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麗,周飛
摘要:無論什么品種、季節和年齡的豬群均可以感染球蟲病,尤其是環境溫度適宜、濕度較高的條件下,剛出生的仔豬因體質較差、自身免疫力較低,極易感染球蟲病。成年豬只感染后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一般會成為傳染源和帶蟲者,通常母豬感染球蟲病后通過哺乳仔豬與仔豬頻繁接觸,就會引起整窩仔豬感染發病。如果再加上仔豬飼養密集,環境衛生條件污濁,給球蟲卵囊的發育創造了機會,進而誘發仔豬發生球蟲病。
關鍵詞:仔豬;球蟲病;癥狀;診斷
在養豬生產中,經常會發生豬球蟲病,這是因為病豬和帶蟲豬會成為球蟲病的主要傳染源,可以向環境中排放大量沒有感染性的球蟲卵囊,這些卵囊在自然環境中的抵抗力相當頑強,一般的消毒藥物難以滅活。并且在高溫高濕環境中能夠迅速繁殖成為感染性卵囊,一旦健康豬群攝入被球蟲卵囊污染的飼料或飲水,都會很快發生球蟲病。豬群發病后一般引起食欲下降,生長速度減緩、體重增加不足、飼料轉化率降低,如果防治不當,還會引起仔豬發生較高的死亡率,給養豬場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所以管理人員需要正確掌握球蟲病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并結合實驗室進行正確診斷,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盡量減少球蟲病給豬群帶來的危害。
1球蟲生活史
豬球蟲的生活史一般分三個主要階段,在寄生體外完成孢子生殖、在體內完成配子和裂殖生殖。隨著糞便排出的卵囊并不具備感染能力,在外界土壤或環境中存在,只有在外界環境溫度、濕度適宜的情況下,進行繁殖才能發育成感染性卵囊,這些感染性卵囊污染飼料、飲水和用具后,被健康豬只攝入體內就會暴發球蟲病。由此可見環境條件的控制,尤其保持環境干燥在防治豬群球蟲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還可以根據球蟲卵囊抵抗性較強,對高溫和堿性環境比較敏感這些特性,來選擇合理的消毒藥物對環境進行徹底清理和消毒,以殺滅環境中存活的感染性球蟲卵囊,降低豬群暴發球蟲病的風險。
2臨床癥狀
環境中的感染性卵囊被仔豬攝入體內后,一般經過3d時間就會發生腹瀉癥狀,發生腹瀉的時間會與環境濕度、衛生條件、仔豬體質等有直接關系,如果環境干燥干凈、仔豬營養豐富、生長健壯,也可能在6日齡后再發生腹瀉,有的可以在3周齡才腹瀉。仔豬發育日齡越大對機體產生的危害越小,雖然在3周齡后的仔豬糞便中能夠檢測到球蟲卵囊,但是仔豬不會發生明顯的臨床癥狀[1]。
通常10日齡之前的仔豬發病后呈急性經過,病程大約維持1~2周時間,發病仔豬一般表現精神不振、采食量減少,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但是糞便中沒有血液,隨著病情發展仔豬逐漸消瘦,體溫沒有明顯變化或稍微升高。由于球蟲卵囊繁殖速度較快,個別仔豬發病后可以迅速傳播開來,通常發病率高達90%以上,但是死亡率較低,一般情況下仔豬都可以在球蟲卵囊的刺激下自行產生免疫力,并恢復正常的健康狀況,但是如果管理不善、治療不及時,仍然會引起腹瀉嚴重、體質下降、免疫力降低、繼發感染其它疾病和發生死亡現象。
3剖檢病變
對發病仔豬進行剖檢后可以看到小腸出血、發炎,腸系膜淋巴明顯腫大,上面分布灰白色病灶,腸道發生潰瘍,且有薄膜覆蓋,腸腔內容物呈褐色,氣味惡臭,內容物中混合油纖維性薄膜或黏膜。同時腸系膜淋巴結腫大。有條件的可以進行實驗室鏡檢,可以看到小腸絨毛萎縮、淋巴濾泡和腸隱窩增生、壞死性腸炎,腸上皮細胞壞死,最重要的是在上皮細胞內看到成熟的裂殖子和裂殖體等階段的蟲體[2]。
