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華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現階段的教學工作更加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教學方式也出現了新的改變。學前教育作為學生終身學習的開端,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幼兒教師更應該不斷優化,創新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學方式,將幼兒喜歡的游戲項目融入到教學之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探索游戲化教學的作用、現存問題和有效途徑,幫助更多教師理解應用好游戲化教學,從而提升幼兒園教學質量。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幼兒;游戲化教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應該貫徹落實綱要要求,重視現階段幼兒的心理特點,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與兒童喜歡的游戲相結合,創新出游戲化的教學方式。
一、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
游戲化教學就是將游戲與教學內容相融合,幫助教師完成教材教學目標的教學方式。幼兒園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將游戲融入到幼兒教學當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利于學生理解吸收知識內容,使教學效率大幅度提升。
1.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傳統的幼兒教學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比較枯燥乏味,很難激發起幼兒學習興趣,再加上幼兒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還處于較弱階段,很容易在課堂上跑神,從而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升。而游戲化教學改變了這種情況,將幼兒喜歡的游戲融入到教學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為幼兒創設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極大豐富了課堂的多樣性,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獲得成長,全面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也開闊了幼兒的思維發散。
2.強化幼兒集體意識
幼兒園中獨生子女占據一定比例,在幼兒園之前幼兒也很少有集體生活的經驗,這就導致幼兒自我意識比較強,集體意識比較匱乏。所以幼兒園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幫助幼兒健康成長。在幼兒園階段開展游戲化教學,可以利用團隊協作性強的游戲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增強幼兒之間的交流。例如“老狼老狼幾點了(走的游戲)”的游戲,就是典型的集體游戲,需要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組成一個集體,這個游戲不僅鍛煉到幼兒的身體素質,也培養了幼兒之間親密合作的團隊精神,強化了團隊意識。
3.增加教學多樣性
游戲化教學改變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幼兒園教學的多樣性。游戲方式和游戲器材種類多樣,豐富多彩,而且游戲具有很強的變化性,一種游戲形式結合不同的器材就可以變為另一種游戲,極大的豐富了幼兒園課堂的多樣性,也在游戲競爭中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課堂中蘊含著多種知識要素,幫助幼兒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4.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游戲是一種集知識、技能和能力為一體的活動形式。合理的教育游戲包含了對學生思維能力、行動能力、動手能力等多方面的鍛煉;同時也集合了文字、色彩、畫面等美育培養,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另外在游戲過程當中,增加了幼兒之間的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促進幼兒之間的有序競爭和相互合作意識??傊?,利用好游戲化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學習學科知識,提高智力水平,還可以促進幼兒的全方位發展。
二、游戲化教學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1.片面理解課堂游戲化
首先是教師對課堂游戲化理解片面,嚴重阻礙了體育教學的高效率展開。這種片面化理解一方面是指過度解讀“游戲化”,為了追求課堂的趣味性,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都用游戲的方式展開,無法有效的組織教學活動,使幼兒處于放任自由的狀態,忽略了課堂中的規則性,導致教學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是指教師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設置游戲活動,要求幼兒嚴格按照教學標準去完成,忽略了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限制住了幼兒發展空間。
2.游戲活動組織單一
其次是教師在組織體育活動時方式單一,不利于培養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趣。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幼兒園教學設備的配置,現階段很多幼兒園在教學設備方面都存在設備單一、數量較少的現象,導致幼兒上課時需要排隊使用設施,或者每節課使用同一種設施的情況出現,阻礙了教師開展游戲活動,也消磨掉幼兒的興趣度。除此之外,由于教師受限于的自我認知,在組織游戲活動時形式單一,缺少多樣性,很難提升幼兒的參與度,導致課堂效果不理想。
3.游戲設置不合理
最后是在游戲過程中設置不科學,導致游戲效果不理想。幼兒園階段的學生紀律性比較差,在游戲當中容易出現忽略規則,任意而為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設置科學合理的游戲。在開始游戲時就要明確游戲規則,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在游戲過程中理解學生心理,引導學生有秩序進行游戲;在游戲結束后,及時收集學生的感受,不斷完善自身教學能力。
三、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有效策略
1.科學設計教學內容
為了確保教學效果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該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合理安排上課內容。第一,在教學時要根據幼兒身體接受程度合理安排游戲項目。例如小班的學生體力較弱,就可以組織“小兔子種蘿卜”、“開火車”這類難度不高,運動不激烈的游戲,大班的學生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就可以組織“老鷹抓小雞”、“兩人三足”這類難度較高,運動量大的集體游戲。第二,在安排游戲活動時要具有計劃性。在上課時制定適宜可行的活動目標和活動計劃,保障兒童健康成長。第三,合理安排游戲強度和活動密度。幼兒階段處于生長發育期,各個器官發育不完善,應該適當降低每節課的游戲強度,提升游戲活動的密度,既能達到一定的訓練要求,也不會對幼兒機體造成損害。
2.多種游戲方式相結合
傳統單一的游戲活動很難激發兒童興趣,所以要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提高幼兒參與度。首先要給幼兒提供多樣的游戲器材和活動場地,同時還需要注重場地的變換,室內室外相互交替,提升幼兒興趣度。例如“老狼老狼幾點了(走的游戲)”的體育游戲中,因為是集體游戲,所以需要的場地較大,教師就可以選用操場上比較開闊的地帶進行體育游戲,讓幼兒能夠施展開來。其次要組織多樣的體育活動和游戲方式。例如可以舉辦運動會、課間操、足球賽等不同體育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性。最后還可以結合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創設出不同的游戲情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例如在組織“丟沙包”游戲時,教師可以改變傳統單一的形式,結合小故事創設出一個新的游戲情境:將沙包當做是小動物,讓學生送小動物回家,這樣就極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度和積極性。
3.明確教學目標,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首先在設計游戲時必須圍繞著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脫離教學目標的教育游戲是無效的。教師應該認識到課堂上的游戲不是單純的玩樂,而是要將游戲和幼兒教學結合在一起,幫助幼兒提高知識水平,所以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結合教學重難點和教學要求去設計游戲。其次是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一方面是提升教師對于游戲化的認知,教師應該充分理解游戲化教學,科學合理的運用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幼兒園應該注重對教師專業知識的培養,教師本身也應該注重在教學中不斷提升自己,進一步促進游戲化教學的開展。
結語:綜上所述,合理的利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極大的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度,保障了幼兒園教學的學習效果,對幼兒全方位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所以作為教師應該正視現階段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踐不斷推陳出新,深刻理解游戲化教學,為幼兒營造出自我實踐和自我探索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陸蓉曦. 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教學當中的應用新探[J]. 文學少年, 2020(29):1.
[2]劉艷. 幼兒游戲,快樂成長——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構建與實施[J]. 讀與寫:中旬, 20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