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初
[摘 要]目前,專業教師在推進課程思政實踐的過程中,對課程思政重要性的認識有所提升,參與課程思政建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增強;課程思政實踐的相關制度正在逐步完善,課程思政實踐不斷得到領導層的大力支持。專業課教師是對大學生進行專業教育的主力軍,是課程思政實踐的重要推動者,必須通過健全專業課教師培訓制度、制定專業課教師楷模擔任班主任的制度、構建專業課教師與各類教師交流的平臺、加大對課程思政資源的挖掘力度,使專業課教師成為課程思政實踐的育人主體,大力推動課程思政建設。
[關鍵詞]高校;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2) 02-0041-03
一、高校教師在課程思政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專業課教師要高度認同課程思政是課程思政實踐的重要前提條件,要把教書與育人視為自己的本職工作,更要把自己擺到立德樹人踐行主體的位置,把專業課知識教學和立德樹人結合起來,實現高校思政教育的合力育人。但目前,高校專業課教師在課程實踐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 對思政教育主體的認識存在障礙
高校專業課教師要積極貫徹思政教育的理念,成為發揮立德樹人作用的主力軍。專業課教師只有端正對課程思政的認知,并高度認同課程思政的重要性,才會積極挖掘思政元素,做好課程思政實踐的工作,將思政元素貫穿專業課程中,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 但是,部分專業課教師認識不到自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將培育學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的育人環節視為輔導員的事情;不少專業教師并沒有肩負起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責任,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傊?,專業課教師對自身思政教育主體角色的認識并不理想,對自己在課程育人過程中的責任意識比較模糊。教學過程中,應將育人融入專業課課堂教學、課程實踐的全過程,做到教書育人并重,不斷提升課程思政的建設效果。
(二) 對課程思政的時間投入較為欠缺
教學活動占據了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80%以上的時間,專業課教師是與大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的群體,是對大學生成長成才影響至關重要的群體。在教育與科研的活動中,高校專業課教師以淵博的知識、健全的人格、崇高的師德師風、潤物細無聲地感染和引導學生成長成才。但是,不少專業課教師在課堂上并沒有結合社會熱點合理分配時間進行知識的講授,對學生提出的思想問題及社會熱點問題不能及時給予回應。高校專業課教師在完成繁重的專業課授課任務的同時,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將思政教育元素貫穿教學全過程,是值得高校教務管理部門重視和研究的問題。
(三)對專業課程中的思政資源挖掘程度不足
高校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以寬廣的視野對大學生的現實思想狀況進行剖析,引導大學生認識自己的時代責任和扛起歷史使命,及時講解國際國內發生的重大事件,緊貼時代脈搏,創新課堂內容,點點滴滴地感染學生。但是,不少專業課教師不能對大學生當前現實思想狀況進行課堂剖析,不重視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不能使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總之,專業課教師授課中缺少豐富的思政育人素材,需要引起高校相關部門重視。
另外,專業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始終圍繞“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選擇跟誰走”的問題,幫助和引導學生識別、選擇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專業課教師要秉持課堂講授“有紀律”的底線思維,授課過程中針對現今社會的錯誤思想要給予批判,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營造好的輿論氛圍,做到課程中講政治、守規矩、有紀律,對大學生有正確的引導。面對國內外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專業課教師要做到課堂上講授和課堂下言行有紀律、守紀律,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但是,目前,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存在思政資源不足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
二、提升高校專業課教師實踐課程思政效果的對策
高校要想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保持定力,加強和改善意識形態的工作,增強大學生的辨識力,使“四個自信”深入師生的心里,需要專業課教師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在教學環節中言傳身教,解決好思政教育面臨的新問題。
(一)健全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管理和培訓制度
