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線上與線下;化學;教育整合;研究策略
作者簡介:陳力(1973.4—),男,甘肅省景泰縣教育局,高級教師,本科。
引 言
現代教學實踐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以社會發展為方向,不斷地將先進的教育教學技術與教學實踐工作相結合。傳統的線下教學工作雖然能在班級范圍內、面對面的教學環境下,由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來保障知識的高質量傳輸,但也受到了時間、空間的限制。現代教學工作者應積極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線下和線上教學共同發力,在資源收集、資源整合、資源共享的基礎上保障學生在不同渠道進行學習的順利性。當然,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要立足實踐現狀,不斷分析問題,持續探究教育優化策略。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線上與線下化學教育整合難點與突破路徑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現綜述如下。
一、線上線下教學中存在的難點
線上線下化學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教師對不同教學環節進行持續性優化,在開展基礎化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創新教學形式來保障理論教學、實驗教學等不同環節的質量。分析當前線上線下化學教育整合的實踐背景可以發現,雖然教育領域有著將線上線下整合,讓二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教學理念指導,但在落實環節受限于教師理念、信息技術、學生學習自主性等多方面的影響。在內外部因素的共同干擾下,線上線下的結合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現實困難。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進行分析,在線上線下相融合時,教師作為課堂整體的設計者,需要強調在線上對線下教學進行補充,在線下對線上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但分析當前教育教學現狀可以發現,大部分教師對于二者融合的必要性沒有形成清晰認識,雖然對線上線下教學都各有不足的問題有所認識,但未從教學實踐整體系統的角度探究二者的整合措施。
大部分教師由于習慣線下的教學模式,在整體的課堂設計環節仍然以線下教學作為主要方向,強調在線下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知識講解。線上教學雖然是當前的教育新形勢,但教師對其的利用往往只局限在對于線下教學的補充上,線上的教學活動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化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在線上資源的利用過程中應更加強調從主觀、拓展、補充的角度,發揮其教育輔助作用來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片面地認識線上教學,在教育實踐環節不關注線上對于線下教學輔助作用的教育實踐策略,并不利于線上線下化學教育的整合,也不利于不同教學渠道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其次,從技術角度進行分析,線上線下化學教育的整合,強調在技術支撐下有效地組織教育與實踐,教師要對線上的應用技術、課堂組織方式進行學習,也要探究二者在教學實踐環節的整合方式。但在以線下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大部分教師對于線上資源的利用方式較為局限。
線上教學中,網絡、環境、板塊、功能等因素帶來的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影響了學生與教師對于線上教學方法的使用體驗。在線上,為了盡可能地保障師生活動有效性及知識傳遞有效性,開發部門要對其功能進行持續地優化。使用尚不成熟的軟件開展教育工作會由于技術的影響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最后,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無論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都強調利用教師的專業指導推動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質量的不斷提高。學生在線下學習中存在著對課堂參與興趣不夠,對課堂知識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線上教學雖然利用了電子設備、利用了網絡資源,但整體的課堂組織仍然以教師講解為核心,脫離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直接互動的平臺進行教學更加強調學生的自律性,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尚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未掌握利用線上資源的能力,不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使化學教育中線上線下整合面臨著學生主體性難以凸顯,學生主觀能動性難以有效發揮的困境。
二、線上線下相結合教育整合突破路徑
線上線下教學環節從教師到學生、從體系到方法等都要不斷地進行調整。教師要從理念、手段、實踐措施出發,在搭建體系的基礎上有效地進行課堂布置,通過不同渠道教學活動的組織來保障教學質量,通過整合多種教育資源彌補單一教學方式的不足,應用多元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筆者根據具體的教學實踐,認為線上線下教學整合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措施進行優化。
(一)搭建科學合理的化學教學體系
線上線下教學體系的搭建指導著線上線下化學教育整合的方向與實踐的措施。而教師在線上線下不同的環節進行化學教學時,要發揮不同教育手段良好的教育價值,在充分展示優勢、彌補不足的基礎上,保障二者整合質量,發揮二者融合使用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在搭建線上線下教學體系的過程中,要注重體系搭建的完整性和科學性,使這種教學方式形成閉環。不能簡單地將線上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手段,否則難以有效提高線上線下結合教學的最終效果。
搭建科學合理化的化學體系,要從不同的環節出發。在線上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階段應用線上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在課前對課堂將涉及的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在預習環境下,以便捷的互聯網技術完成師生之間的信息共享與信息互動,使學生在課前對理論課堂的知識有大致的了解,對實驗課堂的實驗內容有充分的掌握。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時,教師要注重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預習方向進行正確引導,這一點尤為重要。在面對較晦澀的新知識時,學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著手預習,教師要為學生預習工作的開展明確方向。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如果遇到問題,可以記錄下來,等上課的時候向老師提問。在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并能夠在正式學習之前對所學內容有所把握的基礎上,線下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問題為基礎,以整體學習的重難點內容為方向,在不斷創新教學展示形式、課堂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以對知識的有效講解、直觀呈現,在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對問題進行探究、思考、優化的過程中保障學生理解知識的質量,也保證學生可以立足課堂解決課前預習問題的能力。
