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譚
摘? ?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技術得到了提高。農業技術是支撐我國農業穩健快速發展的基礎條件,因此農業技術推廣落實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農業整體的現代化發展。目前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主要有3種,即農業科研機構技術推廣模式、農業企業技術推廣模式及農業技術中介推廣模式,但是這3種推廣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為了改善這一現狀,需要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引入先進技術及理念?;ヂ摼W時代的到來給農業技術推廣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該如何抓住機遇加快農業技術推廣及發展?為了探究此問題,文章以互聯網時代為背景,分析了互聯網對農業技術推廣的影響、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的現狀及不足,探索了利用互聯網技術及理念優化農業技術推廣的途徑,以期為我國農業實現“科技興農”目標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技術;推廣;現狀;途徑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3-0136-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3? ? ? ?文獻標志碼:A
農業是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推動農業農村的現代化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有效推廣農業技術是影響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因素,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不能只作為口號,而是要付出努力的。因此,我國已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推廣體系,但是受傳統農業思想及理念的影響,農業技術推廣可謂是困難重重,也影響了農業快速穩健發展。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僅拓寬了獲取農業技術相關資源及信息渠道,而且也提高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率及精確性,有助于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腳步。由此可見,利用互聯網技術對農業技術進行推廣,對優化農業農村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1 互聯網背景下農業技術推廣概述
1.1 農業技術推廣的概念
農業技術推廣是指采取示范、指導、試驗等方式給廣大農民提供有關農產品生產的信息技術服務,其中包括農、林、牧、漁等各方面的科技成果及實用技術。通過農業技術推廣可將農業科研成果及實用技術應用在實踐生產中,從而提高農民種植農作物的產量及質量。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致力于打造農業技術服務云平臺,旨在優化農業技術推廣,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培養更多現代化農業技術人才,推動我國實現農業強國的宏偉目標。
1.2 互聯網對農業技術推廣的影響
1.2.1 提高了農業技術推廣效率,實現農業信息共享
互聯網技術應用在農業技術推廣中,不僅能加快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率,而且也能滿足農業發展需求。比如,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收集農業技術相關信息、新技術及新動態,并將其應用到農業實踐中進行試驗,通過試驗確定新技術后再推廣,這樣可以使農業技術推廣形成引進、實施、試驗及推廣相結合的完整過程。同時,在互聯網時代,相關推廣人員可以把農業技術錄制成小視頻,上傳到網上,通過手機APP、電視及網絡等平臺推廣農業技術,這樣方便農民通過互聯網平臺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掌握農作物生長要素最適宜的條件,如水分、土壤、光照、肥料等。農業生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耕種。由此可見,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有效整合資源,實現農業技術信息共享,讓農民應用農業新技術,加快農業信息化發展[1]。
1.2.2 構建農業技術數據庫
在互聯網時代,不僅可以把農業技術上傳到網上供廣大農民學習,共享農業信息,而且還可以及時搜集和整理有價值的農業信息,以供政府推廣部門參考?;诖?,積極構建出農業信息數據庫,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同時,通過構建農業信息數據庫,可監督和管理農業生產全過程,確保農業生產的每個環節按規范標準操作,提高農作物的生長質量。因此,應用互聯網技術構建農業數據庫可為農業技術推廣提供支持[2]。
1.2.3 提升農業網絡化服務
互聯網技術有利于加快農業生產相關技術及管理知識的傳播和普及,方便了農民學習農業種植知識,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保障農作物健康生長。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可應用互聯網技術實時監測農作物的生長過程,方便農民根據農作物的生長狀況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減少農作物經濟損失。通過互聯網技術為農民提供災害預警信息,提高農民風險意識,改變農民“靠天吃飯”的傳統生產理念。另外,傳統農產品生產銷售都是由農民自己去尋找客源,且基本都是就近銷售。應用互聯網技術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打破了區域限制,農民可將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而且銷售農產品更具針對性。由此可見,互聯網可為農業生產、銷售等各環節提供便利條件,使農產品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民經濟收益[3]。