要想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又快又好地發展,必須加強對專業課教師的培訓,規范專業課教師的師德師風,提高專業課教師的思想政治覺悟水平,提升專業課教師的道德水準。
高校應該分析影響專業課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因素,制定對應的措施,使專業課教師自覺踐行課程思政。第一,高校在招聘專業課教師時要設計嚴格的挑選流程,通過審查申請資料、組織筆試和面試等環節將思想政治覺悟不高、整體素質不高的求職者淘汰掉。第二,學校、院、系、教研室各層級管理者要制定關于課程思政及課程思政實施的規章制度,規章制度要保證具體以便讓專業教師明白要以什么樣的政治觀念和思想觀點來從事課程思政工作、以什么樣的政治素養來開展課程思政工作,也要比較寬松以便讓專業課教師有靈活處理問題的空間。第三,管理者在課程思政方面領導教職工,高校管理者在言行方面是教職工的表率,不但要倡導課程思政建設,還要力行課程思政建設,獎勵那些課程思政實踐比較好的專業課教師,同時也要對課程思政實施不力的專業教師進行懲罰。第四,高校要對專業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在職培訓,高校要在專業課教師上崗之前對其政治素養、政治觀念和思想觀點進行培訓;分層次對任職期間的專業課教師進行培訓;根據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認同程度的不同進行培訓;認同度高的可以降低培訓力度,結合教師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梢酝ㄟ^設置專業課骨干教師研修班,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活動以提升專業課教師的育人素養。高校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進行校級聯合培訓,以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共同舉辦師德師風交流會,組織以師德為主題和以黨的大政方針為主題的培訓會,鼓勵課程思政建設好的專業課教師舉辦講座,為他們提供外出交流和考察的機會。除了對專業課教師進行線下培訓,也要加大對專業課教師的網絡培訓,通過網絡思政與課程思政兩種方式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效果。第五,通過建立反饋與預警機制,對存在不良思想動態的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師德培訓和誡勉談話,嚴重的要開除教職,使專業課教師能夠以又紅又專的姿態培訓新時代的大學生。
(二)健全專業課教師楷模擔任班主任的制度
目前,無論是班主任還是輔導員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都負有重要的責任,但是大多數高校輔導員人選存在不合理的問題。不少輔導員都是剛剛畢業的碩士研究生,甚至有些高校的輔導員是從高年級學生中選拔聘用的,這些年輕的輔導員因為年齡與大學生接近,與大學生就某些問題容易達成一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但是,這些年輕人能否在政治立場上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在思想認識上對學生進行教育、在心理雜癥方面對癥下藥,并得心應手地解決學生問題,值得商榷。要使輔導員在育人中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必須從年齡、知識、經驗等方面甄選出架構合理的輔導員群體,做好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對大學生成才成長進行強有力的引導,部分專業課教師因其優秀的綜合素質可能是學校輔導員的最佳人選。
專業課教師因與大學生接觸的時間較多,對大學生有深入的了解,有些專業課教師又因其淵博的知識和崇高的師德師風被大學生崇拜和追隨,為專業課教師成為輔導員提供了便利條件。第一,高校應該制定專業課教師擔任輔導員的規章制度,為有意愿和有能力的專業課教師成為輔導員開辟通道,拓展專業課教師培養學生的路徑,使專業課教師有機會利用專業知識和輔導員的身份去引導學生成才成長,壯大課程思政的育人團隊;第二,高校要制定一套選拔考核專業教師擔任輔導員的制度,考評小組成員由思政教師、優秀輔導員、學生管理部門、大學生代表等組成,從多個角度考核評估專業課教師,選出最適合擔任輔導員的專業課教師;第三,高校內部機構和職責分工需要為專業課教師擔任輔導員職位建立必要的權力制衡、監察、檢查、審計機制,構建外部群眾和輿論監督機制,使專業課教師的課程育人功能得到發揮,使專業課教師認識到擔任輔導員不是為了獲取額外收入,而是為了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也應該對從事專業課程教學任務又兼職做輔導員的教師構建科學的激勵性條款,對擔任輔導員的專業課教師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考核,對表現優秀的教師給予獎勵,使其在專業課教師隊伍和輔導員隊伍中發揮模范與帶頭作用。
(三)搭建專業課教師與各類教師的交流平臺
首先,高校應為專業課教師與思政理論課教師之間的溝通開拓渠道。專業課教師應把高校思政教育的內容和要求融合至各門專業課程中,通過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以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材建設等方面的改革為突破口,融思政教育元素進課堂,增強課程思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應在思政教育教師和專業教育教師之間搭建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加強兩類教師的溝通與探討,使兩類課程相互協同,構筑思政教育的同心圓。
