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偉
摘 要:面臨大數據時代到來,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需要積極轉變以適應新的教學環境,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應用于中職計算機教學環節對學生的合作意識、實踐能力發展均會產生積極影響。本文嘗試從中職計算機教學目標要求出發,簡述分組式學習模式的實踐應用思路,希望能夠提升中職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信息思維能力。
關鍵詞:分組協作式學習;中職計算機;教學策略
引 言:
中職院校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計算機操作能力是中職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應該掌握的重要技能。計算機課程教學圍繞培養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信息思維的重要教學目標進行,掌握這些關鍵能力是中職學生在未來職業競爭中獲得優勢的關鍵。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參與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強調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合作,擺脫了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同時能夠基于職業環境打造優質的計算機操作學習平臺,給中職學生提供了發展職業能力的重要契機,符合中職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
1.中職計算機教學現狀分析
首先,教學目標上盲目。課程教學目標和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需求相脫節,當前中職學生就業主要面向勞動密集型產業,計算機課程教學目標和中職學生面臨的就業環境沒有密切結合起來,專業課程和計算機課程銜接不到位。其次,教學模式過于單一,理論與實踐教學環節銜接不緊密。教學模式不科學、不合理限制中職學生的專業素養發展水平。最后,中職計算機考核體系存在一定缺陷,考核內容過于依附教材,并且只針對統一、共性內容,考試方法較為傳統且單一、知識技能也過于陳舊,嚴重忽略職業技能培養,該考核方式局限性較大,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不利也無法突出計算機課程特色,未與市場需求接軌,脫離現實工作氛圍與環境,不利于中職學生后續就業[1];此外,計算機課程評價更注重結果評價,忽略學習過程評價。
2.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思路
2.1以學生特征為基礎進行科學分組
合理分組旨在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計算機教師在組織學生分組過程中要全面了解學生信息,包括興趣特征、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秉承“同組異質、同組同質”的基本原則完成分組任務。首先,同組異質分組,組內成員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人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幾方面差異性較大,該分組方式可起到一定互補作用;而同組同質則與同組異質明顯不同,該分組方式要確保組內學生各方面能力及行為習慣極度相似,從而更有利于教師分層教學,提升教學質量,也能使全體學生獲得相應發展[2]。除以上分組方式外,教師可引導學生自行決定組內成員,該方式可有效減少組內成員矛盾,確保課程教學效率。而對于組內成員人數,則要按照班級總人數進行合理劃分,通常小組成員五到六為最佳人數,組內成員確定后,共同推選一名學習能力、交際能力、溝通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整個分組協作學習活動,以此保證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問題討論與知識探究,并及時完成計算機學習任務。
2.2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布置學習任務。
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下,需要教師給學生布置合適的學習任務,驅動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小組任務。合作學習任務的設計要考慮到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且任務難度要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過渡,讓學生從建立信心到感受到挑戰性,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此外,在分組協作學習模式下,教師應積極發揮引導者作用,通過相關問題及任務逐步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和知識探究。而小組成員也可通過相互協作,高效完成教師制定的學習目標和任務。例如,Word 教學常涉及到文字編輯、排版、表格設計、文本框插入、圖畫繪制等知識內容,中職階段學生對知識點興趣多有不同,且計算機水平及學習能力也多有差異,此時分組協作可由小組成員自行選擇學習任務,最終將所有結果加以合并,從而編輯出一份完善的宣傳海報,該模式下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更有助于中職學生養成協作能力及動手實踐能力[3]。教學任務布置環節應嚴格遵循計算機課程教學目標及內容,一旦分組協作學習脫離教學實際則毫無意義,同時教師所設置的各項學習任務需具有探究性,適合學生不斷進行探究及分析,以此獲取更多知識內容。
2.3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優化學習過程
基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下,教師也要立足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組織教學活動、推進教學過程,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自主探索學習、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調動學生主動性、強化參與感,促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4]。例如,為提升課堂參與度,布置任務前教師可對學生日常較為關注、感興趣的相關計算機內容加以了解,并將學生關注點與實際計算機教學內容相結合。以 Flash 動畫制作為例,通常中職學生對于網絡動漫等興趣較為濃厚,教師可以此作為任務設置基礎讓學生制作小型影片、家庭娛樂作品、網頁動畫等,上述任務單人完成難度較大,因此分組協作可將組員力量及優勢充分發揮,首先小組自行選擇任務目標,任務選定后組內成員進行思
路討論,劃分任務職責,此時教師應適當參與學生群體討論,為學生指導任務發展方向,啟發學生創造思維,從而保證任務探索方向正確,進一步強化學生自信,致使分組協作學習模式效果更為理想。
2.4以學生表現為基礎進行評價指導
在分組協作學習過程中教學評價是重要構成部分,通過科學、合理且完善的教學評價可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興趣,提升組內合作效率及質量。因此中職計算機課程評價方式應打破傳統評價模式,使其更為多元化,對學生評價也不再局限于結果考核與評價,而是確保其更為全面,在對學生進行相應知識技能評價同時也要充分考察該階段學生綜合能力[5]。可通過組內自行評價、組外相互評價、教師評價多種方式進行,例如,分組協作完成后,對各組最終作品進行評比、展示,首先由各自組組長及組員表述創作理念,并將完成任務過程中所遇見的問題及不足之處進行表明,最后由其它小組進行評價與質疑,該評價方式可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評價,加強學生自我認知,同時也更利于學生發現自身不足及缺陷,進而改正,最終目的則是促使學生提升各項基本能力。除此之外,當完成部分計算機課程后,教師應針對階段性內容進行章節測評,通過提出與所學知識相關問題促使學生對當前學習狀況予以反饋,并對各項教學重點及難點及時掌握、重點教學,以此提高學習效率。
結束語:
中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人才培育目標都為中職計算機教學指明了方向,關注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發展才能夠推進課程教學目標落實,也是提高中職學生職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傳統中職計算機課堂存在諸多問題,包括教學目標定位、教學模式單一、實踐教學不到位等等,都會影響中職學生的計算機素養發展,面臨這些問題我們必須積極改進,以發揮計算機課程指導在提高中職學生職業素養方面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蔡青青.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清風,2020(18):79.
[2]劉冬玉.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分組協作式學習應用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9):244.
[3]彭楷楷.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數碼世界,2020(06):164-166.
[4]張繼梅.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職業,2020(12):51-52.
[5]趙亮.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風,2020(1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