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榮輝 王勝濤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于肱骨外科頸骨折治療期間應用經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篩選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符合研究標準者共計49例,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兩組,分別命名為對照組(n=24)和觀察組(n=25),對照組患者于治療期間應用經三角肌胸大肌入路肱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觀察組應用經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鎖定鋼板,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指標、肩關節功能評分。結果:對照組、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治療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指標數值對比差異顯著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肩關節功能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肩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肱骨外科頸骨折治療期間應用經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對于患者所造成的創傷性比較小,有利于促進患者盡早展開功能鍛煉,可借鑒推廣。
關鍵詞:經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肱骨外科頸骨折屬于目前于臨床上最多見的骨折疾病,主要發生于老年群體中。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不斷進步以及發展,肱骨外科頸骨折的發生率出于逐年上升的趨勢,因老年患者大多伴隨發生骨質疏松癥,呈現為粉碎性骨折[1]。于肱骨外科頸骨折治療期間應用保守治療措施導致骨折端難以達到功能復位,復位以后難以固定,不能實現早期功能鍛煉,取得的治療效果不夠滿意[2]。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發展,于肱骨外科頸骨折治療期間開始采取外科手術治療措施,不同入路術式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同[3]。為此,本文展開對照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肱骨外科頸骨折治療期間應用經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所取得的效果,具體研究內容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篩選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本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符合研究標準的患者共計49例,以隨機數字表法為分組原則,將所選患者劃分為兩組,分別設定為對照組(n=24)和觀察組(n=25)。匯總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照組中患者性別分布結構為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齡選取范圍于27-85歲,平均(56.36±4.17)歲,創傷原因:摔傷10例,車禍傷14例;neer分型:Ⅱ型17例,Ⅲ型7例。觀察組患者性別構成比例為男性7例,女性18例,年齡選取范圍于29-82歲,平均(56.74±4.29)歲,創傷原因:摔傷14例,車禍傷11例;neer分型:Ⅱ型15例,Ⅲ型10例。對照組、觀察組基線資料等相關參數展開統計學分析,所得結果為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于治療期間應用三角肌胸大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指導患者采取仰臥體位,落實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于患者肩胛骨位置處放置軟墊,做前路弧形切口,切開頭靜脈外側筋膜,隨著胸大肌向著內側牽動,將上肢輕輕外展,進行三角肌鈍性分離,充分暴露肱二頭肌長頭腱和大小結節,肱骨頭復位,依照骨折特點落實牽引以及撬拔等操作,應用布巾鉗、克氏針進行骨折塊臨時固定,保證肱骨近端的完整性。在透視作用下確定骨折復位效果以后,打入克氏針臨時固定,于結節間溝后0.5cm位置處放置鎖定鋼板,進行肱骨頭固定,于骨折遠端處置入鎖定螺釘,拔出克氏針,進行切口常規縫合以及關閉,放置引流管[4]。
觀察組患者采取經三角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指導患者采取仰臥體位,落實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于患側肩胛骨處放置軟墊,手術操作時于患者肩峰前緣與肱骨外髁連線,肩峰下做長度為5~6cm切口,于三角肌前中部鈍性分離,用骨膜剝離子沿著肱骨做骨膜下剝離,建立隧道。肱骨近端內外旋,將大小結節、肱二頭肌長頭腱充分暴露,肱骨頭進行復位,根據骨折特點選擇合適的操作方式,將骨折進行復位,打入克氏針臨時固定,透視復位效果滿意以后,將鎖定鋼板沿著之前建立的隧道插入。應用同型鋼板為體外瞄準支架,進行遠端鎖定孔標記,做切口,分離軟組織,將鋼板鎖定孔充分暴露,進行合適鋼板位置調整。肱骨干提拉時應用普通螺釘,進行鋼板固定,避免滑動,肱骨頭進行鎖定螺釘固定,于骨折遠端處擰入鎖定螺釘,進行切口常規縫合關閉,進行引流管放置[5]。
1.3觀察指標
手術指標:統計分析對照組、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治療時間。
肩關節功能:應用肩關節Constant量表評估患者肩關節功能,量表總分值為100分,評估內容包含功能活動、肩關節活動度、肌力水平以及疼痛,所得分值越高表示為肩關節功能恢復效果越高[6]。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分析研究數值,計數資料用 描述,行x2 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x±s),行t檢驗;P<0.05即研究數值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對比
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治療時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肩關節功能對比評估
治療前,對照組、觀察組肩關節功能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肩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對比結果為P<0.05,詳見表2。
3.討論
肱骨外科頸骨折主要發生于年齡于6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中,此骨折發生原因主要在于上肢伸展摔傷,對于患者日常活動產生影響,在嚴重情況下甚至會造成血管損傷以及神經損傷,對于患者預后具有不良影響[7-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手術指標、肩關節功能評分對比差異顯著,所得結果為P<0.05,分析原因如下:經三角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措施用于肱骨外科頸骨折治療期間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比較高,經三角肌入路固定比較可靠,突出了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的優勢,于手術結束以后全身反應比較少[9]。經三角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以三角肌入路為基礎,通過皮下隧道插入鎖定鋼板,不需切斷三角肌前緣,可以有效避免對肩關節上舉以及前屈力量產生影響,減少手術創傷性,可以促進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10]。
綜上所述,于肱骨外科頸骨折治療期間應用經三角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手術對于促進肩關節功能恢復具有積極意義,可借鑒推廣。
參考文獻:
[1]徐學方,單方軍,沈良,等.肱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肱骨外科頸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20,25(05):859-861.
[2]劉冰,張強,張明.Multiloc髓內釘與肱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NeerⅡ型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的效果對比[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30):91-94.
[3]李銀武.肱骨近端鎖定鋼板與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0,26(05):93-95.
[4]章日春,張蕊,趙華,等.肱骨近端髓內釘與肱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的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21):92-94+108.
[5]彭方亮,尤偉艷,李晶,等.髓內釘和微創接骨板技術結合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肱骨外科頸(NeerⅡ型)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09):1871-1874.
[6]李飛,宋嬌.經三角肌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19):80-81.
[7]史偉,薛棟,余向前,等.經皮甩肩法與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9,34(05):482-484.
[8]陳銳鴻,葛鴻慶,管華,等.Multiloc髓內釘與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的臨床研究[J].實用骨科雜志,2019,25(04):297-300.
[9]武進華,段曉亮,馮志斌,等.治療肱骨外科頸合并大結節骨折兩種手術入路的比較觀察[J].實用骨科雜志,2018,24(03):256-259.
[10]宋紹勇.肱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的療效[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06):847-849.
353450058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