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蘭
摘 要:圖文結合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常見題型,非常考驗小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以及邏輯分析能力,但是目前小學生恰恰在上述思維品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勢環節,致使學生對圖文結合題的解答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數學綜合思維上的缺陷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彌補,數學圖文結合題的教學效率勢必難以實現突破性提高。本文主要研討了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從而鍛煉并強化學生對數學圖文結合題的分析能力和解答技能,完善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應用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數形結合思想;抽象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1-005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1.017
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主要考驗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以及直觀理解能力,但是現階段小學生的思維模式仍舊以形象思維為主,分析解答圖文結合題過程中經常遭遇各種各樣的思維阻滯,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以及分析理解能力,進而借助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完善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基于此,在新教改思想下的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多元化教學理念和手段為支點,著力提升學生解題思維的靈活性,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審題分析感知數學模型的抽象構建過程,從而切實強化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和圖文結合題解答能力。下面我們就針對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展開簡單策略探析。
一、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的教學難點
無論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任何課型予以優化都要追求針對性和有效性,圖文結合題教學也概莫能外,教師唯有全面探析圖文結合題教學模式中的缺陷,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創新,從而更加精準地提升學生的解題技能和數學思維。經過細致的分析總結,我們將現階段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面臨的主要難點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 學生的數形結合思維比較薄弱,難以對圖文結合題展開有效的邏輯分析。解答數學應用題離不開數學思想的引領,與數學圖形結合題教學相對應的數學思想主要是數形結合思想,但是目前大部分小學生的數形結合意識都偏弱,無法將圖文結合題的文字信息和圖片信息聯合起來思考。這樣一則會制約學生數學抽象思維的構建和發展,二則導致學生難以對圖文結合題展開有效的邏輯分析,從而降低學生對數學圖文結合題的解答質效。
第二, 教師疏于培養學生的審題意識和能力,導致學生對圖文結合題陷入非理性解答誤區。無論對任何類型的數學應用解題教學來講,強化學生的審題意識和能力都是教師所要堅守的基本原則,數學圖文結合題更是如此。但是就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的現實情況來看,多數教師過度關注學生的解題結果是否正確,而疏于培養學生的審題意識和能力。這種本末倒置的解題教學模式不僅有違新時期的科學性教學思想,也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圖文結合題陷入非理性解答誤區,從而給學生數學思維體系的整體構建造成不利影響。
第三, 教師應用的教學手段與圖文結合題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心理期待缺乏適應性,制約了學生解題技能以及數學探究興趣的強化和發展。教師在優化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模式過程中,無論引入任何教學手段都不能凌駕于實際學情和解題教學目標之上,但是縱觀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現狀,大部分教師應用的教學手段與圖文結合題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心理期待都缺乏適應性,學生在解題學習中很難找到樂趣,這不但會制約學生解題技能以及數學探究興趣的強化和發展,也無法引領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順利突破改革困境。
二、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的教學策略
(一)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助力學生順利破解數學圖文結合題
