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茜
摘 要:幼兒園屬于學前教育,主要是對幼兒進行集中的學前保育及生活教育,一般幼兒園招收的幼兒年齡都在三到六周歲之間,幼兒教育的開展方向主要是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為了更好的提升對幼兒保教的質量,幼兒園需要從規范管理入手,抓住保教的重點,強化服務意識,從而不斷提升保教質量。本文主要對強化幼兒園常規管理提高保教質量的方法上來做具體的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常規管理;保教質量
在基礎教育中,學前教育是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教育開展的基礎。當前學前教育中幼兒園是主要的教育渠道,因此幼兒園教育開展的水平是所有家長的期望。幼兒園必須辦好優質的學前教育,才能讓廣大的家長放心。幼兒園要做好教育工作,不僅需要重視教育,還要重視服務,兩大方向同時發展和提升,才能有效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下面我們來具體探討一下如何通過強化幼兒園常規管理來提高保教的質量。
一、樹立科學的素質教育發展觀念
我國在對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領域有著明確的主題發展方向,其中明確了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教育的改革是當前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方向。幼兒園的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首位,我們需要針對素質教育方面來不斷提升幼兒園的保教質量,素質教育也很大程度的決定了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水平,因此幼兒園需要重視對幼兒的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應用于幼兒,需要不斷培養和激發幼兒的興趣,并通過有效的拓展、完善及提升等方向來全面提高幼兒的整體素質,這其中不僅包括心理、能力和知識,還包括幼兒的日常行為習慣及精神品格,在幼兒教育中,要不斷讓幼兒學會如何去學習,如何去和別人交往,使幼兒在教育中學會共處和如何生存,這在幼兒教育中,不僅是提升教育質量的有效辦法,也是素質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幼兒教育是一項基礎的教育,但是同時也是有長遠影響的教育,因此在教育開展中,不僅要重視對幼兒現在的發展培養,還要從長遠考慮,重視幼兒自我發展的能力培養。也就是說,幼兒教育要讓幼兒能更好更長遠的發展,而不是簡單的追求當前更快的發展。
幼兒園在開展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體現以育人為基礎,因此相關教育的工作者在開展素質教育的時候,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和能力,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開展素質教育時要有明確的職業責任意識。尤其是直接參與幼兒教育的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發展觀,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要有充分的認識、理解及掌握,比如幼兒身心發展存在明顯的順序性、不平衡性以及階段性,另外幼兒的個體差異和互補也有一定的協調性,因此幼兒教師要聯合家長及學校,在家長中樹立和引導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以及兒童觀,為素質教育的開展營造出濃厚的氛圍。在幼兒教育中,要特別注意避免幼兒教育走向小學化,讓幼兒教育更有利于幼兒的身心發展,從而在幼兒教育中不斷體現出素質教育的成果。
二、規范幼兒常規管理的重要途徑
幼兒教育要不斷提升幼兒的素質水平,提高保教質量,就需要不斷的規范管理方法、優化管理模式、實現高效管理,這也是提高幼兒保教質量的根本途徑。因此幼兒園要了解幼兒發展特點及學習規律,通過有效的方法來科學提升保教的水平,使幼兒保教工作從主觀性中擺脫出來,更好的科學發展,因此規范幼兒常規管理可以從以下四個重點方向來開展:
1、對幼兒園辦園的行為要不斷規范化
幼兒園辦園規范化就要求幼兒園在辦園的方向、收費、教材的選擇、教學的計劃和執行以及文化環境等方面要不斷規范,并且要有有效的措施進行定期的督查,從而避免出現一些不規范的行為和現象,讓幼兒園教育開展的更加科學、合理。
2、充分發揮幼兒園示范帶頭作用
現在幼兒園辦園越來越多,每個地方都會有示范性幼兒園,或者是通過評比得出“十佳”幼兒園,因此示范幼兒園需要做好帶頭作用,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來辦園,全面貫徹幼兒教育的法律法規,對一些科學的教育理念要進行有效的傳播,開展教育的科學研究,對教師和家庭育兒指導不斷進行培訓,從而在一定區域內形成以示范幼兒園帶頭作用向其他各級幼兒園輻射,全面提升幼兒園規范化管理。
3、切實提升教育活動的有效性
幼兒園在開展教育活動時,要全面學習和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通過對教育指導的學習,來不斷提升教育活動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提升。
4、不斷強化安全管理
對于幼兒來說,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安全都是家長非常重視的,對于幼兒來說,由于行為能力相對較低,并且對事物分辨能力也低,因此幼兒安全學校和教師需要十分的重視。幼兒園在開展教育的同時,要明確安全職責,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觀念,不僅要在環境安全、食品衛生安全上重視起來,同時對于幼兒的接送安全、疾病的預防與控制也要做好有效的管理,通過常規的規范管理,來避免安全隱患的出現,時刻嚴防出現安全事故,保障幼兒的安全,才能更好的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
三、不斷強化幼兒園服務意識
教育和服務是開展幼兒教育的雙重使命,幼兒園在提升保教質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服務幼兒和家長,服務社區和社會,積極參與到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去,并在社會建設中,發揮幼兒園特有的作用,不斷創新服務的機制,并豐富活動的載體。特別是要建立起完善的幼兒園服務工作長效評估、考核機制以及激勵機制。幼兒園要定期面向幼兒園和社會開展幼兒園教育滿意度調查活動,通過大家的反饋,來不斷調整教育的方法,更加完善和規范管理,這也是不斷提升幼兒園服務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1]。
幼兒園作為優質教育資源地,需要向社會開放,服務于家長育兒和地方文化的建設。幼兒園的玩具、圖書館和科學探索室都是家長和社會需要的優質教育資源。幼兒園有序地向家長和社會開放這些資源,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進一步提高幼兒園的服務效率。幼兒園和幼兒教育在和諧社會建設中有著廣闊的發揮空間。
四、結語
幼兒園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其自身存在明顯的特點及內涵。幼兒園只要對教育和公益兩大特點好好的把握,做好教育的開展和服務的提升,通過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及規范化管理,就可以更好的辦成廣大家長以及社會所期盼的優質幼兒園教育,辦好關系國家教育發展的學前教育。
參考文獻:
[1]黃彥,譚強,鄭仁仙,等.農村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質量的提升機制研究[J].教育觀察,2021,10(48):4.
314850033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