其次,要完善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班主任的溝通渠道。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和班主任相比,對大學生的了解程度比較弱。輔導員、班主任通過開展學生管理實務相關工作能夠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與特點,能掌握大學生方方面面的信息,能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有較為透徹的了解,便于對大學生開展思政教育。但是,輔導員和班主任與專業課教師相比,理論素養有待提高,深層次的理論問題恐怕難以解決好。專業課教師應加強與輔導員和班主任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主動參與班主任主持召開的主題班會、座談會等活動,配合班主任和輔導員做好大學生日常事務的管理,增進對大學生的了解,運用專業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潤物細無聲地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最后,專業課教師之間也應有充分地溝通。高校要為專業課教師搭建起授課、科研、樹人工作的交流協作平臺,要制定專業課教師工作研討交流的相關制度,使專業課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有制度保障。交流不僅限于學術問題,還應該把事關學生全面發展的社會熱點問題、政治、思想、生活問題納入研討的范圍,通過專業課教師之間的交流,引起思維共振,產生組合效應,可以豐富課程思政育人的教學素材,縮短備課時間,將專業知識與大學生關心的學習、生活、心理、就業等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相結合,講出大學生喜歡聽的課程,幫助大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提升課程思政教學的效果。
(四)加大對課程思政資源的挖掘力度
高校應創造條件和渠道,支持和鼓勵專業課教師挖掘思政資源,建設好課程思政。
首先,高校應該協調配置更多的人、財、物用于思政教育資源的挖掘,做好專項的經費預算。由于不同專業所蘊含的思政資源不盡相同,在對不同學院、學科、專業進行分析評估的基礎上給予不同的經費支持;其次,加大對挖掘專業課中所蘊含的思政資源的人力資源的支持,理工類專業課程應該通過提供最新產品模型給大學生進行接觸和試驗,使大學生親身感受我國科技的高水平發展,激發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責任感;也可以以認知實習的方式,組織學生到高科技企業參觀,由高科技企業的專業人員模擬和展示高科技成果的開發過程,使大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科技強大帶給祖國的榮光,從而激勵自己踏實求學、勤勉創新,以使自己學有所成、報效祖國;文科類專業也可以結合本專業對應的產業進行橫向比較,專業課師生成立專門的制片小組,把相關產業的發展歷程及取得的成就制作微型影視劇,不但可以使專業學生了解本專業的發展歷史,還可以了解本專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以此了解本專業發展前沿的課題,激發學生通過資料的收集、分析、梳理,在自己的努力之下進行相關的科學研究,使自身的綜合素質大幅度提升,成為新時代勵志的奮斗者;最后,高校要成立課程思政資源挖掘研討機制,由專門機構推動,由專項經費支持,通過專業教師集體研討,在寬松的氛圍中,敞開思路、暢所欲言,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創造出教學知識與思政教育能最佳結合的思政教育的要素。
參考文獻:
[1]靳諾.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N].人民日報,2018,05(17):17.
[2]李忠軍,鐘啟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必須抓住理想信念鑄魂這個關鍵 [N].人民日報,2018,05(31):10.
[3]鄭義臣.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高校需破解四“關”[J].教育現代化,2018,5(42):204-205.
[4]陳立思.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7,3.
[5]李文晉.“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化建設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1):34-36.
[6]江頡,羅顯克.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探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32):84-87.
[7]薛娟.專業課教師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問題及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4):148-150.
[8]任志鋒,孟茹玉.美國高校師德建設的歷程、特點與啟示[J].思想理論教育,2017(4):106-111.
(責任編輯: 劉潔)
130350051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