數學思想是學生在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學習中應該始終遵循的金科玉律,而且與圖文結合題相對應的數學思想主要為數形結合思想。學生具備較強的數形結合意識,不但等同于掌握了圖文結合題的解答精髓,也能養成良好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數學綜合性運用能力。因此,教師應該著重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思想,使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在圖文結合題探索中有所訓練和強化。
首先,教師應該加強應用圖示教學法,將題目中的圖片信息細化分解,以同等數量或者長度的圖示,幫助學生理清題目中圖片和文字之間的數量條件關系和邏輯關系。在這一步,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趣味化卡通圖示為學生呈現數量關系,如簡單的動物圖示、花朵圖示等等,使學生對題目內容產生清晰直觀的思維感知,并逐步引導學生從數形結合思想出發對圖文結合題展開審題和邏輯分析,提高學生解題效率。
其次,教師還應該基于題目中的數量條件和邏輯關系向學生提出啟發性問題,鼓勵學生立足數形結合視角,自主在題目的圖片和文字中提煉有價值的解題信息,引導學生運用順序讀圖法和分割板塊讀圖法。例如,在運用順序讀圖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對題目圖片展開識讀和觀察,防止學生遺漏圖片中的關鍵信息;在運用分割板塊讀圖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復雜的圖片分割成幾個板塊或圖示組合,然后再進行單獨的識讀和觀察,降低學生對圖意的理解難度,促使學生全面感知題目圖片的框架和信息,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增強學生的數形結合意識和邏輯分析能力,讓學生真正習得科學的圖文結合題解題思維方法[1]。
(二)創設多樣化解題情境,增強學生參與圖文結合題探索的內驅動力
小學生流暢解答數學圖文結合題的前提條件,重在解題教學手段的情境化和直觀化,教師唯有全力落實這兩項指標,才能從源頭上化解學生數學抽象思維的發散壓力,從而調動學生對參與數學圖文結合題解題學習的積極情緒反應,達到良好的激趣導學效果。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圖文結合題解題教學時,應該基于情境構建、認知理論以及因材施教教學思想,根據具體的圖文結合題教學需求,為學生創設多樣化解題情境,促進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情境化、直觀化發展,為學生打造數學抽象思維的培養溫床。在具體的策略實施方面,教師可以從兩條途徑入手為學生創設解題情境:
第一,創設多媒體演示解題情境。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將圖文結合題的圖片掃描到多媒體屏幕上,然后借助電子白板的圖片分割功能和局部縮放功能,為學生詳細演示圖片局部和題目文字信息之間的數量關系和邏輯關系,引導學生梳理題意并構建解題思路。在這一步,如果部分學生仍舊對圖片信息存在疑惑,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上臺親手對圖片進行操作、演示和觀察,使學生在手腦協調運作中進一步加深對圖片局部細節的直觀感受,從而化解學生的解題思維阻滯,提高學生的解題興趣和題意分析能力。
第二,創設游戲化解題情境。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手中紙板、格尺、剪刀等工具,合作動手制作圖文結合題中的圖形,制作完畢后鼓勵各小組交流展示圖形制作成果。這樣不但可以營造游戲化、互動化的解題教學氛圍,也能調動學生的深度探究興趣與協同合作意識。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手中的圖形作品和題目的文字信息聯系起來思考,找到圖形和文字之間的對應條件,明確題目最終要求的數量條件,從而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順利破解數學圖文結合題。
(三)重視審題意識和能力培養,把握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的關鍵點
上述我們談到,現階段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所面臨的最大難點,就是教師對圖文結合題教學的審題環節缺乏足夠重視。這種條件下構建的解題教學模式等同于空中樓閣,對學生解題思維能力和探究意識的強化效用微乎其微。基于此,教師應該摒棄本末倒置的解題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審題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通過有效審題促進學生高效解題。首先,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將數學圖文結合題中文字內容的關鍵詞和數字信息提取出來,讓學生把具體的數字和關鍵詞標注到圖片的對應部分,使學生一目了然地感知圖意、文意以及二者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從而向學生滲透科學的圖文結合題審題技巧。其次,對于一些圖片信息復雜和文字數量條件較多的圖文結合題,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列表法,就是將題目中圖片和文字內容的有效數量條件和信息整合起來,剔除無關緊要的內容,形成名目清晰、數量關系具有條理性的簡易表格,進而幫助學生迅速構建解題思路,掌握科學的審題方法。最后,小學生的審題意識以及審題能力需要提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開發利用學生解題過程中產生的錯誤資源,借助反例教學法,引導學生分析反例,感受對圖文結合題中某個數量條件理解不到位直接求出錯誤結果的過程。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認真審題的重要性,也能鍛煉學生對圖文結合題的解答和自主糾錯、改錯能力[2]。
