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山
摘 要:初中是學生構建生物基礎與科學思維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生物學習,加強引入情境教學非常必要。情境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不但貼合生物學科特性,而且可以帶給學生更加新穎的生物學習體驗,促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愛上生物課程。文章主要研究了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情境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人士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從而改善初中生物單一化的教學格局,激發學生的求知精神和探索欲望,為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形成和完善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情境教學;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6-00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6.034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推進,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初中生物教學需求,教師如果不積極采取先進的教學措施,生物教學將會陷入瓶頸。雖然初中生物課程知識并不是非常深奧,但是對于生物基礎和認知能力還不夠扎實的初中生來講,理解起來仍然有一定難度。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廣泛應用情境教學策略,增強生物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探究活動,從而深化學生對生物概念的理解和領悟,順利達成生物課程三維目標。
一、初中生物教學開展情境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情境教學和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本質的區別,將其引入初中生物課堂,無論是對于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還是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都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第一,開展情境教學可以提升生物教學趣味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初中生接受系統化生物教育的時間比較短暫,整體來講對于生物課程的興趣不高。以往教師在向學生講授生物知識時,通常是照搬書本,不但導致課堂氛圍趨向僵化,也容易讓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枯燥乏味之感。實施情境教學可以有效改善這種不良現象,情境教學兼具創新性和趣味性,不但可以讓生物課堂煥發全新的生機與活力,也能滿足新時代初中生多元化的生物學習需求,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顯著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習質量。
第二,開展情境教學可以構建互動化課堂,有助于學生生物核心素養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在過往的初中生物教學中,由于傳統教學思想的桎梏,教師鮮少與學生開展互動,或者組織學生互動學習,在這種條件下,學生的主體性很難得到充分發揮。開展情境教學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可以增強生物教學的互動性,讓學生擁有更多與教師和伙伴互動交流的機會,不但可以培植學生的主體意識,也有助于學生生物核心素養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情境教學策略
(一)創設多媒體情境,為學生構建生物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是一個新型教學概念,構建生物智慧課堂是新課標對初中生物教學提出的新要求,這一指導思想為初中生物教學開展情境教學指明了方向。生物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概念性,大部分學生都認為生物知識晦澀難懂,在生物課堂上的注意力渙散,給教師順利開展生物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增加了難度。智慧課堂的構建依托于先進的信息科技和優良的多媒體教育資源,不但為學生實施情境教學策略創造了便利條件,也能妥善消解生物課程知識的抽象性和概念性,從而緩解學生的思想壓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開展情境教學時應該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積極為學生創設多媒體情境,一方面可以使生物知識的呈現變得更加直觀,集中學生渙散的課堂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為學生構建充滿智慧元素的生物課堂,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資源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優勢,提升學生對生物概念知識的吸納效率,實現情境教學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初步實施[1]。
(二)創設生活情境,拉近學生與生物知識的距離
初中生物課程向學生傳遞的都是一些比較淺顯的生命現象,和日常生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這對教師開展情境教學來講是一項有利條件,教師只要科學開發和利用生活資源,就能幫助學生深度領悟生活中潛藏的生物奧秘,這些對學生生活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大有裨益。除此之外,由于初中生的生物素養與認知能力都有待完善,所以多數學生都認為生物知識和現實生活相距甚遠,這種不良認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生物學習態度,教師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幫助學生發現生物知識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才能激發學生探究生物學現象的主觀能動性。基于此,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時,應該樹立明確的生活化教學導向,加強開發生活資源、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生活情境,一方面可以拉近學生與陌生生物知識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的求知精神和生命觀念;另一方面也能引領生物教學回歸生活和自然本真,深化學生對生物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領悟,從而激發學生樂于觀察生活、樂于探索自然奧妙的積極情態,實現情境教學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2]。
(三)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科學思維
問題意識、科學思維和理性思維都是生物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要培育的重點。但是就初中生物教學的現實情況來講,多數教師局限在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中,鮮少滲透問題導學思維,這不但會影響情境教學的順利開展,也會增加學生問題意識和科學思維的發展阻力,從而降低初中生物整體的教學水平。從思維特點方面來講,初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薄弱,但是好奇心較強,這是教師開展情境教學的絕佳突破口,教師只要立足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加強應用問題情境,就能有效整合生物教學目標,達成預期的教學效果。基于此,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時,應該積極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一方面可以構建以問題為引領的生物課堂,將松散的教學內容通過問題集中起來,引導學生在思考、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揭示生命現象的本質;另一方面也能強化學生的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等思維品質,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科學思維,發揮問題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實效[3]。
(四)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生探索生物世界的主動性
初中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在生物課堂上,富有趣味的故事情境更容易喚醒學生的思維活性,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品質和心理需求,才能提升情境教學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有效性。除此之外,生物概念知識的呈現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如果只拘泥于一種,會引發學生的心理疲勞,從而弱化學生的生物探究熱情,在這種情況下,生物教學質量不僅無法得到保障,還會給學生生物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策略時,應該積極為學生創設故事情境,通過引入背景故事、科研故事、自然生物故事等手段,激發學生探索生物世界的主動性,這樣一方面可以保障生物情境教學策略不斷推陳出新,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生物探索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化解學生對生物課程的抵觸情緒,促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全身心投入并享受吸納生物知識的過程,從而以情境教學策略構建高效生物課堂。
(五)創設實驗情境,培植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團隊精神
生物是一門強調實驗的學科,缺乏實驗教學的生物課堂是不完整的,學生生物核心素養各個緯度的形成和完善也會受到不利影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初中生物教學。如果教師在向學生講授生物知識技能時只局限在理論層面,學生的實踐意識和能力必然會停滯不前,這不但有悖于新課改的思想指導,也會阻礙初中生物教學體系的創新與改革。所以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時,必須對實驗教學予以高度重視,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設實驗情境、提供實踐操作機會。一方面可以同步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實操能力,幫助學生扎實掌握生物概念知識和實驗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培植學生的科學探究與團隊精神,從而多維度完善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與自主學習能力,彰顯情境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價值。
(六)創設游戲情境,引領學生在愉悅氛圍中掌握知識要點
隨著我國新課標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寓教于樂已經成為初中生物教學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游戲化學習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不但可以引領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融入課堂,也是以生為本教育精神的集中體現。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開展情境教學時不妨延展思路,將游戲化教學模式與情境教學有機整合,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創設游戲情境。一方面可以為學生營造靈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擁有更多與教師和同伴互動學習的機會,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另一方面也能引領學生在愉悅氛圍中掌握知識要點,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所在,從而鞏固學生的生物基礎,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理想。
總之,將情境教學模式引入初中生物教學,不但可以顯著提升生物教學的趣味性,也有助于構建互動化生物課堂,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生物核心素養的必要舉措。在新時期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實施情境教學策略,根據教學需求積極為學生創設多媒體情境、問題情境、生活情境、實驗情境、故事情境、游戲情境等,打造生動且有趣的生物課堂,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有突破性發展,收獲豐碩的生物教學成果。
377850033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