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敬杰 張燦
摘要: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的講話精神,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高校教學要在課堂上積極挖掘課程思政點,探究如何將“傳道”和“授業”相結合。由于英語專業教材的選用和專業特點,以及人數眾多的英語專業學生的特點,在英語教學中,對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廣度和深度都遠遠不夠。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英語專業大一大二基礎階段的專業核心課--《綜合英語》為例,在課程思政體系下對高校綜合英語課程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一、綜合英語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1.開展課程思政是新時代背景下培養英語專業學生使命感的必然要求
課程思政本身就意味著教育結構的變化,即實現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的多元統一。從根本上來說,各專業的學生在各個階段都應該進行課程思政,但在其中,英語專業的學生又更具其特殊性。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專業的學生也必然的承擔著讓中國文化走出去,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使命。比如在當今疫情常態化的趨勢下,英語專業的學生應做好為外籍人士,以及曲解中國疫情防控的外媒進行解讀的負責人,做好中國疫情防控措施施行的傳聲筒,合理適當的消除誤解并且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而達到這樣的效果,勢必離不開對學生的課程思政。
2.開展課堂思政是實現課堂改革,培養英語專業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必然要求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往往是以填鴨式的完成課本上的教學任務為目的,而忽視了挖掘課程本身應該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意義。而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英語專業的學習興趣往往比較濃厚,積極性較強,極容易出現過度追捧西方思想文化的情況,甚至有些同學會傾向于用國外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來指導自身的言行或者是評判社會現象。尤其是在當今網絡環境下,甚至有些學生不當地利用網絡便利傳播錯誤的思想和言論。課程思政提出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的多元統一,在當今形式下,授課過程中除了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之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
二、綜合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策略探析
要開展綜合英語課程思政,教師需要研究課文篇章內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點,將所要傳授的知識,尤其是所要培養的態度、情感以及價值觀念等潛移默化地融合、滲透于課程的介紹與講解之中。
1.詞匯層面的思政教學
在綜合英語的授課中,有些詞匯本身就帶有豐富的情感色彩或者是文化元素,這些詞匯可以是正面的或者是反面的,教師在授課時必須善于抓住這樣的詞匯,適時的進行教育。比如,綜合英語III中的詞匯“endeavor”,在講解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詞匯表中所附帶的英文解釋“to try very hard”,并以此鼓勵同學們在生活中不斷探索和攀登,克服困難。像“endeavor”這樣的積極詞匯,在綜合英語教材中數不勝數,但并不是只有積極詞匯才能給教學帶來啟發,才能起到積極地作用。比如說“stressful”,這個單詞屬于較消極的詞匯,但是在講授的時候仍然可以利用這樣的詞做反面例子,或者從側面交給學生緩解壓力的做法,從而達到教導效果。
2.句法層面的思政教學
句法層面是指在教授句子相關語法結構和基本句義的同時,透過修辭或者寫作手法,體會句子傳達的深層含義。比如說在綜合英語III的課后習題中(P17)通過學習排比句式,提供了很多引人深思的哲理句子,比如說勸導人保持良好心態的句子:”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it is a state of mind” 和提倡閱讀的句子:“A house without books is like a room without windows” 這些句子從句義和句型上都值得學生們探究,同時教師也應抓住機會進行課程思政。
3.語篇層面的思政教學
綜合英語III共分為16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特定的的主題。按照課時安排,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每學期會可上班講解6-8個單元,因此在選取講解的單選時,授課教師應集智備課,充分挖掘適合對學生進行課程思政的單元,達到在講授詞句知識,語法知識的同時,讓學生理解文章背后的深意。比如綜合英語III中,第一單元Your College Years,文章通過總分總的結構對大學時期學生將會較之前產生的變化,遇到的問題逐一進行闡述。因此在授課時應注意在心里和認知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大學的成長階段,每個人都會遇到這些問題,把這些問題呈現出來的目的不是為了加重學生的心里負擔,而是要傳達出一種認識:大學階段遇到心里和生活中的問題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同學們要做的是正視這個階段,并且用一種積極地心態去解決問題,這才是學習文章的意義之所在。
三、結論
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環節中有助于實現“德育的小溪流淌在課堂的每一個環節”的目標。如果施行得當,學生們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自信心,公德心和愛國主義情懷。但與此同時,在授課時需要注意課程思政時間的占比,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思政內容的融入不能以犧牲英語教學質量為代價,同時也要掌握適當的時機和適量的度,避免學生們因為厭煩而產生抵觸,這一點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李穎.大學英語課程融入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思考[J]. 科教文匯 (下旬刊 ),2020(06):163-164.
[2]陳麗霞.高校英語專業課程的思政價值內涵與實現路徑———以《綜合英語》課程改革為例[J].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1-3:
[3]董少校. 上海師范大學:15 門課首試“課程思政”[N]. 中國教育報,2017-04-22.
[4]虞麗娟. 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N]. 光明日報,2017-07-20
[5]胡洪彬. 課程思政: 從理論基礎到制度構建[J]. 重慶高教研究,2019(1) .
本文為河北省教育廳2020年河北省高等學校英語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高校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與實踐”的最終研究成果 編號:【2020YYJG085】
本文為2021年度河北外國語學院校級教改課題“‘課程思政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以《綜合英語》為例”的最終研究成果 編號:【HWDJ2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