4診斷
首先根據球蟲的流行特點,在環境溫度、濕度適宜的情況下,容易暴發球蟲病;環境條件越差豬群發病率越高,并且仔豬感染日齡越早,對豬只產生的危害也越大。然后結合典型的臨床癥狀:仔豬發病后往往食欲下降、采食量減少、發生腹瀉,有的腹瀉和便秘交替進行,有的糞便中攜帶血液,有的發生脫水和消瘦癥狀。還可以對病死豬只進行剖檢,根據病理變化:腸道出血、發炎,淋巴結明顯腫大,并且布滿灰白色病灶,有的腸道發生潰瘍和壞死病變,且有薄膜覆蓋,腸腔內容物呈褐色,內容物中混合油纖維性薄膜或黏膜。這樣就可以初步診斷豬群感染了球蟲病。如果需要確診應通過實驗室進行檢測。
建議選擇鹽水漂浮法,采集新鮮糞便20g,放入100mL的容器中,添加飽和鹽水30mL,充分攪拌均勻,然后用紗布過濾,再將過濾后的液體加入15mL的試管中,切記液面高出試管口,將蓋玻片放在上面靜止15s,最后取下蓋玻片放在顯微鏡下進行鏡檢,可以看到成熟的裂殖子和裂殖體等階段的蟲體。這種方法不太準確,因為病豬排出的糞便中不一定都含有球蟲卵囊,所以有時檢測不到球蟲卵囊,并不代表豬群沒有感染球蟲病。
離心法:此種方法是檢測球蟲病的最有效方法,因為檢測過程中可以將糞便中的脂肪物質徹底清除。檢查時需要將1g糞便溶解在醋酸溶液中,然后晃動成為懸濁液,靜止沉淀,再過濾到離心管內,添加等量的乙醚,劇烈晃動呈混合溶液,最后離心對沉淀物進行鏡檢[3]。這樣可以確診豬群感染球蟲病。
5藥物治療
在母豬產仔前先使用藥物進行預防,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磺胺類藥物、莫能菌素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母豬體內球蟲卵囊的繁殖,避免球蟲卵囊排出體外而傳染給仔豬。建議在給發病豬只口服5%托曲珠利溶液,按照20~30mg/kg·bw的劑量來使用,能夠明顯減少病豬糞便中球蟲卵囊的數量,并且病豬腹瀉癥狀得到控制。
在治療球蟲病時,需要根據豬群發病情況,來合理選擇抗球蟲藥物,由于球蟲在不同發育階段對藥物的敏感性有所區別,需要選擇敏感藥物來治療,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同時球蟲卵囊非常容易產生耐藥性,建議選擇2~3種抗球蟲藥物來防治,避免球蟲產生耐藥性,達到提高藥物治療的效果。另外在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或益生素等藥物,來提高豬群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并且盡快修復腸道上皮組織,增強腸道消化吸收功能,對防治球蟲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3]。
6小結
豬群發生球蟲病后,雖然屬于良性經過,可以自身產生免疫力和恢復健康,但是球蟲對豬只腸道黏膜產生的損害也是很嚴重的,能夠引起豬只采食量減少、生長速度減慢、飼料轉化率降低等,進而降低豬群的養殖效益,如果防控不當,再加上環境條件惡劣,還會繼發或混合感染其它疾病,時刻威脅著豬群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須做好本病的預防工作,對維持豬群健康狀況和提高養殖效益非常有利。在日常生產中,需要供給營養全價的飼料和適宜的環境條件,來提高豬群的體質和免疫力,增強對外界球蟲卵囊的抵抗力,達到降低豬群感染球蟲病的幾率。
參考文獻:
[1]周國華.一例豬球蟲病的診斷與治療[J].當代畜牧,2018(17):52.
[2]夏偉.豬球蟲病的診治[J].新農業,2017(7):15.
[3]孟凡國.一例豬球蟲病的診斷與治療[J].當代畜牧,2017(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