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麗茹
摘要:教師是學生成長中重要的引路人,幼兒教師也是學生第一位老師。對此,相關幼兒教師應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擁有廣泛的知識,同時也應保障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在幼兒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關鍵的,幼兒教師班主任起到的作用非常關鍵,幼兒班主任通過觀察幼兒日常行為活動,身心發展狀況,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真正打開幼兒心靈,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養成優質行為習慣,從而促使幼兒身心對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德育教育;開展路徑
引言
古人云: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在幼兒園階段中,幼兒時期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關鍵時期。在啟蒙教育時期,只有幼兒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保證幼兒人格健全性,從而形成良好品德、行為習慣,促使幼兒身心對全面健康發展。幼兒群體學生處于生性好動活潑狀態,其生理心理能力發展還不夠完全。在此階段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能促使幼兒進行積極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對此,幼兒班主任作為與孩子們朝夕相處教師,幼兒教師應不斷明確自身形成正確的行為,并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教師自身道德素養,言行舉止,人格魅力,都會對幼兒發展起到積極影響,對此創造品德高尚、為人師表、朝氣蓬勃、善于創新的教師隊伍是非常關鍵的,保證教師能樹立良好的責任,具有高度責任感。并能將這種責任感在教育幼兒過程中進行體現,從而保證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過程中,教師應扮演各種角色,從而保證德育工作開展有效性。
1將德育教育貫穿于日常生活中
幼兒階段學生,其身心發展還尚未成熟,對于一些新知識不能進行有效掌握,同時也不能明確相關道理內涵。對此幼兒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過程中,采取口頭社交方式是不可行的,而應采用針對性教學方案,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游戲中將德育教育工作進行有效性滲透。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為了促使幼兒能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識、行為習慣,就必須將德育教育工作貫穿于幼兒生活中,讓幼兒在生活中不斷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
例如,清晨幼兒入園時,幼兒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性互動,并相互問候,早上好!積極引導幼兒在遇見其他教師時,應主動向老師打招呼,說老師好。在進行相關游戲活動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與幼兒充分融為一體,與幼兒進行共同游戲,教導幼兒不搶他人玩具,不動手打架,積極幫助其他學生。在開展閱讀活動過程中,幼兒教師應不斷教導幼兒在讀書時應保持安靜,并對相關書籍進行有效保護。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德育教育工作在學生日?;顒又羞M行不斷滲透,促使幼兒尊重教師,與同伴友好相處,對讀書形成濃厚興趣。
2將德育教育工作貫穿于教學活動中
為了保證幼兒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開展有效性,幼兒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心里特點,在教學活動中將德育教育進行有效性滲透。幼兒教學活動主要在幼兒園中進行,教師應保證教學活動能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促使幼兒在學習新知識,新道理過程中形成良好注意力,從而對新知識新道理形成全面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促使對于教育工作得以有效性開展。
例如,在學習《我愛北京天安門》歌曲中,教師應不斷將教學目標進行有效性拓展,教導幼兒學會欣賞歌曲,并能掌握歌曲真正含義,從而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愛國意識。在講述王二小放牛故事中,讓幼兒體會到王二小的無私奉獻精神。教師也可為學生朗誦歌頌祖國愛我中華詩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愛國精神。通過這些歌曲故事促使幼兒能產生良好的愛國之情。同時,教師也可開展洗襪子比賽活動,不斷教導幼兒,自己的襪子自己洗,并能讓幼兒充分體會其艱苦性,從而體會媽媽的辛苦。通過這一主題活動,學生能明確自己的事情應由自己去做,達到德育教育真正目的。
3將德育教育貫穿于各種節日中
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過程中,教師可將其貫穿于我國傳統節日中,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節日意識,促使幼兒全面充分了解我國傳統節日,從而體會我國傳統文化魅力。幫助幼兒園在各種節日中設計相應主題班會,并向幼兒詳細講解我國傳統節日由來,傳統習俗,節日意義等。同時,在此基礎上,教師也應對相關節日知識開展拓展,在節日主題班會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從而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識,形成良好道德規范行為。
例如,在進行父親節主題活動過程中,幼兒教師可對幼兒開展指導,并將德育教育工作融入父親節主題活動中。教師也可從網絡中搜集充分展現父愛的相關資源,并向學生播放關于父愛相關視頻。通過觀看視頻能對幼兒進行直觀影響。促使幼兒真正體會父愛偉大性,從而更愛父親保護父親珍惜父親情感。在進行五一勞動節主題活動過程中,幼兒教師應積極教導幼兒擦桌子、掃地,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讓幼兒能真正體會到勞動辛苦,使幼兒能形成尊重別人勞動成果,尊重勞動人民意識。在進行端午節主題活動中,幼兒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屈原相關故事,并播放電影屈原相關視頻片段。促使幼兒對屈原的生平事跡,為人處事進行全面了解,引導幼兒不斷學習屈原,養成堅持理想、追求真理精神,從而真正實現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
4家園合作,共同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眾所周知,家園合作在教導幼兒過程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家園合作,通俗而言就是幼兒家長與幼兒園進行共同合作,對幼兒進行共同培養,從而提升教育效率。對此,相關幼兒教師應重視家園合作教育重要性。在進行家園合作教育過程中,幼兒教師應積極開展家長會,向幼兒家長傳授良好的知識,從而保證家長教育幼兒方式正確性,促使家園合作教育有效項,保證幼兒德育教育工作得以全面開展。
例如,教師可通過家園合作教育方式,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通過幼兒教師與家長進行共同合作,向幼兒傳輸規則意識。在幼兒吃飯排隊過程中,應積極教導幼兒不隨意插隊,從而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在幼兒放學回家后,家長必須與幼兒進行積極溝通,家長也應樹立良好的自然形象,嚴格對自己行為要求進行規范。通過有效的家園合作教育方式,保證幼兒德育教育工作能得以順利開展。
5以幼兒為主題,對幼兒進行關愛
幼兒教師應積極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過程中,應堅持以人為本教育原則。教師應積極遵守該原則,保證該原則對促進德育教育工作質量起到有效促進作用。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過程中,幼兒教師應圍繞幼兒開展教育工作,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尊重幼兒、關愛幼兒,促使德育教育工作順利進行。積極對幼兒進行鼓勵,促使幼兒積極進行自身道德建設,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內心想法,這有利于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例如,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過程中,教師可采用以下方式,在下課期間與幼兒形成良好的溝通,充分掌握幼兒心理發展需要,對幼兒生活與學習上遇到的困難進行有效解決。教師應積極幼兒成長,讓幼兒充分體驗教師的關愛和關護。幼兒教師應積極開展有效的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在活動中教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充分發揮集體力量,從而促使幼兒班級形成良好凝聚力。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教導幼兒進行思想道德建設,促使學生自覺規范自身行為,從而促使幼兒思想道德品質得以不斷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過程中,幼兒教師應保證教育方法有效性,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思想觀念,并能對自身行為進行有效規范。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幼兒教師應引起重視。德育教育工作充分體現在日?;顒?、教育活動、節日活動中。在開展相關活動中,對幼兒進行關心關愛,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促使幼兒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楊麗娟.提高幼兒園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原則和策略[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20(2):195.
[2]鄧晶銘.淺談如何提高幼兒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6(8):226-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