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東
摘要:模型建構教學方法屬于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教學方式,而模型建構能力則是高中生學習生物時必備的一種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學時占據重要地位。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為例,先闡述了模型建構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作用,并進一步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模型建構教學法的應用實踐,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模型建構;學習興趣;作用;方法
引言: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任務,在于強化學生學科素養,培養學生更高層次的生物知識學習能力及探究水平。在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巧妙使用模型建構方法,則可保證學生進一步理解課程知識,增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究能力,吸引學生持續探索生物,逐步增強生物學科學習水準。
一、人教版高中生物模型建構的作用
(一)加強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學時,模型建構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帶領下真正參加到課堂觀察以及課堂實驗過程中,不再拘泥于被動的生物學及狀態下。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成為生物課堂上的“主人”,充分點燃學生學習激情,促使其深層次了解生物內容。在高中生物課堂建構模型時,可確保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具體知識看抽象規律,進而牢牢掌握生物所學內容,更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生物知識。
(二)提高學生興趣,強化學生素養
在高中生物執教時,教師指導學生應用模型建構學習方法,即可保障學生深層次探索生物知識。模型建構是一個探究學習的過程,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不斷展現自身思維能力,建構合理的學習模型,更利于其探究新知識。在建構模型時,可以強化學生思維靈活性、創造性,促使其有效應對所學的生物難題,而且還能進一步加強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頻率[1]。除此之外,通過建構模型能令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一絲不茍的生物學習精神。
(三)培養學生興趣,鍛煉教師能力
于教師來講,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執教過程中,使用模型建構教學方法的過程,需要教師持續轉變教學觀念,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為此,在建構模型時,要求教師展開有效的課堂設計活動,結合教材中內容建構教學模型,在課堂上不僅能提升教師自身教學水準,還能增加師生互動機會,教師由傳統灌輸知識變為指導學生建構模型,在師生交互過程中,既可令師生關系越來越和諧,還可持續加強教師教研能力,實現師生共長的目標。
二、人教版高中生物模型建構的方法
(一)模型建構引出新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中課堂上,帶領學生學習新的生物知識之際,教師可以通過巧妙的創建模型這一方法指導學生高效學習。在正式學習前期,引導學生聯系既往時期掌握的生物知識,通過深入思考以及動手創建模型,吸引學生關注,令學生更有興趣探索生物知識。學生通過閱讀文本中的生物結論,對照修改模型。這樣一來,即可保障學生在與小組同學互相討論以及思維碰撞過程中,嘗試自主建構DNA分子模型,生物學習興趣被點燃,牢牢掌握教材知識,并且加強自身合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這對學生日后深入鉆研生物知識而言極具益處。
(二)模型建構延續興趣,有效鞏固生物知識
人教版高中生物模型建構教學方法不僅僅適用于新課學習過程中,同時還可促使學生針對上節課所學的生物知識進行復習及鞏固,可延續學生生物學習興趣。比如,一些模型建構并未在課堂上進行,教師即可指導學生使用課下時間完成相關任務。在學生完成《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學習任務后,教師便可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指導學生在下課后分組制作染色體結構模型,而教師要發揮指導作用和監督作用,當學生完成模型創作任務后,由教師統一收集學生的模型,并且針對學生的模型進行展示。針對表現優異的小組,給予適當獎勵。在復習課堂上,通過模型監控方法,增強學習效率,加深學生對所學生物知識的印象。眾所周知,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存在大量專業術語以及抽象的概念,如果僅通過死記硬背方式,難以令學生透徹理解,尤其是所學習的專業術語數量越來越多后,教師即可發揮模型建構優勢,搭配概念圖,幫助學生整理以及區分生物知識,感受生物知識奧妙,使得其迫切探索生物內容,從而增強學生對每一種生物知識的掌握效果,切實提高學生生物學習水平。
(三)信息技術建構模型,增強學習積極性
在建個生物模型時,不僅可以應用簡單的材料,比如“繩子”“泡沫”以及“紙片”,還可以使用計算機發揮三維動畫模擬優勢,如在學習《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后,就可以鼓勵學生應用計算機創建三維模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做好提前準備工作,全面掌握模型制作流程,以便在課堂教學時能夠帶領學生高效操作計算機,用計算機建構三維模型。教師在備課階段,要全面考慮學生建構模型過程中極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個別學生不愿意動手,而個別學生不愿意思考。由教師針對模型建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應急預案。比如,在建構“染色體變異”模型之際,如若在模型建構過程中出現問題,教師則可通過提前設計的PPT指導學生完成模型建構任務,而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還可以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有色染色體變化的一整個過程,保障學生真正感受生命起源,意識到生物知識的奧妙,從而產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樂于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生物知識學習過程中[2]。
結束語:
綜上所述,模型建構這一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極其受用,可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印象,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生物知識,真正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生物創新能力。因此,要求每一名生物教師都能正確理解模型建構教學方法,借此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真正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以保障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漸長。
參考文獻:
[1]陳雪芳.高中生物教學中概念模型教學模式的應用——以“光合作用與能量轉化”為例[J].名師在線,2021(15):71-72.
[2]牛延平.核心素養下高中生物模型建構教學措施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0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