在搭建線上線下教學體系時,教師要把握好課后的鞏固階段。課后教師可以通過線下知識鞏固要求、布置復習任務來使學生自主地搭建知識體系。教師還可以通過線上與線下化學教育整合的方式,以線上補充的測試與資料來引導學生在課后更有效率地鞏固所學知識,并通過提供不同難度、不同層次的教學資源、教學任務,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對個人的知識結構進行優化,解決學習問題。在利用線上線下教育整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提高整體教育活動設計的針對性,提高整體教學組織的科學性。
(二)具體分析,采用不同教學策略
教師需要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并在課堂上針對性地解決章節學習的重難點內容,在對課堂知識有的放矢進行提取、學習、掌握的過程中,使學生立足課堂,對知識體系、知識結構、知識框架進行優化,有效掌握所學知識。
在理論教學環節中,教師根據理論課堂、實驗課堂等不同的教學方向可以采用不同的線上線下教育整合方式。首先在理論課堂,教師可以通過布置教學任務,要求學生開展課前預習,并通過課堂探究的教學方法,以翻轉課堂、分層教學、自主探究等不同的課堂組織手段,在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共同思考、共同探索的過程中以循序漸進的知識學習來推動學生學習質量的穩步提升,使學生逐步深入地掌握課堂所學的知識。
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深度,教師可以在理論知識講解環節融入線上教育資源,通過視頻、動畫、優秀課件融入線下教育課堂的方式,立足課堂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知識講解,在知識呈現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從不同角度理解理論、理解概念的方式,在真實、生動、趣味化的學習環境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實驗教學環節中,教師的課堂設計要把握實驗教學的直觀具體特征。在課下引導學生開展集體實驗、進行實踐操作時,教師可以通過線上實驗與線下實踐操作的結合,在學生對操作步驟、操作要求、操作方式有效掌握的基礎上,保障其課堂參與的質量。開展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實驗內容與實驗流程。而在學生自主自發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移動設備,在實驗遇到問題時,自主自發地回顧實驗要求,從而標準規范地開展實驗操作,避免學生遺漏實驗步驟,也保障學生實驗操作的質量。
在學生利用線上資源開展自主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節約指導的時間,同時也能減少學生由于遺漏、不細心等造成的實驗安全隱患。教師在學生利用線上資源、自主實驗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驗情況,觀察學生是否有實驗操作問題,在實驗過程中了解學生學習的重難點方向,并在實驗結束之后,通過對問題的集中講解來使學生形成對知識的深刻認知。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通過線上教學資源,針對學生在理論學習、實驗操作過程中存在的不理解的地方,在微視頻中對核心內容進行講解,同時補充實驗相關的教學課件與其他教學資源,使學生在課后再次回顧所學知識。教師通過課堂中線上線下教育的整合來使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并通過學生課后對知識再回顧的環節,在互聯網的信息互動下,以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有效理解。
(三)創新教育整合方式
教師可以在線上線下教育中融入趣味化的教學方式,通過游戲、闖關、競賽等不同的課堂學習模式,使學生無論在線上還是在線下的教學環境中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參與到課堂的知識探究環節中。除了游戲教學這一強調趣味性的教學組織方式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方式,在線上線下教育整合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自主學習知識、探究存在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教師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的教學環境中,都要充分發揮教育引導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觀察,對學生的學習反饋進行整合。針對學生在線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在線下真實的師生互動環境中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而針對學生在線下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線上虛擬環境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減輕學生的抵觸情緒。通過線上對線下的補充、線下對線上的優化,教育質量才能獲得穩步提高。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微課教學的方式,將線上線下教學有效地進行整合。微課教學既可以應用于課堂教學之前,也可以應用于課堂教學之后,還可以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知識的學習時,就可以將課堂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然后引導學生在課前或者課后進行自主性的預習和復習,學生可以反復查看,在增強學生記憶的同時,也能夠深化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
結 語
線上線下教學是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教育開展模式,需要教師、學生以及信息技術三個方面有機融合,才能夠更好地發揮線上線下教學整合開展的效果。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在線上彌補線下教學的不足,在線下教學中對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通過融合二者,充分利用多樣化教育資源,才能保障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賈巧娟,蔣玲,黃改玲,等.《無機及分析化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討[J].廣東化工,2021,48(10):254-255.
呂鳳俐,莫國煒,黃珊,等.線上線下化學教育實習模式探索[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9,40(08):55-60.
李婧,申貴男,金成浩,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藥物化學實驗》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22):68-71.
于晨,陳向明,任燕,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分析化學》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7(15):206.
李愛華.運用新課程理念突破化學教學難點的探索與研究[J].中國教師與教育教學研究,2010(1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