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娟
摘要: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不僅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內容,也是其本身德育工作成果的重要體現。本文主要研究高職院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針對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教育觀念存在一定偏差、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途徑較為局限以及專業人才較為缺乏等問題,提出了應該強化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認知、創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平臺以及引進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1 引言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成為了社會各界關心的熱點之一。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好的幫助其克服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焦慮、緊張和抑郁等情緒,形成比較完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更好的走向就業崗位。因此,研究高職院校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勢在必行,高職院校的教師應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合理的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層面存在的種種問題,幫助學生健康的成長。
2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的招生人數不斷增加,隨著越來越普及的教育程度,學生所出現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普遍。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相較于普通本科院校相對比較嚴格,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著嚴格培養體系,但是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卻比較忽視。
最顯著的表現就是高職院校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往往停留在輔導員開展心理培訓講座的程度,而缺乏對學生透徹的心理疏導和干預。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家庭經濟情況較差,會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慢慢的開始輕視自己的存在,進而喪失學習興趣。對于這部分學生很多高職院校都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心理疏導,導致學生有著較強的挫敗感,失去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師資力量比較單一的問題,很多高職院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并非是心理學或教育學專業的老師,而是由一些其他專業的老師兼任,這樣導致了心理輔導的專業性難以保證,實際的輔導效果也不容樂觀。
3?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3.1 教育觀念存在一定偏差
很多專家認為,高職院校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觀念存在一定的偏差,沒有用系統、全面的教育觀念來指導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這與高職院校一直奉行的就業導向的教育模式有著很大的關系。教育觀念的偏差,導致了很多學校僅注重于學生的技能增長和能力培養,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長此以往下來,就會導致很多學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的問題不斷累積,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疏解,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2 實施途徑較為局限
高職院校本身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相對有限,這也造成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可利用的資源不足的問題。很多高職院校只能選擇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方式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這樣的手段和方法往往是局限的,不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很多學生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枯燥乏味的,不會認真學習,當他們出現了心理健康的問題,也不會主動向老師咨詢進行心理疏導,這些都是高職院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現實困境。
3.3 專業人才較為缺乏
高職院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另外一個顯著的問題就是專業人才的缺乏。很多高職院校在人才的招聘上,對于專業課老師的選擇尤為重視,卻忽視了心理學、教育學等領域的師資建設。部分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課采取的是招聘代課老師的形式,這樣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的師資不足的情況,但是教學質量卻無法得到穩定的保證。即便能夠請到相對專業的心理學從業者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也無法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個體狀況進行教育和疏導,無法達到全面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
4 提升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建議
4.1 強化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認知
高職院校應當通過開展培訓和講座的方式,不斷強化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綜合素養,進而提高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水平。例如,在新生入學教育、情緒管理和心理輔導等環節,依據不同的心理問題,有針對性的指派老師進行輔導。還可以編寫高職院校學校心理健康手冊,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講解,教師在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可以有依據。還應當強化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建立比較完善的教師團隊,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驅動力。
4.2 創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平臺
新時代下網絡的發展對學生的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也應當建立多元化的心理疏導平臺,尤其是要注意網絡資源的運用。例如可以通過微信、郵件等方式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和溝通,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而同時又能夠很好的保護學生的隱私。還可以通過資料查詢、動畫展示和網絡數據庫的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這一類的平臺上只需要提供簡單的鼓勵和咨詢,即可幫助學生敞開心扉。
4.3 引進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
高職院校不僅應該注重專業知識能力的培養,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因此引進專業是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是可行的方式質疑。該部分專業師資團隊的學科背景應該涵蓋教育學、心理學等交叉學科,除了學生心理問題的咨詢服務之外,還應該承擔心理健康講座和選修課的開設,以及組織一些學生之間的交互式活動,讓學生在團結協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建立積極開朗的人格特質,進而在未來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叢達.新時代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1(52):228-229.
[2] 黃巧玲.“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困境與突破[J].教育觀察,2021,10(46):46-49.
[3] 馬溪澤.論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加強高等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17):96-97+102.
[4] 梁寧.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提升心理育人質量的路徑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09):123-125.
[5] 李慧靜,巴文娟.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育心與育德相結合模式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21(3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