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瑩 孫研博 方海文
2019年12月,我國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這場疫情既是危機又是契機,它改變了教育的常態。很多高校雖然開設參與線上教學,但并沒有步入常態化。疫情中,為保障全體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學校積極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筆者根據當前現狀合理分析“雙線教學”模式的優勢,使之適應學生的認知能力。
傳統教學的課時有限,教師為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沒有過多的時間擴展教學內容,以至于教學內容單一,不利于根據學生的基礎差異和個性特點進行學習內容難易程度的區分,無法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這樣普遍會形成學生的思維惰性,不善于獨立思考,過于依賴老師的引導,不利于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由此所帶來的問題是一些學生的學習動力將變得功利化,不以培養能力為目的地去學習,而是以獎學金所附帶的虛榮心和高成績所附帶的勝負欲為學習動力,學生變得缺少責任感,發展具有局限性。隨著“互聯網+”時代不斷發展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逐漸加大,這不僅需要學生形成完備的知識體系,更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與時代的發展接軌,成為21世紀的應用型技術性人才。因此,這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猝不及防的疫情為教育事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幾乎一夜之間數以億計的學生都面臨著暫時告別傳統課堂而轉向互聯網課堂的問題。這場“互聯網教育實驗”啟發了我們在教育事業“舊”的傳承中也要有“新”的發展,而“雙線教學”將賦予教育新的面貌。
“雙線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靈活地將在線課程與傳統課堂的優勢相結合,既可以讓學生有全面的學習體驗,也讓師生的課堂更加活躍,使學生增加了獲得知識的渠道,并提升了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這不僅突出了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同時也彰顯了學生學習的“自主”地位。
“雙線教學”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學不再拘泥于課堂。在這種雙線教學模式下,不僅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實現了主導者到引導者的地位轉變。
“雙線教學”也提高了教學質量,在教學制度和教學方案上可利用線上資源充分完善和擴充課程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自身情況充分利用線下和線上的學習時間,充分發掘學生的探究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前面分析了“雙線教學”,下面我們利用線上線下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在探索雙線教育模式的可行性中,針對部分學生返校和學生全部返校兩種客觀情況總結出下列教學方法:
1.線上教學。對于量大面廣的基礎課程和團隊授課課程,我們推薦采取“釘釘直播教學+超星平臺”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課前和課后,教師需要將學習資料和直播視頻上傳至超星平臺,方便學生預習和回看。師生通過超星平臺開展答疑輔導、作業、討論、測驗等;學生做好預習和復習工作。課中,返校學生接受任課老師面授教學,未返校學生通過相關平臺觀看任課老師直播教學。
2.線下教學。我們推薦“課堂面授+釘釘直播+超星平臺”的教學方式。課前,教師將相關學習資料傳至超星平臺,方便學生進行預習。課中,對于返校的學生,教師根據課表開展線下面授教學,未返校的學生可通過教師分享的鏈接或者驗證碼,利用手機或電腦在相關平臺進行在線同步學習。課后,教師通過直播平臺導出教學視頻,并上傳至課程網站,方便學生回看學習。師生通過超星平臺開展答疑輔導、作業、討論、測驗等;學生做好預習和復習工作。
以筆者所在校《數學分析》課程為例,本課程采用線下授課和“釘釘錄播+學習通+微信群等”多平臺綜合教學方式,達到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學習效果。
1.課前線上及線下自學,完成知識儲備。在正式上課前2周,教師聯系各班學委進行相關平臺的測試,比較各個平臺的教學效果,正式上課前1周,各班班長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微信群和釘釘群,落實電子版教材并核對學生信息,做好線上上課的準備。
課前,教師把電子版學習資料(錄播視頻、PPT等)傳至學習通平臺,學生可觀看相關錄播視頻和相關課件進行預習。另外,考勤也是督促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在課前五分鐘通過學習通簽到功能,完成簽到,了解學生上課的情況。
2.課中“線上+線下”授課,完成知識學習。課中先采取線下授課的方式,將課堂的主體由老師轉變為學生,突出老師的引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當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采取觀看釘釘錄播的方法,針對疑難問題重復觀看,當學生針對某一問題心生疑問時,可以在釘釘群給老師留言或通過網絡共享資源查找相關資料。對于重難點問題,教師可以通過開啟直播討論的形式,鼓勵學生提問題,對積極參與討論的學生進行表揚,隨時解決課堂和錄播課中的問題。
3.課后復習與作業,完成知識鞏固。課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盲點,根據知識的重難點編寫相應的課堂練習題,學生利用學習通平臺進行鞏固練習(手寫拍照提交),平臺自動統計每次作業的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對作業進行批注點評,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查缺補漏。教師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平臺,進行數學微課和相關資源的推送,對知識進行拓展,學生通過觀看微課進行課后溫習和延伸。
在教學上,有各種各樣的課程模式,不單單局限于直播教學課程,還有錄播課程,一對一課程,一對多課程,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在互動上,有舉手發言功能、簽到功能、疑問解答功能。在上課的時候能夠有很好的活躍氣氛,拉近師生距離,完美還原線下教學的體驗。在學員管理上,有學員功能,能夠看到每一位學員的學習記錄、學習進度、知識的掌握情況、成績統計等,老師據此對學生作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4.案例總結與評價。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需要做好各項準備,了解各個平臺的優劣,做到不同平臺的優勢互補,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實現教學效率最大化。這種雙線教學模式無論對老師還是學生,都是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為教學帶來效益的同時也為老師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比如,不熟悉電腦的操作,缺乏網絡知識等,需要我們不斷地試驗、反思、交流和探索。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教學改革成為現教學階段的一個炙手可熱的問題,“雙線教學”對于我們來說既是挑戰又不失是一種契機。“雙線教學”能夠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創新意識,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優勢互補,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優質教學模式。構建并努力實現“雙線教學”模式是為國家培養21世紀能力型人才的活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