1.2.4 推廣多元化農業技術
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的有效融合,不僅可為農業技術推廣提供更加便捷的條件,而且也可以結合農業技術推廣與農業教育,使農業技術推廣內容更加多元化,幫助農民提升農業技術水平,使其掌握更多先進農業生產理念及知識,加快農業穩健發展。同時,傳統的農業技術都是線下推廣,不僅推廣范圍有限,而且推廣周期較長。借助互聯網可實現農業技術線上推廣,并且可打破時間及區域限制,實現全天候實時推廣農業技術。同時,在網上推廣農業技術可以是視頻講解、文字圖片說明等方式,農業技術推廣方式更加多元化[4]。
1.2.5 減少環境污染,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目前,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依然存在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比如化學肥料、除草劑、殺蟲劑等化學品使用過量。同時,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造成了水源浪費。良好的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由于不科學、不合理的農業生產行為造成了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氣污染及食品不安全等問題,給人們日常生活及身體健康造成了威脅。
在互聯網時代,結合互聯網技術將農業技術進行推廣,既能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率及效果,也能將環境保護知識及理念推廣給農民,使農民可以辨別哪些化學品會嚴重危害環境,不能使用,從而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同時,可將生態環保的農業技術教授給農民,使其應用更有效的技術措施,減少環境污染,改善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生產產量,推動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5]。
2 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的現狀及其不足分析
2.1 農業科研機構技術推廣模式及其不足
農業科研機構是指各種與農業科研工作有關的科研院所及農業教育機構的統稱,這些機構在農業技術推廣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及價值。因為農業科研機構是研發農業技術的重要機構,其中眾多農業技術人才及先進農業技術研發設備在推廣農業技術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這種推廣模式主要通過開設農業技術培訓課程或者構建農業試驗基地等方式來給農民推廣農業技術,并且層級遞進式推廣,即農業科研機構逐層級地向周邊農村進行技術推廣。這種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不僅鏈條較長,而且周期長,難以及時有效地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難題[6]。
2.2 農業企業技術推廣模式及其不足
在推廣農業技術的過程中,農業企業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是農產品企業為了統一農產品生產、加工與銷售等各環節,以獲得高質量的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會給合農戶進行農業技術系統培訓。由此可見,該模式屬于一種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有著很強的自主性、目的性及針對性,能夠結合市場變化及時選擇和調整農業生產,確保農業生產既能高產,又能滿足市場需求。這種推廣模式鏈條較短,推廣周期較短。但是該技術推廣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農業技術推廣只針對跟企業有合作關系的農戶,還有一部分農戶并沒有與企業形成合作關系,所以這些農戶不會享受到企業的技術支持。另外,企業在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中,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鼓勵農戶大量使用化肥及農藥,以滿足其利益需求,這樣會破壞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7]。
2.3 農業技術中介推廣模式及其不足
農業技術中介推廣模式是中介機構將農業技術當做商品,為農戶提供有償的農業技術服務,并從中獲取相應的利益。在該模式中,農業技術中介機構通常都不是農業技術研發單位,也不參與農業技術研發,而是在農業技術研發單位和農戶之間構建一個農業技術服務平臺,有利于加強農業技術資源整合,其具有鏈條廣、資源豐富等特點。但是農業技術中介推廣模式在國內屬于剛起步階段,相關主體發育不完善,且中介組織規模較小,業務覆蓋面較為局限,難以在農業市場發展中起到帶動作用[8]。
3 互聯網時代農業技術推廣途徑探索
3.1 整合互聯網信息資源,構建多層次的農業技術推廣平臺
對于農業技術而言,從研發到推廣應用通常會經歷一段復雜的過程。在傳統農業技術交流模式下,農民主要依靠社會關系網來進行技術信息交流,或者由一些農業精英或者種植大戶傳播農業技術。這些農業精英的種植經驗比較豐富、技術水平較高,是最先嘗試和應用農業新技術的農戶,然后帶動周圍農戶應用農業新技術,這樣面對面地在農戶之間進行農業技術推廣及傳播,雖然技術傳播途徑更直接,但是也會受到區域限制。借助互聯網技術不僅可以加快農業技術在農村的推廣效率,而且也能打破時間及區域限制。因此,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一個農業技術推廣平臺,有效整合農業技術信息資源,使農戶可以用手機或電腦等直接在農業技術平臺上學習和交流農業技術知識,同時農業技術推廣形式不再局限于現場教授,可以通過音頻、視頻等形式進行傳播,并且農戶可以回放及反復學習,極大提高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率及質量。另外,當農戶在農業生產、加工及銷售中遇到難題后,可以直接在農業技術平臺上發帖提問,從而得到有效解決,這樣有助于推動農業向著信息化、現代化發展[9]。
3.2 增強信息資源建設,積極構建農業數據庫
