的能力。即興舞蹈是指在沒有任何彩排和提前設計的情況下,舞者根據自己的經驗,調動自己的肢體進行表現,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所有的動作都是即興發生的。即興舞蹈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肢體控制能力、開發學生動作思維、挖掘學生內在的舞蹈潛力。學生擁有了即興舞蹈能力后,能夠有效地引導幼兒在不受束縛的條件下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象,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即興舞蹈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升舞蹈表演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二)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路徑
舞蹈教學能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實踐能力之一,培養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有以下幾種有效路徑。
第一,教師要明確舞蹈教學的目標,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舞蹈教學的目標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幼兒教育教學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始終以這一目標為前提。首先,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舞蹈專業知識的傳授,夯實學生的舞蹈理論基礎。其次,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教師不應局限于現有的教材中,還應該挖掘更多與舞蹈相關的其他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讓學生在之后自己的實踐教學中能夠融匯貫通,提升教學質量。最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多觀看優秀的幼兒舞蹈視頻,幫助學生從中總結出幼兒舞蹈的規律,為形成自己的教學方式打下基礎。
第二,培養學生言傳身教的能力。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面對的大都是幼兒,幼兒不同于成年人,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都還處于一個待開發的狀態,所以幼兒教師通常需要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知識。高校教師在培養幼兒教育人才時需要注重這一特點,培養學生言傳身教的能力。在培養學生言傳身教能力的過程中,首先就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肢體表達能力,學生是否可以利用自己的肢體動作準確生動地傳達課程內容,并增加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是學生舞蹈教學能力高低的重要體現。另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舞蹈基本功的培養,學生有了扎實的基本功之后,對于舞蹈動作的控制力會得到相應的增強,從而提升學生的舞蹈示范能力。
第三,增加實踐機會,建立科學有效的考核評估體系。舞蹈是以實踐性教學為主的課程,提升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應該從實踐活動中入手。學校可以組織多種實踐活動,如大型比賽和演出活動,或是與幼兒園進行合作,讓學生與幼兒直接接觸,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踐平臺,幫助學生積累教學經驗。在對學生進行考核評估時,應該對現有的考評體系進行完善,改變從前只重視理論知識的考核體系,構建一個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考核體系。增加對學生實踐活動的考核評估比重,綜合考量學生的學習成果,只有既擁有理論知識,又擁有實踐經驗的學生,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幼兒教育人才。
(三)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路徑
舞蹈創編能力是學生提升自己競爭力的必要技能,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越高,越有可能在人才選拔中脫穎而出。高校培養學生舞蹈創編能力包括以下幾種路徑。
第一,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能夠創編舞蹈的前提是學生自身擁有自主創新的能力,學生在創編舞蹈時可以天馬行空,不可以墨守成規。因此,教師應該在日常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要打開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脫離原有的思維框架,學生接觸的東西多了,可聯想的空間也就更大了。開闊學生的視野可通過信息技術來實現,科技使得全球的新鮮內容都能快速展現在大眾面前,各種各樣的舞蹈素材都能在網絡上找到,教師可以將這些來自全世界的優秀舞蹈素材呈現在學生面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
第二,強化舞蹈訓練,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積累素材。舞蹈創編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學生自己舞蹈能力的提升,只有自己對舞蹈動作足夠熟悉,才能憑借原有的舞蹈基礎創新改編出更多且更適合幼兒的動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民族舞來對學生的舞蹈能力進行強化。民族舞種類豐富,形式多樣,能夠滿足不同學生學習舞蹈的需求,學生也能在學習過程中積累一定的舞蹈經驗。在實際操作中,教師首先要給學生介紹每一種舞種,讓學生在學習這些舞種之前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總結出各個舞種的風格和規律,當學生大致了解了相關知識之后,教師便能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舞蹈創編練習,鞏固課堂上的知識。對于學生創編的優秀舞蹈片段,教師也能整理成視頻,在教學時供給學生觀摩和交流,提升學生創編舞蹈的積極性。
第三,從現實中收集舞蹈素材。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舞蹈素材,這些可以作為學生創編舞蹈的靈感來源。學生可以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靈感,創編出既有趣又符合幼兒特點的舞蹈。因此,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觀看各種文藝節目和參與文藝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斷積累素材,有效提升自身的觀察能力、聯想能力和分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文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實踐能力的培養[J].北方音樂,2016(12):204.
[2]丁晶.淺談舞蹈的美育功能與教化功能[J].內江科技,2010(11):39,95.
[3]曾衛東.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表演能力培養[J].大觀(論壇),2019(11):106-107.
[4]王夢寒.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對策[J].戲劇之家,2020(31):129-130.
[5]黃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20(2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