(四)廣泛引入生活資源,深化學生對數學圖文結合題內容的認識和理解
從本質上來講,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實際上是對生活中數學現象的截取。這種題型的實踐教學意義在于錘煉學生的數學綜合思維以及運用數學知識技能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關鍵能力品格。因此,教師應該廣泛引入生活資源,以日常生活為支點,關聯學生的已有認知經驗、開發豐富的隨機性教學資源,激活學生的思維張力和聯動思考意識。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圖文結合題的具體內容,為學生創設貼近學生認知經驗的生活情景,如題目圖片中含有小動物,教師就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為學生展示同等數量的動物,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剖析題意、明確所求的數量條件。這樣既可以收獲滿意的解題教學效果,也能培養學生在解答圖文結合題時聯系日常生活的思維習慣和學習品質。其次,教師還可以廣泛應用生活中的實際物品,對圖文結合題展開演示操作教學,使學生基于熟悉的物品清晰感知圖片和文字的內在邏輯關系。這樣也能促進學生對題意的把握和理解,提高學生對圖文結合題關鍵數量條件的抽象和直觀想象能力,從而增強學生對圖文結合題的解答質量[3]。
(五)從主題圖分析切入,開啟學生解答數學圖文結合題的思維閘門
雖然在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中,對題目文字內容和圖片內容的分析同等重要,但是大部分有效的解題信息都潛藏在題目的主題圖之中,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抽象思維和審題能力時,應該主抓主題圖的理解分析教學,再輔助文字信息的邏輯分析,從而緊扣圖文結合題的特點,進一步完善學生的數形結合意識和審題、解題能力。因此,教師在優化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模式時,應該從主題圖分析切入,引導學生在題目主題圖中自主發現更多有價值的解題信息。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圖文結合題的主題圖展開細致觀察,讓學生自由發表個人觀點,說出題目主題圖給出了哪些有效信息,題目最終要求出哪項數量條件,然后將這些觀點進行歸納總結,初步得出解題思路。接下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解題思路和題目的文字信息聯系起來思考,將觀察主題圖后收獲的有效信息與文字中的數量條件和要求一一對應,推理驗證解題思路是否可行,如果可行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正式解題,如果其中存在不合理成分,師生就可以共同探討更科學的解題方案。這樣學生不但可以養成良好的識圖能力和觀察習慣,也能基于實事求是、推理論證的理性精神去探究數學圖文結合題,從而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數學思維品質產生突破性進步。
(六)設計合作解題任務,促進學生解題思維能力的互補和拓展
鑒于學生個體差異性以及解題能力優勢上的各有側重,教師在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中應該深化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理念,加強應用任務驅動方式,根據題目內容為學生設計合作解題任務。這樣一方面可以迎合學生參與解題學習的互動需求和心理期待,培植學生的協同探究意識和團隊精神,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學生解題思維能力的互補和拓展,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高質量的思維強化訓練。首先,教師應該將數學圖文結合題解題教學目標分解成階梯化的解題探究任務,如分析提取文字和圖片中的數量條件要素、制作解題數據表格、構建解題思路等等,按照難度從低到高的順序將這些任務發布給學生,通過學生自主、合作完成解題任務的過程,幫助學生逐步攻克解題難點,順利求出正確答案。其次,在學生通過合作初步完成解題任務之后,教師應該讓學生交流展示解題成果,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發揮主導作用,找出學生邏輯思維和審題環節的薄弱點,對學生實施有效的解題思維啟發和點撥,引導學生自主糾錯、自主改錯,從而提高學生的釋疑能力和解題能力,促使學生自覺規避常見的圖文結合題解答錯誤。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小學數學圖文結合題教學難點主要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存在缺陷以及教師沿用的教學手段與圖文結合題教學需求不匹配,無法點燃學生參與圖文結合題解題探究的熱情。因此,教師應該著力優化圖文結合題教學模式,以強化學生數學抽象思維和邏輯分析能力為教學核心,夯實審題教學環節、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擴充學生的生活認知經驗、設計合作解題任務,從而多位一體提高學生對圖文結合題的解答質效,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和綜合運用能力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鵬福.小學低段數學圖文結合題的教學方法研究[J].科技資訊,2021(15):154.
[2] 謝靜.小學數學圖文結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20(56):83.
[3] 趙明靈.小學低段數學圖文結合教學的探索[J].新教育,2018(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