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婷
【摘 ?要】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最早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陶行知教育思想,將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歸納為生活教育的三大觀點,利用教學做合一作為生活教育的理論體系指導方法。在這一教學理念下,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融合生活教育的教學觀點,幫助學生獲取歷史知識,以教學做合一的形式進行情境創建,豐富學生的歷史課堂學習感受,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進步。本文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論意義,分析當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現狀,探究教學做合一思想下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策略,以供大家交流和學習。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歷史教育;情境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基本思想理念,教師在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思想進步,踐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充分理解教學做合一教學意義的前提下,構建歷史情境,開展融合性教學,這對提高現階段學生歷史學習能力,拓展學生歷史學習思維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學做合一的核心概念和教育意義
(一)教學做合一的核心概念
教學做合一指的是以“做”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在課堂教學前要明確教學目標,并組織學生在知識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掌握學習內容,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以實踐活動的形式完成知識傳遞。在這一過程中強調學生以實踐性行動掌握知識內容,意在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探究學習方法,并結合實際生活教學,加大知識學習的實踐性意義,拓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二)教學做合一在歷史學科中的教育意義
從本質上看,歷史屬于人文主義學科,通過有效教學,可以培養學生人文主義素養,促進學生思想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對學生人格的發展和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樹立以及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均具有重要影響。以教學做合一的形式開展歷史學科教學活動,可以以實踐結合理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實際生活和社會發展進行觀察,矯正學生的歷史觀念,促使學生具備正確的人文史觀,本著實事求是的歷史學習態度開展學習活動,并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正確看待歷史史實,探尋歷史真相,提高學生的辯證性思考能力,進而促使學生學會處理人與社會及自然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思想,堅定政治立場,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所學知識探究歷史發展規律,加深學生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責任感,進而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下,以歷史學科教學為依托,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人文主義精神,促使學生從歷史學習中體會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變遷,增強學生的整體課堂學習體驗。
二、當前歷史學科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師教學方法陳舊
歷史屬于人文主義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教學目標,有計劃地開展教學活動。但是從當前歷史學科教學現狀來看,部分歷史教師雖然已意識到歷史學科中的人文主義素養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傳統應試教育影響下,教師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過分關注,部分教師對微課、多媒體以及線上教學缺乏應用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圍繞課本內容為主,很難對歷史學科綜合性教學,無法體現出歷史學科的實踐性教育意義。
(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填鴨式”的教學中,學生普遍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模式單一,內容枯燥乏味,缺乏拓展性和融合性,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缺乏有效的教學引導,學生缺乏對歷史知識的探究學習精神,無法在綜合性學習的前提下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缺乏探究歷史史實,學習歷史真相的能力,這對學生歷史學科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個性化發展均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教學內容單一乏味
從當前歷史學科教學內容來看,部分教師以課本教材內容為主,教學內容單一乏味,缺乏趣味性,照本宣科的教學形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歷史學科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人文主義精神,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并在實踐探究的基礎上實現古為今用。如果單一以教材內容為主,缺乏知識內容的實踐探究學習和綜合性應用,學生歷史知識學習內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很難在綜合教學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念。
三、教學做合一的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策略分析
(一)組織歷史教研提高教師專業教學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基于教學做合一為學生營造出具體的歷史學習情境,先應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要具備歷史綜合教學能力,能夠舉一反三,快速反應,列出歷史史實事例,驗證歷史理論性內容,豐富班級學生的學習體驗,展現歷史學科的人文魅力。從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來看,教師應不斷在實踐教學中實現自我進步,充實知識內容,感悟歷史知識,在此基礎上為學生營造具體的歷史學習情境,講述歷史新知識,鼓勵學生在教學做合一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古今歷史事件對比學習的形式,感悟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并在這一過程中形成自身思想,教師關注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歷史學習思想的進步,以提高自身專業教學能力作為實現素質教學的基礎。
