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自君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最基礎的人文類學科,將伴隨著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到了高年級,積極發言的學生越來越少,甚至只有教師唱獨角戲。課堂的興趣已經成為了語文教學的難題。經過調查,恰如其分的贊揚,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學生會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上,真切地體會情節,學習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學習興趣
語文作為一門最基礎的人文類學科,將伴隨著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活到老,學到老,將是我們終身的學習方法,而語文將起到基礎性作用。同時,語文的學習對學生的其他學科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特別是高年級,舉手的同學越來越少,甚至到了老師唱獨角戲的地步。這樣的教學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學生,引起他們的聽課興趣,便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題。
一、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調查
(一)高年級的學生有面子觀念了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優秀,都希望別人看得起自己。當自己有缺點時,絕不會展示給別人看,哪怕一丁點兒。他們不愿別人譏笑他們,孩子們寧愿呆著不動,聽別人和老師講。反之,積極回答問題的同學,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肯定,表情是多么的神氣,開心。這樣,不愛舉手的學生,長此以往,被動學習。除非他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然不會輕易嘗試。這樣的課堂難免死氣沉沉。
班上確實有些后進生,他們確實不會,不敢舉手,甚至也聽不懂。
班上的后進生,因各種原因,造成了不良習慣,影響了他們成績和能力。在長期的學習中,他們信心不足,加上同學們無心的笑話,形成了心理上的陰影:我不行,我答不上,他們會笑我……這些,導致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不高,不敢舉手發言,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有些學生性格文靜,不愿多說,更不愿當眾發言
這些孩子天生文靜,在班上不多言多語,很少打鬧。他們只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聽著。在課堂上,他們聽懂了最多會笑一笑;如果沒有聽懂,他們也不會舉手問,只把它留在心里而已。這種孩子,因不好意思問,他們不懂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他們的信心,形成惡性循環。他們怎么會對語文課堂有興趣呢?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學習興趣的方法策略
(一)教師必須結合班上的實際情況,精心備學生,備教材
俗話說的好,適合的才是真的好的。無論教案如何完美,無論教師想得如何周到,但不符合班上的情況,學生也聽不懂,教師也枉費心思。所以,教師首先必須摸清班上的情況:學生的基礎如何?整個班有什么優點,缺點?哪些人愛舉手?舉手發言的人有多少?等等。接著教師研究教材,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對教學過程作精心的設計。適合學生的,才是好的;適合學生的,才會引起他們的興趣。我在設計《白鷺》時,有一個片段:白鷺在田中釣魚。我了解到我班朗讀較好。于是我以讀代講,邊讀邊想,引起學生的興趣。片段如下:①讓一名擅長朗讀的同學來朗讀,其余人聽。師問: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我看到了白鷺;我看到了白鷺在吃魚:白鷺在田中吃魚,像畫…②男生讀,女生聽。師問:你們覺得白鷺心情怎么樣?(好,悠閑,愉快)師問:你們是怎樣看出來的?生答:因為白鷺在釣魚,那種情景像畫。③再讓學生帶著悠閑的心情讀,教師做適當的評價,激起學生的興趣,教師讓學生在讀中玩味,在玩味中體會興趣感。
(二)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做到心中有數,解決心中疑問,感受輕松,體會趣味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教師應精心準備,學生也因充分預習。只有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教師充分利用優生帶后進生,優生代替老師講解的方式,釋放學生愛表現的天性,給其他學生作榜樣,歡樂課堂,增加趣味。甚至教師可以讓預習好的中差生來講解,這樣效果更好。記得有一次我上識字課。識字中有一個“罰”字,我問:“你們如何記住它?” 有一位孩子是這樣回答的:“又打又罵四次,打是‘刂’,罵是‘讠’,上面是‘四’。”哈,多形象,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我馬上給予熱烈的贊賞。這樣既提起了學生的興趣,又節省了自己的體力。
(三)進行分層教學,讓各個層次的學生有所收獲,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
每個班的孩子他們的成績有好有壞,有高有低。他們的吸收能力也有高低。教師在備課時,心理應該有數:這個問題適應什么樣樣的孩子?他們可能回答什么?孩子回答問題,應該讓他們有挑戰性和成就感,有充分的信心,特別是對那些不常舉手和后進的孩子,更應如此。就算較差的孩子沒完全答對,也應積極地肯定他們的信心和對的地方。這樣,各層次的孩子都有發言的人,都有收獲。沒發言的孩子會有所觸動:他都能行,我也能行。這樣,課堂就活躍起來了。
(四)課堂上,教師進行真心、恰如其分的評價和明確的物質獎勵
誰都喜歡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賞,孩子更甚。經常受到表揚的孩子,信心更足,將來會更優秀。在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正確流利,遵守紀律發言,體會特別深的發言的同學,我會帶著感情,特別贊揚一番,再獎勵一顆“紅五星”。“紅五星”可兌換各種文具。那些被表揚的孩子異常興奮。只要有機會,他們就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去。同時,他們的行為也感染力其他同學。
(五)對于性格文靜、不善言語的學生,教師課前要加強交流,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勇氣
性格文靜,不多言多語的孩子,因說話有點斷續,甚至詞不達意。他們不愿把這個缺點展示給大家看。有時,他們鼓起勇氣回答,也結結巴巴,受到同學的嘲笑。以后,他們就是知道自己能回答,也不愿意回答。我就會在課前和他們聊天,聊一些我課堂上要問的問題。他們呢,課堂上一聽,老師問的問題,我都知道。于是他們信心滿滿舉手。我呢,也順勢讓他回答,并順勢贊揚了他幾句。這樣,讓他們明白:回答問題不難,只要預習好,有準備,誰都會回答正確。
小學語文課堂必須注重教學的趣味性,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備課、上課都應圍繞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思考怎樣讓他們聽懂、聽得更有興趣。同時,我們也應運用現代化的教學,運用多媒體,讓學生在聽、讀、看、悟多感官下去感受、學習知識工具,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知識的積累。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