農業數據庫是推動農業技術推廣的關鍵,因此,應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出系統且完善的農業數據庫。為了確保農業數據庫中數據信息的豐富性及準確性,需要農業技術人員利用互聯網技術有效收集農業生產過程中土壤、氣候、節水、農資等相關資源及信息,并整合成完善的數據資料上傳到農業數據庫中,以供農民及農業技術人員進行學習,拓寬農業技術推廣途徑[10]。
3.3 利用互聯網推廣技術示范,改善農業發展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應鼓勵農村地區利用互聯網技術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構建農產品網絡銷售平臺。比如,根據當地農業特色,打造“網紅”農產品,在淘寶、京東、抖音等網絡平臺進行銷售。同時,農民在選擇種植農產品時,可在網絡平臺上搜集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喜好以及實際需求,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獨特、個性化的農產品服務,也可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來制訂針對性的農業種植計劃。這樣不僅可以拓寬農產品銷路,提升農產品銷量,提高農民經濟收益。農民可借助互聯網平臺針對預收獲的農產品進行預售,進一步挖掘潛在客戶,實現農業技術與互聯網的有機融合,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及風險,使農業生產提效增收。另外,對于那些交通便利且環境優美的農村地區,可以開發農業旅游基地,并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宣傳,吸引旅客前來觀光旅游,促使農業生產技術與旅游一體化發展。對于山區農村而言,可以探索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及運輸等一體化產業鏈發展,深入整合農業資源,優化農產品價值,形成新型產業結構。
3.4 借助互聯網優化農業技術培訓
互聯網具有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等優勢,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整合多元化的農業技術信息,對農民進行線上培訓,實現農業技術線上推廣。
具體來說,農業技術科研機構應結合應用互聯網技術,構建農業技術在線學習平臺,方便農業技術人員把農業新技術及相關注意事項制作成詳細的視頻資料上傳到學習平臺中,農戶可以在農業技術學習平臺上實時學習。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實現農業技術遠程教育培訓,不僅能夠使農業技術推廣突破區域限制,而且能夠縮短農業技術推廣的鏈條及周期,有助于加快農業健康發展。
3.5 構建互聯高效的農技評價反饋系統,實現病蟲害前瞻性管理
病蟲害是農業生產中的一大難題,也是農業技術研發要攻克的重要課題。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利用互聯網構建互聯高效的農業技術評價反饋系統,對病蟲害進行前瞻性管理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為此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第一,農民可利用農業技術評價反饋系統,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反饋給農業科研機構或者有關部門,然后獲得相應的解決方案有效解決技術難題,提高農業生產質量。這樣以農戶需求為出發點進行農業技術創新及研發,有利于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質量。
第二,病蟲害是影響農作物生長及農產品銷售的一大危害。因此,為了確保農業生產及銷售質量,優化農業技術推廣質量,必須構建一套具有前瞻性的防災減災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該管理系統不僅可以監測農作物生長的溫度、濕度及氣候變化,也可以模擬推演高附加值農產品的生長周期及加工方式,預測病蟲害可能發生的地區、時間、廣度及強度等,并快速通報,提前預防病蟲害發生,實現農技的前瞻性調整。
4 結束語
農業技術推廣是推動我國農業實現現代化發展的基礎,因此,要落實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及質量。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暴露出許多問題,影響農業發展。相關部門應從平臺建設、技術培訓等方面積極探索互聯網技術與農業技術推廣有機融合的途徑,進一步完善農村網絡建設,整合農業技術資源,使農民可以實現在線學習、在線解決農業技術問題等,豐富農業技術推廣途徑,加快鄉村振興及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亮.“互聯網+”與農業技術推廣的融合運用策略[J].商業文化,2021(29):36-37.
[2]田霄凌.“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與發展[J].當代農機,2021(8):55-56.
[3]宋翠萍.“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與發展路徑[J].種子科技,2021,39(16):131-132.
[4]張玉紅.引入“互聯網+”技術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探討[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21):68-70.
[5]姚軍.“互聯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探究[J].廣東蠶業,2021,55(6):65-66.
[6]胡立明.“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與發展前景分析[J].新農業,2021(9):52.
[7]王曉鳳.“互聯網+”與農業技術推廣的融合運用策略探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10):165-166.
[8]彭松.“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J].新農業,2021(7):64-65.
[9]高沖.“互聯網+”與農業技術推廣的融合運用策略探究[J].中國市場,2021(12):189-190.
[10]胡小宏.“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應用分析[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1(2):73-74.