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華飛


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韋對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用藥價值。方法:采用盲抽法分我院2017年5月-2021年5月41例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對照組21例(基礎治療)觀察組20例(基礎治療+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分析兩組不同治療療效。結果:觀察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陽性血清轉換率10.00%相比對照組47.62%明顯較低(P<0.05)。觀察組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 DNA)、凝血酶原時間(PT)丙氨酸氨基轉氨酶(ALT)及總膽紅素(TBIL)水平相比對照組明顯較低,且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相比對照組明顯較高(P<0.05)。結論:恩替卡韋用于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患的治療,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陽性血清轉換率,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水平,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乙型肝炎;肝硬化;恩替卡韋;白蛋白
【中圖分類號】R51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已經明顯減退,預后較差,單純的內科保守治療為主的基礎治療不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的進展[1]。近年來,在基礎治療基礎上給予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獲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2]。恩替卡韋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治療方法,抗病毒能力強,耐藥率低[3]。本研究選取我院接診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分析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對該病患者治療情況,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7年5月-2021年5月41例經B超檢查、CT檢查確診41例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者;②功能Child-Pugh分級評分至少7分者;③無核(苷)酯類抗病毒藥物用藥史者。排除標準:①合免疫缺陷病者;②伴有嚴重心功能不全腎功能損害者;③凝血功能障礙者。采用盲抽法分41例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對照組21例,其中女8例,男13例;年齡范圍38~72歲,平均(55.01±5.76)歲;肝功能Child-Pugh分級評分,平均8-10分,平均(9.01±0.32)分。觀察組20例,其中女6例,男14例;年齡范圍38~72歲,平均(55.01±5.76)歲;肝功能Child-Pugh分級評分,平均9-10分,平均(9.54±0.21)分。兩組性別、年齡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等比較相當(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基礎治療
對照組采取基礎治療措施,入院后給予積極擴容,補液,止血,抗感染等基礎治理。
1.2.2觀察組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
觀察組在基礎治療前提下服用恩替卡韋(生產企業: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2237)治療,0.5mg/次,1次/d。兩組均持續治療96周,對兩組治療療效進行比較。詳細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3評價標準
乙型肝炎e抗原轉換、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和肝功能分析:
①計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陽性血清轉換率。
②應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 DNA)水平,應用EIISA技術檢測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水平,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兩組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轉氨酶(ALT)、總膽紅素(TBIL)在內測患者肝功能。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研究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或Fisher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檢驗水準a=0.05。
2結果
2.1兩組乙型肝炎e抗原轉換情況分析
觀察組HBeAg陽性血清轉換率10.00%和對照組47.62%相比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1:
2.2兩組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和肝功能分析
觀察組HBV DNA、PT、ALT及T-BIL水平和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且ALB水平和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2:
3討論
肝硬化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形成的慢性肝病,全世界肝硬化人群平均發病率約17.1/10萬[4]。肝硬化的致病原因很多,不同地區的主要病因也不相同,在我國其中主要是病毒性肝炎所致,如乙肝、丙肝等,而乙型病毒性的肝炎容易導致肝硬化的形成[5]。肝硬化有代償期和失代償期之分,通俗理解就是早期和晚期,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也是如此。失代償期時病人可無明顯自覺癥狀,肝硬化進入失代償后病人會有納差、消瘦、腹水等,甚至出現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嚴重臨床表現[6]。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預后較差。近年來,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患人群不斷增多,HBV持續復制和肝臟炎性反應壞死往往決定了肝炎肝硬化病情進展,而針對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 DNA水平正常,可接受抗病毒治療,而目前,抗乙肝病毒藥物分為兩大類:干擾素類、核苷類藥物。研究顯示,多數患者應用干擾素治療會出現發熱,高熱時可伴有寒戰常見不良反應,干擾素禁用于肝硬化患者,而核苷類藥物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療中應用效果顯著[7]。
恩替卡韋是基層醫院抗乙肝病毒的首選藥物,高效抗病毒,十分安全,見效快,治療聚酶具有較強抑制作用,且不易發生耐藥,通過磷酸化的作用生成帶有活性的三磷酸鹽,可以持續性地抑制乙肝病毒(HBV)復制,可以長期保持肝功能穩定[8]。恩替卡韋對延緩及阻止肝硬化的繼續進展具有重要意義,對PT、ALB、ALT、TBIL等肝功能指標水平有顯著的改善作用,促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因此,恩替卡韋適用于失代償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9]。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陽性血清轉換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比對照組具有相對較低的HBV DNA、PT、ALT及TBIL水平,且ALB水平相對較高(P<0.05)。可見,恩替卡韋用藥后,有助于減緩乙型肝炎e抗原陽性血清轉換及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標水平。
綜上所述,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應用效果顯著,抑制HBeAg陽性血清轉換,快速降低病毒水平,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其可作為治療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彭建偉,彭素瓊.分析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效果[J].飲食保健,2021(19):247.
[2]王慧.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7):35-36.
[3]Lee SW,Kwon JH,Lee HL,Yoo SH,Nam HC,Sung PS,Nam SW,Bae SH,Choi JY,Yoon SK,Han NI,Jang JW.Comparison of tenofovir and entecavir on the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mortality in treatment-na?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 Korea:a large-scale,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Gut.2020 Jul;69(7):1301-1308.
[4]吉勝利.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效果、安全性及對患者肝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4):35-37.
[5]李景南.恩替卡韋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1):87-88.
[6]梁麗琴.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臨床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6):85-87.
[7]任體蓮,王春玉,王彪,等.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效果觀察[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04):226-227.
[8]田曉花.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5):11-12.
[9]何洪,鐘偉章,雷燕.恩替卡韋對初期治療不同時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的療效[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1):97-99.
119850052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