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 李卓容 梁珊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BI-RADS分類4a~5類腫瘤應用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術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我院乳腺腫瘤患者入組,抽取時間為2018年10月-2021年11月期間60例患者,并針對患者應用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術,對比手術病理檢查結果,分析診斷結果。結果:在60例檢查患者中,穿刺活檢病理確診乳腺腫瘤陽性48例,占比80.00%,穿刺活檢術的診斷的特異性與手術病理檢查比較,指標差異性相對較小(P>0.05),手術病理診斷檢出類型為浸潤性小葉癌、小葉原位癌、導管內癌、導管原位癌、浸潤性導管癌、腺病、纖維腺瘤、管狀腺瘤、乳頭狀瘤、乳腺炎,穿刺活檢術診斷符合率較高,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相近(P>0.05),穿刺活檢術與手術病理診斷比較誤診率較低,無對比差異(P>0.05)。結論:乳腺BI-RADS分類4a~5類腫瘤診斷當中實施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術可降低誤診率及漏診率。
關鍵詞:超聲引導;經皮穿刺活檢術;乳腺腫瘤;診斷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健康體檢的逐步重視,乳腺癌的發現率逐年上升。2020年乳腺癌成為繼宮頸癌之后癌癥發現率最高的第一大癌,也是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大隱患[1]。超聲檢查是相對其它檢查而言操作相對簡便、價格低廉又無輻射的檢查方法。隨著超聲檢查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發現乳腺腫瘤后,為明確腫瘤的性質,介入超聲為經皮穿刺活檢術提供了更好的便利,也進一步提高了腫塊的病理診斷價值[2]。近幾年,伴隨臨床醫學影像學技術不斷進步,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推廣速度加快,對于較大的腫塊或可觸及的腫塊,臨床醫師多數情況下可自行引用超聲診斷儀引導穿刺,對于較小的腫塊或臨床不可觸及的腫塊,臨床醫師仍面臨穿刺難度大、陽性率低、風險高的窘境,此時需要超聲醫師配合臨床醫師進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本次將對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術在乳腺BI-RADS分類4a~5類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8年10月-2021年11月針對入院實施治療的乳腺腫瘤患者進行選擇,共計60例入組,納入標準:腫塊BI-RADS分類為4a~5類,臨床無法觸及腫塊,臨床醫師自覺穿刺難度大,無檢查禁忌癥,本人知情研究者;排除標準:腫塊BI-RADS分類為3類及以下者;患者中年齡最大為86歲,最小為21歲,平均年齡40.84±0.06歲。
1.2方法
儀器為日立HI VISION Avius L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頻率 5-10MHz,11G活檢針,巴德自動活檢槍。要求患者平臥,或視患者乳腺條件選擇側臥或半側臥位,雙臂上舉,使雙乳充分顯露,將耦合劑涂在雙乳上,選擇超聲儀器預設的乳腺檢查條件,進行全乳扇形掃查,發現腫塊后進行多切面掃查,選取穿刺路徑,對穿刺側乳房進行消毒,用2%利多卡因在腫塊周邊進行局部麻醉,在超聲定位下用巴德活檢槍進行穿刺活檢,每個腫塊取3-5條組織,活檢組織用90%酒精固定,直接送檢。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指標:分析診斷特異度、靈敏度、誤診率、漏診率、診斷符合率。特異度=G/(B+G)×100%;準確率=K+G/(K+B+O+G)×100%;漏診率=O(K+O)×100%,靈敏度=K/(K+O)×100%,誤診率=B/(B+G)×100%,K為真陽性、B為假陽性,O為假陰性、G為真陰性。
1.4統計學方法
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術應用效果分析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評價,特異度、靈敏度、誤診率、漏診率、診斷符合率采取(n,%)進行表示,卡方檢驗,檢驗結果為P<0.05,則表示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乳腺腫瘤檢查結果分析
在60例檢查患者中,穿刺活檢病理確診乳腺腫瘤陽性48例,占比80.00%,數據結果見表1。
2.2穿刺活檢術診斷與手術病理檢查的特異性、靈敏度結果對比
穿刺活檢術的診斷的特異性與手術病理檢查比較,指標差異性較小(P>0.05),靈敏度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對比結果見表2。
2.3兩組診斷符合率結果比較
穿刺活檢病理診斷結果顯示,小葉癌(包括浸潤性小葉癌及小葉原位癌)、導管內癌(包括導管原位癌)、浸潤性導管癌分別為4例、8例、29例,腺病、良性腫瘤(包括纖維腺瘤、管狀腺瘤、乳頭狀瘤)、乳腺炎分別為11例、1例,穿刺活檢術診斷符合率較高,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相似(P>0.05),對比數據結果見表3。
2.4兩組誤診率、漏診率結果研究
穿刺活檢術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對比誤診率、漏診率較低,誤診率差異性較小(P>0.05),漏診率存在統計學對比差異(P<0.05),數據結果見表4。
3. 討論
乳腺腫瘤的早期診斷當中,多普勒超聲以及傳統X線均能夠作為輔助檢測方法,兩種方法無法根本上對乳腺腫塊的性質進行確定,想要及時準確的對腫塊的良惡性進行判斷,應為患者進行活檢[3]。臨床實踐當中發現,組織學穿刺活檢能夠快速得出有效結論,具備操作簡單的特點。在臨床實驗中,發現存在乳頭狀瘤或纖維腺瘤被誤診為腺病的患者,對引發此種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有以下幾點:①穿刺過程中患者乳房的腫塊出現瞬間偏移;②進針時,由于進針的角度未得到有效控制,引發最后取出的材料屬于腫瘤邊緣組織;③腫瘤的直徑較小,無法有效取出腫瘤組織;④穿刺部位存在重疊現象[4]。因此,應對于患者的有效鑒別方法實施進一步探究,為患者治療提供依據。
臨床實驗結果發現,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對于乳腺腫瘤診斷的準確率較高,具備理想的應用價值[5]。本文研究顯示,在60例檢查患者中,穿刺活檢病理確診乳腺腫瘤陽性48例,占比80.00%,穿刺活檢術的診斷的特異性與手術病理檢查對比,指標相似度高(P>0.05),手術病理診斷檢出類型為浸潤性小葉癌、小葉原位、導管內癌、導管原位癌、浸潤性導管癌、腺病、纖維腺瘤、管狀腺瘤、乳頭狀瘤、乳腺炎,穿刺活檢術診斷符合率相對較高,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近似(P>0.05),穿刺活檢術與手術病理診斷比較誤診率較低,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為患者實現有效腫瘤良惡性鑒別,幫助患者給予及時有效治療,為患者提供理想治療方案,提高整體診斷準確率,有效降低臨床漏診率及誤診率,屬于臨床應用價值較高的診斷方案。
綜述,在乳腺BI-RADS分類4a~5類腫瘤診斷中采取超聲經皮穿刺活檢術為患者進行診斷可全面提升診斷準確率,使患者盡快確診,實現積極有效治療。
參考文獻:
[1]郭振宇. 介入超聲經皮穿刺活檢術在乳腺腫瘤診斷中的應用評價[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17):44-46.
[2]帥巧平. 介入超聲經皮穿刺活檢術在乳腺腫瘤診斷價值分析[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19):193-194.
[3]羅剛. 介入超聲經皮穿刺活檢術在乳腺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7):156-157.
[4]關瑞宏. 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對乳腺腫瘤的診斷價值探討[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7):177+179.
[5]陳霞,黃偉偉,車兆靜. 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對乳腺腫瘤的診斷價值[J]. 中國鄉村醫藥,2018,25(04):57-58.
212550170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