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珊 李良威



【摘 要】?文章通過我國對東南亞某國援助的農村供水工程項目,采用成套項目管理本土化實施模式,針對援外工程投資估算的特殊性,對投資估算的原則,方法進行了合理分析,提出了供水工程實施的指導性解決意見,為后續類似的工程方案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援外; 供水; 投資; 估算
1 對外援助成套項目管理
根據我國頒布的《對外援助成套項目管理辦法》,對于一般的援助項目通常采用成套項目模式,在中方援外專項資金下,通過組織或指導施工、安裝和調試等全部或部分階段,向受援方提供用于生產生活和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在建成后提供長效的質量保證和技術服務。
對于成套項目管理一般采取“中方代建”( 中方實施的“交鑰匙”模式)或“受援方自建”(中方外部監管的模式)兩種。目前,為增強受援方在實施過程中的自我發展能力和水平,中方提出了“合作共贏”、“授人以漁”的援助新理念,鼓勵采取受援方利用自身優勢采取自建模式組織實施成套項目,推崇采用本土化實施模式。
2 援外項目投資估算原則
商務部和項目管理機構負責根據具體項目的立項批準投資限額,對項目投資的全過程實施進行限額目標管理和逐級投資控制策略。項目投資估算應遵循以下原則:①涵蓋項目建設所需全部費用;②保證與擬建工程實施內容范圍相匹配;③各類間接費費率遵循商務部取費標準;④根據項目工期和當地物料情況,合理預估不可預見風險和物價上漲風險。
3 項目投資構成與分析
援外項目立項投資估算由勘察設計費、項目管理費、前期工程費、建安費和獨立費五部分組成,詳細費用構成見表2。
4 供水工程投資的主要因素及對策
4.1 工程概況
我國援東南亞某國扶貧民生工程,農村A村落給水工程:為解決其北部偏遠山區A村落群人口總計1 446人生活飲用潔凈水供應問題。結合當地經濟條件、水源條件、農村生活供水需求和習慣,供水方案采用在村落4.2 km遠的水源保護山泉地修建一座鋼筋混凝土截水壩,截流山上的小溪流的山泉水,作為當地村落飲用水源,攔水壩選址位置比全村最高用水點高12 m,將源水引至20 m3的沉淀過濾池,經過濾后,輸水干管采用 DE120PE管,再將水輸送至50 m3的蓄水池,蓄水池同時兼做二次過濾,出水經過消毒后輸送至各用水點,每戶設DN15水表一只(圖1)。
4.2 設備、材料費選取
確定材料設備單價,直接關系到對援外工程投資的準確性,工程實施的可行性及施工企業的經濟利益和積極性,在市場調研過程中,應充分收集和調查國內、外市場價格和供應情況,對材料設備供應來源的進行經濟比選。本項目設備供應渠道分為2種情況,一是在項目所在國采購,但二是在我國采購,采購方式需根據材料設備價格、數量和性能、供貨條件、運輸距離等有關因素考慮。
針對本項目的特性,地處北部山區,遠離首都,靠近中國邊境,并有開放的貿易口岸,本著經濟合理、易于實施的原則對所有主要材料的供應來源做了分析, 最終確定的材料供應方案為:木材、砂石料和石磚等主要材料由當地供應, 水泥、鋼材以及所有供水設備則全部從中國進口。進口材料及設備的綜合單價包括國內采購出廠價、國內外運雜費和清關保險費等??紤]到援外項目的免稅政策,建議要求施工單位合理考慮關稅的免稅額度、控制進口設備范圍及對費用和利潤的合理分攤。要做好援外工程,尤其是農村供水工程,關系到大眾口碑,在設備選材上要考慮選用質優價廉,維護方便,售后服務好的國內優秀產品,一方面擴大了國內產品的國際市場,一方面也在當地樹立良好的形象。
4.3 施工機械使用費
施工機械臺班費用在該項目工程直接費中所占的比例較高,施工機械使用費受項目所在地、工程規模、工程量大小、機械來源等影響。
按照對外援助成套項目實施模式,項目施工企業由外方以EPC總價合同方式在中方推薦的中資企業中選定。在受援國的中資企業基本具有一定的資源,設備和項目。
本項目用到的大型機械按施工單位自有機械編制估算,計算機械臺班的預算價格為國內采購價和國內外運輸費、運輸保險費之合。對于小型的機械和器具,考慮從當地租賃,并按照市場調查價格列入到其他機械使用費中。
施工機械臺班費用第一類費用和第二類費用組成,一類費用主要包括機械臺班折舊費、維護費、修理費和安裝拆卸費,二類費用主要包括機上工作人工費和動力燃油費。
一類費用折舊費根據項目工期12個月,按照加速折舊法,定額機械臺班折舊費系數考慮為50 %。維護修理費:參照國內的維護修理費單價,結合當地勞動力、物資供應情況調整。二類費用的機上工作人工定額和動力燃油費按照調查分析的綜合人工單價和市場汽油、柴油價格分析確定。
4.4 人工費的選取
按照援外項目規定建議采用的綜合人工單價:
(1)綜合人工單價=(中國工人工日單價+當地工人工日單價×中、外用工比例×中、外工效比率)÷(1+中、外用工比例)。
(2)中國工人工日單價包含技術服務補貼費、國內外交通費、差旅費、保險費、國外津貼和艱苦地區補貼等;當地工人工日單價包含當地測算工資、附加補貼、社保和保險。
(3)根據援助項目的特性,結合工作工種,考慮受援國工人的技術水平和勞動效率,按照項目進度輕重緩急要求,確定不同時段的中、外工效比和用工比。
亞洲地區的工效比的控制幅度為1∶1.5~1∶1.7,綜合中、外用工比計算方法:
中外綜合用工比=Σ[推薦用工比×(工種定額工日/總工日)]
根據項目類型、地區差異和工種差異,推薦使用表3用工比指標,按照用工類型劃分,綜合考慮本工程的特性,綜合用工比確定為1∶5.5,并可按實際情況在±20 %范圍內浮動。
5 結束語
援外工程立項前的項目建議書和可研階段的投資控制價至關重要,既要充分了解受援國的國情和實際需求,具體分析受援國的經濟基礎、資源條件、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也應統籌考慮建設模式,對中資企業做全面調研,針對援外工程項目各自的特殊性,對投資估算的原則、方法進行合理分析,才能科學高效、經濟合理的控制投資,實現援助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準,張路剛,王曉剛. 國外鐵路工程建設工料機費用研究[J]. 鐵路工程造價管理, 2013(9):14-16
[2] 李會濤. 援外工程給排水專業設計簡述[J]. 山西建筑, 2012(2):112-113.
[3] 江鵬愛.淺談援外工程投標報價[J]. 福建建筑, 2009(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