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益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人員對牙周病患者使用延續性護理的最終效果,從而說明這一護理方式所具備的價值。方法:研究者選擇來到本醫院治療的牙周病患者50人,將患者分成兩個小組,一是對照組,二是觀察組,各小組人數均等,均為25人。通過對兩個小組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并對護理結果進行對比。對前者采用常規護理手段,對后者采用延續性護理。對護理前與護理后的兩組患者的菌斑指數、牙齦指數和滿意度進行比較后可知,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另一組,而且前一組患者對護理更加滿意。結論:護理人員使用延續性護理不僅可以改善牙周病患者的癥狀,還能使其獲得更加滿意的護理結果。
關鍵詞:延續性護理;牙周病患者;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78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引言:牙周病主要發生于人的牙齒支持組織,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口腔疾病。牙周病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其主要是由于牙菌斑所誘發,而牙菌斑通常堆積在人的牙頸部和牙齦溝內,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牙周病。在治療牙周病時,要考慮到患者的實際情況和治療時間,選擇合理的護理方式。采用延續性護理可確保患者在出院后依然可以獲得相應的指導,從而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健康。本研究主要對牙周病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手段,探后探討其最終的護理效果,現將研究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將來到本診所治療的50名牙周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起止時間為2019年7月,截止時間為2020年12月。將這些患者平均分成兩個小組,第一組是對照組,第二組是觀察組,各組均25人。在第一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各有14人和11人,患者最大年齡70歲,最年輕的患者是24歲,患者人均年齡是44.51±2.08歲。在第二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各有13人和12人,患者最大年齡71歲,最年輕的患者是25歲,患者人均年齡為45.78±2.01歲。已排除患者資料的特殊性,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而且不存在腎功能或者肝功能有異常情況的人員。所有患者的牙周病已經確診。
2、方法
這50名患者均已獲得牙周基礎治療,各組治療時間均持續30天。護理人員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時,分別采取不同護理方法。護理人員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首先向患者講解與牙周病相關的知識,然后告知患者需采取的治療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護理人員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合理時,主要采用延續性護理。第一,護理人員要為每一名即將出院的患者講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如飲食、藥物、牙齒保護。第二,制定隨訪計劃,使患者和家屬明確訪問時間與內容。第三,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使其能夠掌握延續性護理的操作方法。第四,使用微信、QQ等軟件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向患者講解相應的健康知識,使患者能夠保持自身健康與衛生。第四,叮囑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保證營養的情況下,盡量避免食用對患者牙齒帶來不利影響的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第五,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念,使其能夠配合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工作,盡快恢復健康。第六,叮囑患者隨時觀察自己的牙齒,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就要及時來到醫院進行檢查。
3、觀察指標
第一,對兩組患者的菌斑指數和牙齦指數進行對比。第二,對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對比。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要求患者填寫問卷,將護理滿意度設置為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級別,滿分100分,如果分數低于70分,就意味著患者對護理不滿意;如果患者打分超過70分,但是沒超過90分,就說明患者對護理比較滿意,如果患者打分超過90分,就說明患者對護理持滿意態度。研究者根據打分結果,統計人數,再將滿意人數與本小組患者總數相除,再乘以百分之百,就可對護理效果進行評估。
4、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使用SPSS19.0對數據進行處理,使用x±s代表計量資料,采用t和x2進行檢驗,采用%代表計數資料。
二、結果
1、兩組患者菌斑指數與牙齦指數對比
分別對兩組在護理之前和護理之后的菌斑指數和牙齦指數進行記錄、統計與對比,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通過調查兩組患者對本次護理的態度,獲得以下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兩組對比結果可知,觀察組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而且前一組患者對護理具有更高的滿意度。
三、討論
牙周病主要是由菌斑微生物所引起,該疾病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通常,需對菌斑進行有效的控制,就可進一步預防牙周病。在本次研究中,通過觀察和對比的方式,進一步分析延續性護理的實施效果,根據統計結果可知,實施延續性護理的患者各項指數均明顯降低,而且比未使用延續性護理的另一小組具有更加顯著的變化,而且患者對這一護理方式更加認同。延續性護理充分做到以患者為本,強調對患者出院后的護理,使患者能夠盡快康復。該護理方式充分發揮出互聯網等相關渠道的優勢,使患者能夠配合治療,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本研究中,接受延續性護理的觀察組只有兩名患者對本次護理效果不滿意,這說明大部分患者對這一護理方式予以認同。因此,要充分發揮出家屬的作用,使其能夠配合護理人員,共同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能夠具有戰勝疾病的信念。總之,采用延續性護理后,患有牙周病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有所好轉,說明這一合理方式值得進一步研究,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參考文獻:
[1]王雪.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在牙周病患者中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20,39(31):123-125.
[2]李玲,馬瓊,王娟,王小琴.牙周病患者中延續性護理的應用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13):8-9.
297650118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