歷史課程有一定的枯燥性,單一的講課形式學生很容易乏味、厭倦。因此應組織教師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當前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歷史知識內容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進行深入性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研過程中,注意分享總結歷史學科情境構建的教學經驗,完整系統性地再次學習歷史知識內容,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以創建趣味教學情境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歷史學科探究學習活動,促使師生之間形成有效互動,增強學生的歷史學科學習參與性。
(二)微課教學創建情境內容還原歷史故事
歷史具有真實性,歷史學科教學應以尊重歷史史實,學習以還原歷史真實內容為主,依據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和時間,對歷史史實內容進行綜合性思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微課教學等教學手段,播放歷史視頻內容,促使學生感受歷史情境。視頻內容不是真正的歷史,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原歷史真實故事,鼓勵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基礎上,對具體歷史情境進行思考,發表自身看法和觀點,在這一過程中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念。以時間為軸進行綜合性思考,以古人思維、今人思維對具體歷史事件內容思想進行全面性的思考,探究古今思維方式的不同,并在情境化學習的過程中,結合社會生活事件,對自身觀點進行論證,促使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完善自身學習思維,從古今歷史情境中,結合社會實際生活,積極思考充分體現歷史學科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用。
(三)小組合作學習情境模擬探究歷史問題
在傳統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書本內容為主,以文字講解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歷史知識的獲取來源大多數來自課本,易出現學習不夠透徹,難以通過歷史學科學習,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等情況。在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中,教師應在豐富自身歷史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歷史學科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歷史學科學習能力。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學生還原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扮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網絡等渠道查閱歷史資料,揣摩歷史事件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還原故事內容,學生在具體情境學習中,可以有效感受人物情感和時代思想,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學習感悟,進而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歷史知識學習能力,并通過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開展課外拓展性學習活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在探究和學習歷史問題的過程中,本著古為今用的思想,對歷史知識內容進行辯證性吸收,以豐富學生學習體驗的方式,鼓勵學生自主營造歷史情境,引導學生在探討分析和具體思考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學習和進步。
例如,教授《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唐朝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的歷史事件進行還原,學生課下收集資料內容,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分析,還原安史之亂這一具體歷史事件。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了解歷史真相、分析歷史人物性格,通過具體的情境學習,探究安史之亂的背后深層次原因,了解唐朝衰亡的真相。教師組織學生對歷史真相進行探究,發散學習思維,對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全面培養。
(四)思維導圖融合歷史內容創建歷史情境
歷史學科內容知識點有較強的關聯性,歷史知識內容前后緊密相連且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因此在歷史學科內容的學習過程中,結合思維導圖的教學形式,將歷史知識點內容串聯起來,促使學生厘清歷史前后關系,探究歷史背后的原因和人文精神內容。還原真實的歷史故事,并創建具體的歷史情境內容。以思維導圖梳理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點,列出事件的發展階段,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和全面思考,促使學生在具體的思考學習過程中,發展自身歷史思維、結合具體歷史時間,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發展等,通過想象和聯想的方式,進行積極思考,構建歷史情境,幫助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從辯證的角度出發綜合分析歷史情境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歷史知識。
例如,在學習《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時,結合思維導圖,將以往學習的知識點內容串聯起來,分析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背景、歷史發展時間節點,以此促使學生構建出具體的歷史學習情境。如鴉片戰爭中國被迫打開國門,洋務運動等,中國人民的實業救國道路發展,新文化運動、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救國發展等。以歷史時間為節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歷史內容和歷史思想的整理,構建具體的歷史情境,促使學生結合歷史知識內容,進行合理的想象,從情境內容中總結歷史知識內容,綜合分析并在整合歷史知識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全面了解歷史內容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歷史認知,促進學生歷史思想發展。
四、結束語
總之,在實踐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利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關注學生歷史素養和人文精神的發展,通過微課教學以及小組合作教學等形式,為學生營造出具體的歷史學科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對歷史內容進行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對古今思想進行積極思考的前提下,體會歷史學科的學習樂趣。
【參考文獻】
[1]郭虎子.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基礎教育論壇,2021(25):18-19.
[2]楊萍.情境教學法,營造初中歷史教學興趣課堂[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1(32):72-73.
[3]陳徽.“教學做合一”視角下的初中歷史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55):141-142.
[4]馮光裕.借助“教學做合一”思想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效果[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4):72-73.
[5]單亞萍.淺探“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施[D].煙臺:魯東大學,2018.
337350033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