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靜
寫作是初中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能反映語言運用能力,也能體現情感、人生態度與價值觀。因此同學們應該重視寫作,客觀看待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學習,全面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初中是打基礎的重要階段,作文作為語文學習的重點內容,其學習效果會直接影響整個學習體系,因此在初中階段培養寫作能力非常重要。然而,在作文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如有些同學只會堆砌詞句,不會表達情感;還有些同學雖然知道怎么表達情感,但語言缺少美感;甚至有同學的作文還會出現跑題、內容空洞的現象。作文是對生活的記錄,在課堂上,同學們應轉變學習理念,將寫作與生活結合起來,主動參加實踐活動,鍛煉寫作能力。
一、降低寫作難度,點燃學習熱情
現代社會,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休閑娛樂的方式多了,學生的生活也豐富多彩起來,與花花綠綠的網絡世界相比,同學們會覺得學習太枯燥,沒有樂趣,因此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因此在語文課堂上,同學們應該創新學習方法,培養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同學們一般會花更多時間學習課文,留給寫作的時間有限,在此種情況下,寫作能力的提升一定會受到影響。為了改善此種情況,同學們必須改變學習態度,創新學習方法,調整寫作心態,循序漸進地寫作,培養自己的寫作興趣。
例如,在練習寫景時,就可采用下面的學習方式——先閱讀課文《晚秋的原野》,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隨后結合學習內容思考如下問題:“作者是怎樣描寫景色的?在描寫景物的過程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充分了解這些內容后,同學們就可以此為模板,描寫周圍的景物。在學習《濟南的冬天》時,同學們還可將文中優美的句子提取出來進行鑒賞,這樣對提升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大有裨益。如“等到快日落……粉色”一句中,作者運用了擬人手法,生動地展現了夕陽下雪景的柔美,畫面充滿了詩意,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同學們可參考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掌握擬人手法的使用技巧。除了仿寫句子,同學們還需要全面且系統地分析文章的寫作方法、結構,由點及面,循序漸進地進行吸收和學習,將學習和寫作相結合,從而降低寫作難度。采用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能降低寫作難度,還能幫助同學們理清寫作思路,使后續的寫作活動更順暢。
二、將生活化因素與作文學習相結合,尋找寫作靈感
很多同學認為文章難寫,不知道從何處下筆,即便寫出來了,文章也沒有感染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與生活脫節。因此,同學們應該多觀察生活,學會從生活中積累素材,尋找寫作靈感,拉近作文與生活的關系。
例如,在描寫景物時,同學們可以走出教室,去擁抱自然,對自然界中的景物、氣候以及動物等進行觀察,在腦海中形成具體的印象,積累真實鮮活的素材,在寫作時運用,從而使文章內容充實,有感染力。此外,同學們還應耐心觀察周邊環境,如放學路上看到的景色或動植物等,或觀察家里盆栽的生長情況,小動物的生活習慣等,聯系實際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優化作文質量。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很多作家為了寫出感人的文章,經常參加戶外實踐,通過親身體驗獲取素材,以使描繪的形象更加鮮活,表達的主題更加豐滿。很多同學寫不出高質量的作文,是因為缺少素材,只能胡編亂造,導致內容不真實、不生動。出現此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沒能從生活中獲取素材。走出這一困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觀察,體驗生活,從生活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在課堂上,同學們應從以下兩方面著手:第一,做有心人,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尋找生活中的典型人物與事件,豐富自己的素材積累。如有的同學發現獨生子女消費不理性,這樣的素材不僅生動,還有一定深度和獨創性,運用到作文中,定能讓讀者耳目一新。第二,可通過網絡渠道獲取相關信息,聚焦社會問題,積累寫作素材,從而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三、注重培養想象力,強化感悟能力
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文字進行交流與表達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過程。在課堂上,同學們應充分發揮想象力,培養感悟能力。“感”就是觀察與感受,“悟”就是體會與思考,“感”是基礎,“悟”則是升華,經歷了觀察與感悟,才能激活情感,做到下筆如有神。感悟包括對自然、社會與人生的感悟,既包含情感體驗,也包含理性思考,沒有情感的文章是空洞的,沒有理性的文章是膚淺的,感悟不僅能夠強化同學們的觀察能力,也能給同學們帶來寫作靈感。在生活中,小到花草樹木大至山川河流都能給我們帶來寫作靈感,回歸自然,感悟自然也是回歸人的天性。詩人周敦頤正是通過“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悟到了“潔身自好”的道理。散文大家朱自清在《春》中通過對春天、花草等的觀察與描寫,表達了對青春的新與美的高度贊揚。在學習這篇文章時,同學們就可和感悟自然聯系起來。如以八月為例,八月是桂花飄香的季節,桂花的花瓣非常小巧,卻能散發出濃郁的香氣。牡丹花雖然艷麗,卻沒有香味,這給我們以怎樣的啟示?據此可以悟出一定道理,如花朵就像人一樣,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一面,不能以貌取人。還可以“由橋想到的”為主題,針對學校周圍的橋進行仔細觀察,寫出自己的感悟。有的同學看到橋聯想到它能疏導交通;有的同學悟出了橋的溝通作用,因為橋梁連接兩岸,能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便利;還有的同學聯想到了工人、清潔工,甚至有同學聯想到了周恩來總理。可見,感悟能夠強化聯想與發散思維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此外,感悟社會,拓展視野,還能讓同學們充分認識自己,強化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重視作文的修改、加工和反思,進行調整與完善
新課標要求學生自主修改作文,達到文從字順的要求,并且能夠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學會與他人溝通。修改是寫作的重要環節,既能完善文章內容,又能提高文章的層次,豐富文章的內涵,是重新認識與創造的過程。新課改要求學生自改,必要時可與同伴互改或全班一起改,并在反思過程中不斷調整文章結構,在討論過程中掌握表達技巧,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總之,同學們想提高寫作能力,就需要走近生活,豐富閱歷,積累生活化的寫作素材。可利用課余時間出游,創造實踐機會,親近自然,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豐富生活閱歷,培養想象力,實現提高寫作能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