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優秀傳統文化;滲透
作者簡介:李婷婷(1985.05—),女,新疆農業大學附屬中學,一級教師。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財富,引導與鼓勵學生傳承與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是當前教育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是傳承與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基于此,中學語文教師應當更加重視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要以積極的教學態度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實現傳統文化傳承目標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及文化素質,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概述
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在中華文明不斷演進的過程中匯聚形成的,充分體現了民族風貌及特點,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多元思想文化及各種觀念的一種綜合表現,其中包含文化意識與文化實體。當前存在的優秀傳統文化既有十分明顯的歷史痕跡,也充滿新時代的生命力,其特點為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十分顯著的繼承性、民族性。簡而言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優秀的本土文化,屬于我國民族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之一,是來自于歷史并且在現實生活中繼續存在的,還體現在實際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之內。中華民族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蘊,從古至今,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在不斷傳承中始終保持其獨有特色。從廣度上看,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從深度來說,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深刻。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傳承發展的過程中,漢語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載體,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對文化傳承及發展十分有利,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進行文化傳承。
二、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及意義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價值及意義,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學生各方面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在當前的中學語文教學中,不少教材內容都會涉及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比較典型的就是語文課本中的文言文。學生要想更順利地學習及掌握文言文的相關知識,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基礎。而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有效學習的過程。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語文課本中涉及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甚至可以更高效地學習其他語文知識,進而提升學習語文知識的效率,最終實現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整體提升。
第二,有利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在優秀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的當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一件需要社會各個領域都參與的事情,學校作為教書育人、傳承文化的重要場所,更應當積極參與其中。而中學階段的學生基本已經具備比較牢固的語文基礎知識,理解能力與領悟能力相對較高,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而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第三,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其身心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在逐漸形成的階段,他們雖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尚未具備完全獨立判斷多種價值觀念的能力,若教師未能及時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就容易讓學生在正確價值觀形成的這一重要階段受到不良價值觀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當重視這一階段學生的價值觀認識與培養教育,其中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融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引導和幫助學生深度解讀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內涵,讓學生學會判斷與提取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念,實現身心的健康發展。
第四,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在學生受教育的多個過程中,中學階段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時期,更是學生學習知識、訓練思維以及形成良好品質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教育對學生良好人格品質的形成會產生直接影響。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與基礎性比較強的學科,是培養學生良好人格品質的重要學科。在學習語文的不同環節,教師都可以對學生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滲透,讓他們在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中感悟其中的優秀思想、文化品格以及人文精神,并將之內化為自身的精神財富,促進自我成長與發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使學生對傳統文化中包含的優秀的個人品德產生深刻感受,有助于學生完善自身的人格修養,使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展。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價值及意義,中學語文教師必須清楚認識這一點,并通過有效策略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三、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及策略
(一)通過傳統節日增強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在學生學習中學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興趣是重要的動力之一。要想使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教師就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基于此,教師在滲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當前保留下來并持續宣傳與舉辦的傳統節日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與學生日常生活存在比較緊密的聯系,是學生熟悉且易于產生興趣的內容,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中學語文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傳統節日與教材中涉及傳統節日的內容進行有效結合,使兩者之間能夠相互補充,使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得以循環進行,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比如,在教學《社戲》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結合本地風俗,充分了解當地戲劇情況。而正式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還可以以當地戲劇為出發點進行教學設計,同時結合廟戲的產生、清明節的由來以及祭祖文化等內容進行講解,借助圖片、視頻等層層剖析相關傳統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過程。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相關內容的理解,還能實現知識的拓展,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及文化素養,使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獲得更可喜的成果。
(二)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優秀傳統文化
在中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課內教材是基礎,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工具。但在當前的中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對教材挖掘不深,無法讓教材真正發揮其在滲透傳統文化方面的作用。對此,教師應對語文教材進行合理應用,深層次分析及挖掘語文教材內容并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使學生在分析教材的過程中能夠體會文章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尤其在目前新課改的背景下,語文教材在歷經調整之后,已經成為具有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課本。教師只有對教材內容進行細致深入的研讀,才能更好地了解課文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進而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比如,《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等課文涉及的建筑藝術及園林藝術皆蘊含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彰顯了古建筑的人文內涵。教師只有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滲透古建筑背后的人文精神,讓學生更好地汲取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感受和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及文化素養的提升。
(三)有效實施課內外閱讀結合
在中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閱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也是實現知識輸入,讓學生進行知識積累的有效途徑。通過開展課內閱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研究經典文化內容,掌握閱讀語文課文的方法及技巧,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逐步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自主發掘并掌握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而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結合,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眼界,使學生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有方向地對相關的課外知識進行拓展學習。比如,在教學《楊修之死》和《智取生辰綱》這兩篇課文時,為加強學生對其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理解及掌握,語文教師可以進一步拓展教學思路及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閱讀《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等經典文學作品,以更好地了解課文中的人物所處的背景環境,了解人物個性形成和事件發展的過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進而理解課文中涉及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將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可以讓學生在參與綜合閱讀的過程中,真正融入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擴展閱讀其他蘊含優秀傳統文化的作品,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的知識水平獲得有效提升。
(四)通過課外實踐活動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豐富的優秀品質,這些品質在當前社會仍有重要的傳承意義。在當前中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中,為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教師不能只注重理論指導,還需要加強對學生行為養成的教育,引導學生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真正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積極踐行傳統美德,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實際行動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有效組織學生落實實踐任務,進一步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深度。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獵》這首宋詞主要表達了作者保家衛國的情懷和愛國的情感。在學習完這一內容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收集表現愛國主義的其他古詩詞,并在閱讀之后撰寫讀書報告,在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深入體會古詩詞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及愛國主義情懷。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一些古代人文景觀,特別是能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的景觀,讓學生在接觸周圍事物的過程中體會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拓展課外知識的同時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五)提升語文教師的優秀傳統文化素養
就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而言,語文教師是主要的執行者及引導者。教師的知識素養會直接影響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傳統文化素養。基于此,學校內部需要對語文教師進行培訓教育,讓語文教師可以了解及掌握更多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實現語文教師傳統文化素養的提升,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更有效地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提供基礎與支持。同時,語文教師也需要不斷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研究優秀傳統文化,豐富自身知識儲備,提升自身文化素養,如此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更好地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結語
在當前中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不但需要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還應當傳授學生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提升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的素養。中學語文教師應當真正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性及價值,積極探索有效途徑及措施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支持。
【參考文獻】
楊維君.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31):39-40.
孫智德.傳統文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11):135-136.
魏葳.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文學教育(下),2021(10):82-83.
170550170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