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滿華 李月
【關鍵詞】寫作;核心詞;情境;關鍵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03-0065-02
【作者簡介】1.朱滿華,江蘇省丹陽市馬相伯高級中學(江蘇丹陽,212300)副校長,高級教師;2.李月,江蘇省丹陽市馬相伯高級中學(江蘇丹陽,212300)校務辦副主任,高級教師。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特別強調:“在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強化學生關鍵能力培養。”而語文關鍵能力強調培養學生認知能力,要使學生具備獨立思考、交流與合作、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語言表達和文字寫作的素養,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而這些素養目標若能很好地融入情境設置并觀照現實生活,就可以治療寫作難的頑疾,讓學習真實發生。
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要求學生能夠“隨文寫作”“融入情境”,在實踐中,筆者發現對學生進行作文的審題立意訓練與提綱寫作訓練有助于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例如有一次作文作業,筆者選擇了2021年江蘇南京、鹽城一模試卷中的作文題“一臂之力”(材料略),讓學生擬寫提綱,包括題目、開頭、主體脈絡及主要論據、結尾五個部分,想以此提升學生理解與定義核心詞、代入真實情境、關注現實生活等寫作能力。
但從學生的提綱習作來看,存在不少問題。首先,絕大部分學生沒有認真思考什么是“一臂之力”,而是簡單等同于“一己之力”來進行寫作,所以,學生大多沒有對材料第一核心詞“一臂之力”進行定義,而是直接開始議論。其次,學生所寫的“演講稿”缺乏情境融入,沒有考慮到“人民公園”這個情境下聽眾的人員組成,基本都是泛泛而談,沒有抓住現實生活中真實事件作為小的切口來進行“宣講”。
為解決上述問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筆者設計了下面這節課,力圖實現訓練學生寫作關鍵能力的初衷,對現有突出問題進行糾偏。
為了引導學生對作文材料核心詞進行充分定義和解讀,筆者先由2011年江蘇高考命題作文“拒絕平庸”引入,讓學生思考這個題目的核心詞“平庸”可否替換成“平凡”“庸俗”來進行立意。學生很快通過個人判斷就得出一致結論:不可替換。原因是這兩個詞的意思與原詞不盡然相同,替換后會導致跑題。
在此基礎上筆者再導入本次寫作材料,先讓學生判斷本材料的核心詞是什么。此環節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很快達成共識:最核心的兩個詞語是演講主題里的“一臂之力”和“幸福生活”。之后請學生初步解釋自己所理解的“一臂之力”。為了便于學生理解,筆者啟發學生:“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只手臂,那么一臂之力代表著怎樣的力量呢?”學生認識到“一臂之力”指的應該是部分力量,無須傾盡全力。在此理解基礎上,筆者讓學生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提綱,重點思考所使用的例子是否符合“一臂之力”的特點。經過交流,學生很快發現所犯錯誤,由于沒有對核心詞“一臂之力”進行定義和解讀,導致大部分人所舉的例子都是感人至深、奉獻犧牲良多的例子。
由此得出本節課第一個寫作強調關鍵點:定義核心原詞,不可輕易替換。
作為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典型例子,本次作文材料的情境設置是有限制和提示的。為了讓學生認識到這個問題,筆者請學生想象一下公園里的市民群體的組成情況,學生經過交流,認同公園里最多的是老年人和小孩。在此課堂生成的基礎上,筆者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如果是面對老年人和小孩居多的市民群體,講什么主題更有針對性和真實性呢?講什么主題能把眾人集“一臂之力”帶來的“幸福生活”定義并描述出來呢?
這兩個問題引發了學生的熱烈討論,部分小組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在討論后筆者請各組自薦優秀演講選題并進行交流。學生提出的較好的選題有如下幾個:面向全體市民,倡導從自己做起,做好垃圾分類,共建可持續發展的美好生活環境;面向全體市民,倡導為文明城市創建盡一份力,人人共享文明環境;面向全體市民,倡導盡微薄之力助力慈善事業,小善也能助人度危難;面向成年市民,宣講防電信詐騙,特別提醒老年人,避免財產損失,安享晚年生活;面向老年人,宣講管控未成年人使用電子產品,拒絕溺愛放縱,通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培育好下一代。
以上幾個選題都能較好地考慮融入情境,針對特定對象,選取小切口內容來進行演講,這樣就基本符合了作文命題中的任務要求,特別是能夠針對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現象或事件進行演講,這樣就避免了寫作時的泛泛而談,也使得文稿有了真實性和生活氣息。
由此得出本節課第二個寫作強調關鍵點:代入情境明對象,觀照現實小切口。
在以上兩個環節之后,學生掌握了這類材料作文的寫作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寫作,出現了不少佳作。
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筆者踐行著學校的“促進關鍵能力提升的普通高中動態生成課堂教學行動研究”的課題理念,瞄準語文寫作方面的關鍵能力進行預設。根據學生提綱習作中的“真問題”設計寫作課的主題方向,選擇合適的教學切入口,合理鋪墊,通過課堂上給學生時間,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解決問題,而后再積極表達其個人和小組觀點,能很好地完成預設的目標。
254050078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